紫砂一廠綠標使用年代始末

标签:
紫砂一厂绿标文化 |
分类: 早期商品壶 |
本文作者陶大是我多年好友,在台灣經營紫砂多年,經手一廠商品壺數量在台可說無人能出其右,謹轉陶大文章與諸位壺友分享。
一.橢圓形綠標(大約1977-1982)
二.方圓牌標籤(大約1987-1993)
三.雷射標籤(1993-1997)
四.特殊標籤(1990)
http://s4/middle/93d2643egbdd82f746a33&690
http://s16/middle/93d2643eg79626b43fc8f&690
http://s10/middle/93d2643egbdd82fcf86c9&690
http://s9/middle/93d2643egbdd82fe3e228&690
http://s6/middle/93d2643eg79626b2c5f65&690
方圓牌標籤照片
http://s15/middle/93d2643eg79626bc6987e&690
http://s11/middle/93d2643egbdd835a4aeaa&690
http://s1/middle/93d2643egbdd835d94f40&690
金色方圓
http://s4/middle/93d2643egbdd83bb6f713&690
http://s11/middle/93d2643eg79626c60c33a&690
http://s13/middle/93d2643egbdd83c0bb03c&690
白色方圓
http://s10/middle/93d2643egbdd83f4a8c79&690
http://s14/middle/93d2643egbdd83f3d5efd&690
後期方圓
http://s7/middle/93d2643eg79626d8f4cb6&690
http://s13/middle/93d2643egbdd8478e986c&690
http://s9/middle/93d2643egbdd847772508&690
以前大陸紫砂壺並未開放進口.因為台灣人要進入大陸不易.最早大都由香港四家大貿易公司如錦鋒.英泰.雙魚..等包銷紫砂廠的產品.然後由跑香港的船員帶入.所以當時紫砂壺大都集中於高雄港跟台中港居多.有時候船員為了減少困擾也會將標籤撕掉.而紫砂壺從其生產到出現台灣市面.有時常常已經輾轉好幾年.
其實標籤的使用很難有正確的年代界分.因為有些貨物出廠時並未貼標籤.有些時期進來的貨品有2種標籤.我們只能由各時期的產品大致的判斷其年代.要精確無誤的界定年份可能要回去翻一翻宜興紫砂廠的廠史了.
雷射標籤.特殊標籤
http://s6/middle/93d2643egbdd858f8c3e5&690
http://s12/middle/93d2643egbdd85910bf2b&690
http://s13/middle/93d2643egbdd8585aeabc&690
http://s11/middle/93d2643egbdd858c5a7da&690
http://s4/middle/93d2643egbdd85848b023&690
綠標商品數量不少.最大宗為線瓢.直嘴水平2.4.6.8杯(年糕土).8杯鴿嘴.蘋果.黑柱..等等
當時還有許多如今已成為名家的作品.如施小馬.張志強的 六角龍鳳. 莊玉林的戰鼓...等等.
至今玩家常聽到的82年小品.年糕土.甲子胎(甲子年左右出.土胎上有黑色小細點)..等詞..大都是為綠標產品.
83年應已有方圓牌商標(商標而不是標籤).筆者於84年所進之綠標水平壺(因土胎質地綿密所以稱之為年糕土).上面貼著綠標.但是包裝的盒子上已經有了方圓牌標誌.由此可以知道在83年84年左右.商品貼著綠標.但是已經有了方圓牌的品牌名稱.
綠標一直到85-86還有看到
.至於其生產的時間是否有延伸到此時.還是因為當時紫砂壺進來台灣不易.所以慢了幾年.實不易認定.
到87年綠標逐漸減少.此時出現較多沒貼標籤的.如很有名的一把水平壺.壺底落款"中國宜興丁卯年製".此批貨進來時.並未貼上標籤.
而方圓牌紙質標籤直到87末.88年.才開始慢慢出現.可能是此時生產的.也可能比實際生產晚了1.2年才出現台灣市面.
其實再探討這個問題時.小弟一開始就明言.我們能夠輕易的從標籤判定大約的年代.但是要精準的把每支商品每張標籤斷言.就是哪個年分製品實在不易.
再舉一例.小弟於94年向廠方購買紫砂大梅樁一批.這批壺其實是在82年製作的.土質不差但是作工較粗.所以賣不出去堆放在宜興廠的倉庫裡已12年.94年出廠時.也只剩下雷射標籤可以貼了.
所以當小弟向客人說明時.總是告訴客人貼上綠標的壺約是25年到30年左右.方圓牌標籤的壺大約15到20年左右.而雷射標籤為10年左右的壺...
如此說法固然含糊.但是大多數的客人尚能接受.
個人意見.標籤給了我們不錯的判斷依據.大致的年代.不會太離譜.可是又有種種變素影響.標籤可以不貼.有人貼了又撕.有人還會亂貼....而茶壺既然要泡養.標籤也勢必要不見.因此.有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小弟認為有時候盡信籤不如無籤.如此說並不是標籤無用.而是要說明標籤只是當作選購宜興紫砂壺的些許參考.而不是絕對.
小弟認為對於標籤的如此介紹.對於想對宜興紫砂廠的壺有所了解的人.應該大約足夠.更重要的課題.就是讓新進玩家能在茶壺已經沒有標籤甚至貼錯標籤的情況之下.還能根據土胎.作工.作者.窯溫.....來判斷它是否為真正宜興紫砂廠的產品.以及其大約的年代.這樣也許對愛壺之人能有更大的幫助.因為也許再經過段時間.紫砂廠產品的標籤因為要泡養都已經從紫砂壺上撕下.唯有對紫砂壺的基本內涵了解.才能正確無誤的判斷.
有先進認為.綠標要說1972-1987之間.1972似乎有點太早.1987又稍嫌較晚.
要更精確些說法也許應該說1977-1982.
個人認為這樣說法也許比較接近綠標之中間產點.也就是綠標量較多的期間.
但本人印象中在台中港於1975.1976年間已經有船員攜帶少量綠標黑蘋果壺.綠標黑柱壺進入.
而1984年為甲子年.1985.1986.也正是綠標水平.線瓢大量進入台灣之時.誠如小弟上文所說.到底是85.86生產還是之前生產的延遲數年再進入台灣.還待查證.
而把綠標界定於1982年結束.那直到1987.1988年紙質方圓出現.中間便出現5-6年無標籤狀態.
這5.6年是否都不產壺.還是把把不貼標籤.這點又值得探討.
還有一點重申.本人短見.歡迎引用.但是請註明出處與原著.
最重要的一點.引用之前請將整文看完.徹底了解.
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跟涵義.切勿斷章取義.反而扭曲了原著的本意.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彼此尊重.眾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