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 元 五 歌 》读解

(2017-07-01 09:08:45)
标签:

转载

分类: 风水之窗
《天 元 五 歌 》读解

[转载]《天 <wbr>元 <wbr>五 <wbr>歌 <wbr>》读解


  
  《天  元  五  歌 》读解
  
  《天元五歌》
  蒋大鸿著
  
  
  《天元歌》(原)序
  
  昔我师授我以《玉函》之秘曰“天气生魂,地气生魄。阴阳,魂魄造化之精英、性命之根底,于是乎寓焉。若祖宗父母葬不得所,则二象薄蚀。五行为灾,身且不保,而何有于延年获福?今授予以《玉函》之秘,山原水国,二宅奥枢,能穷其旨,是即人世金丹。但天道深微,传非其人,毫厘千里,适足自误误人尔。于是熏沐敬受。”而微言妙义,不克骤通。小愤则昏旦失经,大疑则寒暑失序。比其晓悟,是岁十周。又复遍考遗踪,验其得失。盖鞅掌者二十年,胼胝者数千里乃得内无惑思外无疑制。故愿广志殷,尝持奥义以赠后人。而见浅见深,多方岐误,或始信而终疑,或得半而自足,或以伪而乱真,欲求通晓,良为不易。惟檇李沈生、于生及同郡王生辈,资性肫笃服膺不衰。
  
  丁酉之岁,偕我周生翱翔入越。越之彦士殇子于宛委之山。惟时同游者多人,吕子相烈求卜一邱,奉藏母翣,并于宛委南麓,为定马鬣之封。而吕子之再从叔师濂及弟洪烈,先与予诗酒倡,得意忘形,缟带纻衣,愿言古处。吕氏诸子之定交于予,匪朝伊夕矣。夫于越诸山,祖于金庭、天姥,委于四明、若耶,霄客之所都居,羽人之所游衍。愿随同好之士,披衣岚岫,坐啸岩阿,以故酉戌之后岁必适越。三浙以东,虞江以西,足迹几遍。吕子同游日久,山川之变态,心目洞然。又欲周知昔人裁制之法,而进问于予。予遵奉师训,敬授以《玉函》秘义,而总其要为《天元歌》五篇。吕氏世族,代产闻人,挺滋后昆,讵惭先哲,是能曲畅斯《歌》,不晦云阳之旨。使有觉之类,咸识慎终,则太始之余巧,未必非利济之全能也。是以穷探道奥,夫岂远乎?
  
  顺治己亥日月会于元枵之次中阳大鸿氏题于会稽之樵风泾
  
  
  
  《天元歌》一:总义
  
  一元浩气涵三象,混沌初开气升降。天清地浊成两仪,阴阳互根气来往。
  山川土石象中气,日月星辰气中象。二气相抱不相离,浊阴本是清阳象。
  唯有人为万物灵,品配乾坤号参两。一人自具一天地,卓立三才不相让。
  元阳本是天中来,形从大地产根荄。至人父天而母地,此是生成妙化裁。
  天元降在地元中,犹如父母媾成胎。十月婴胎非父职,三年乳哺母之怀。
  人生本天而亲地,地灵原是天灵栽。
  (此章言阴阳一气,天地一体,而人与天地合体。地受天气而生人推原地气荫人之本。)
  
  
  生时衣食居厦屋,万宝地产名天禄,由来宅相福生人,帝室皇居壮京国,
  死时埋骨归于土,返本还原义反复,还从地气吸天光,变化蒸嘘露金玉。
  (此章言阴阳二宅皆天气阳精反本化生之妙)
  
  
  炼阴仙客解中虚,凡骨犹能化百族,吉成龙凤众灵奇,凶作虫蚁诸恶毒。
  精魂苦乐人不知,但见子孙生祸福。圣贤仙佛也难逃,帝王将相莫自豪。
  各有山川来荫应,今来古往不相饶。最小千金傭败子,亦沾微润乐陶陶。
  不然无禄并绝世,墓宅不爽争秋毫。
  (此章言品类不齐,皆属宅墓之应)
  
  所以圣人重此道,迁幽卜洛何焦劳,后来名贤朱蔡辈,煌煌书册义最高。
  无奈竖儒识见偏,讳言求福云违天,世上惜财薄葬者,附会此说以文悭。
  一日偷安抛父骨,世代凋零百不全,直使子孙贫夭绝,不孝莫大岂谓贤?
  复椁翻棺并腐骨,父母魂魄更堪怜。
  (此章言后儒失先贤遗意,陷入于大不孝)
  
  世间万事半荒唐,唯有阴阳不可当,不笑不言三尺土,掌握祸福急如火。
  笑人不重祖父坟,只望花开不看根。僧道乳母且相应,继子外甥如嫡亲。
  墓宅吉凶较量看,新坟旧墓也相参,墓宅两兴宜鼎盛,宅墓两废断人烟。
  宅凶墓吉儿孙庆,墓凶宅吉眼前欢,祖父新阡沾煞气,高曾福荫他房去。
  寒林忽发一枝荣,若非新宅必新茔,吉少凶多福来短,吉多凶少祸来轻。
  (此章言地有必应之理墓宅新旧参合应验不可以执一论)
  
  更看尸骸寒与暖,岁久骨枯取效缓,恶山恶水倘曾埋,销尽阴霾气方转。
  初丧新骨天灵完,葬乘生气朝花鲜,更遇嫩山并嫩水,一纪之内锦衣还。
  并将宅气来相辅,卑田院里出官班。
  (此章言墓气速应之法)
  
  莫说生来命数奇,地元一得天星移,此是至人造命诀,二十八宿掌中齐。
  莫说穷通有骨相,螣蛇变作双龙样,此是仙家换骨方,死骨不灰生骨壮。
  (此章言地理挽回气数之妙)
  
  劝君大地勿误求,大形大局少根由,纵有千山并万水,与他穴气不相投,。
  一枝一泡山龙真,一钩一曲水龙神,肉眼只嫌结穴小,个中生意满乾坤。
  恨煞时师不识真,常将假局误世人,谋占灵坛并旧墓,坏人心术少安宁。
  岂知吉地方方有,只在眉头眼下寻。
  (此章戒人勿贪大局而为假地所误)
  
  蒋生二十慈亲丧,几度拜人求吉葬,家破多因买地差,身衰半为寻师浪。
  幸遇真人无极子,授我玉函法眼藏,十年冥悟彻元微,万里探奇走烟瘴。
  识得天元造化根,花前月下天机放。
  此书不是术家书河洛龟龙太极图,羲文周孔心相契,夏禹殷箕义不磨。
  管郭遗文多伪托,曾杨口诀世间无,若不传心并传眼,青囊万卷总模糊。
  天涯倘遇知音客,留取云阳醉后歌。
  (此章言我师自叙地学得传之由,发明作歌之意,而归重于口传心授)
  
  
  
  《天元歌》二:山龙
  
  昔日华山陈处士,演成太极传当世;推原天地未分时,只有坎离水火气。
  二气盘亘不相离,清者为天浊者地;坎离一交成乾坤,制造大圜如冶铸。
  黄舆乃是冶中灰,水火煎烹积滓翳。
  (首章推原浑天化生之始,大地山河成象之初)
  
  山情刚燥火所凝,骨骼支撑为砥柱。昆仑高顶九霄中,此是中天泰帝宫。
  海外三山几万重,总与此山脉络通。阳脉东南来震旦。如人正面向离风。
  笃生圣哲临夷夏,迥与肩背不相同。
  大干三条分主辅,三条各有帝王龙,帝穴神龙五百里,若然百里作王公。
  但有特龙来数里,亦许功名铸鼎钟。
  (此章概言中国三条龙脉大势)
  
  欲识龙身先识起,龙若起时势无比;高山万仞削芙蓉,千里层峦皆俯视。
  (注:南岳七十二峰峰之最高者名祝融与芙蓉,在湖南)
  此龙多生火木形,放下群枝行八际;一枝一叶有龙神,正龙端向中央去。
  只把江南大势看,南龙起顶是黄山;左翼九华开内辅,右翼天目廠东藩。
  正龙句曲神仙府,直到金陵龙虎蟠。
  山形一起一龙分,数起数分龙益尊,龙神分去无非穴,正干偏枝力不均。
  (此章言真龙起祖分宗枝干之理)
  
  看龙看起复看断,凡属正龙断复断;断时百里失真踪,穿江渡海情无限。
  山根委曲地中行,不是仙人谁著眼。
  (此章言真龙断复断之妙)
  
  识得断龙方识结,结穴元微最难说;世人求穴近大山,且要案山龙虎夹。
  岂知大山龙未歇,纵有窝藏反走泄。真龙偏结旷野中,踊跃奔腾不怕风。
  饶他落在深岩里,也要平坡万象空。好龙勇猛向前奔,从龙不及过关门。
  譬若神驹日千里,难将凡马望其尘。亦似三春抽嫩笋,从龙如箨抱其身,
  一朝雷雨千霄长,节高箨落不相亲。时师只怪无龙虎,真龙真虎穴中锁;
  会得天然龙虎时,浪打风吹皆乐土。
  (此章言真龙结穴变化之奇而辨时师取用外砂之谬)
  
  龙神节节顾祖宗,如子恋母远相从;若不祖山为正案,另求特案配雌雄。
  百求真龙百里案,宾主威严真匹配;莫言作案便非龙,但是高峰都不贱。
  (此章言真龙相朝相顾之情)
  
  辨穴先须辨落脉,落脉乃是穴消息;顶上生峰脉头角,两旁开帐脉羽翼。
  粗枝出细好花房,老蚌生珠光滴滴。也有好龙无脉看,高冈平阜只粗顽;
  彼处祖宗多脱卸,数节之前骨相完。
  大率真脉有二种,连脉飞脉精神迥;连脉真踪在本山,飞脉他山复一湧。
  本山定是结垂头,他山半作抛珠弄。也有飞脉远数里,起伏愈多龙愈美,
  时师只道馀气长,或说罗星水口当。岂知真龙饶变化,草蛇灰线最难详;
  教君到此须求尽,真龙大尽贵非常。近山飞脉不嫌土,远山飞脉石中数。
  若无真土尽浮泥,恐是人工难证取。
  (此章详辨真龙出脉变态)
  
  与君细论石中机,石是山精骨髓滋;时师只怪石无穴,谁道真龙石始奇。
  真钳真窝石内藏,真龙真虎石两旁;识得枕棺龙口石,千山玉乳灌心香。
  结穴之石此中推,行龙之石脉胚胎;不审其中玄窍理,满山顽石岂堪裁。
  试言结穴有二品,石穴土穴贵相准,石穴端的是窝钳,慎莫凿伤龙骨髓。
  土穴太极晕中抱,内象分明外象隐;窝钳土色不须论,太极重轮仔细寻。
  真土原来石变化,不同凡土五华文。世人凿穴但求土,若逢凡土枉劳神。
  (此章言石土二穴真机)
  
  问君下穴有何法,正龙正下是真诀;时师只说冲脑门,每向龙旁寻倚穴。
  精华走失发不全,左右偏枯房分绝。也有真龙偏侧走,龙是侧来穴是正;
  此是龙身一转头,结顶垂头巧相称。
  (此章言下穴之法)
  
  语君结顶是真诀,披肝漏胆向君说。龙不起顶非真龙,穴不起顶非真穴。
  结顶名为真穴星,穴星圆晕产真金。世间万宝金为贵,此是真阳露妙形。
  真龙大地皆同体,遇着真金莫放行,亦有穴星兼四曜,不离金体是真精。
  (此章言真穴起顶)
  
  无极天元无别说,只晓真龙并真穴。识得真龙与真穴,天机造化任我夺。
  不得真龙与真穴,我师更有方便法。旁枝旁脉有来情,只要穴后生一突。
  紧贴突下作穴星,此法名为接气诀。人丁财禄两丰盈,亦堪众子登黄甲。
  君看当令富贵坟,大都接气非真结。
  (此章言接气穴法)
  
  亦有真龙向前行,腰间脊上有三停;凑著龙身下一穴,此作骑龙斩气名。
  (此章言骑龙斩气法)
  
  真龙馀气本非穴,撞背来时气未绝;亦有龙旁一脉垂,是号流神皆可发。
  世人见发说穴真,岂意龙颔剩明月。
  (此章言不得真穴而得余气、流神,亦能发福也)
  
  嘱君受穴紧中黏,莫嫌凑杀出球檐;得龙脱脉真元散,受水乘风祸不浅。
  (此章申言葬法不宜脱气,以下直指山穴诸忌格)
  
  我有真人枕中记说尽葬山诸大忌。一一分明告世人,广渡群迷长生意。
  第一切忌下空窝,空窝积水寒气多。葬下淤沮骨腐烂,子孙绝灭可奈何。
  凡有水淋生大咎,左淋长子先不宥。右淋小子少安宁,当背淋来皆莫救。
  穴无贴肉若坐空,定有淋漓向穴冲;水流割脚犹堪忍,水若淋头立见凶。
  (此章言山穴忌空窝,忌淋头,平阳忌割脚)
  
  第二切忌下平坦,穴居平坦真情散;坐後全无贴体星,平坡漭荡生忧患。
  (此章言穴忌平坦)
  
  第三莫下天风劫,高山顶上空无穴;高而有穴不为空,无穴天空真劫煞。
  八面风摇骨作尘,此是风轮不可说。
  (此章言穴忌天风)
  
  第四莫下龙胁背,龙向他行气不聚;纵然穴後不空虚,墙头壁下无根蒂。
  (此章言穴忌胁背)
  
  总之真穴少人知只言怪穴不易窥。正穴正情原不怪,须将福德合天机。
  (此章言真穴非怪,惟有德者当之。以下皆辨时书俗术从来之误)
  
  恨杀堪舆万卷经,当年曾有灭蛮名。假托曾杨为正诀,不误蛮夷误后生。
  阴阳两净卦中来,阳龙节节是阳胎。阴龙剥换亦如此,只取清纯向首排。
  (此章力辨俗术净阴净阳之非)
  
  若是嫩龙终是嫩,乾坤辰戌皆英俊。若是老龙终是老,巽辛亥艮未为宝。
  (此章力辨俗术以巽辛亥艮未为嫩、乾坤辰戌为老之非)
  
  浪说贵阴而贱阳,天下奇龙阡葬少。五星只取影中形,九星变化亦非真。
  (此章辨贵阴贱阳之非)
  
  撰出後天生与克,岂解先天大五行。先天五行无生克,一阳变化皆太极;
  真木原从火里生,真金本是水中出。语君莫忌克胎龙,木金水火原非逆。
  (此专辨星体五行之非)
  
  更把方隅分五行,左回右转别阴阳;生方旺地求高峻,堪笑时师掌上寻。
  生龙本有生之情,死龙亦有死之形;生生死死随龙变,岂在方隅顺逆行。
  (此辨方位五行生旺墓绝之非)
  
  或取喝形来点穴,此是仙人留记诀。好穴难将告后人,记取真形揣摩合。
  混沌初分即有山,世间万物后来添。器物衣冠时代异,那得生成太古前。
  子微玉髓巧分明,只为峰峦论应星。若说龙胎真有相,后人虚揣失真情。
  (此章辨喝形点穴之非)
  
  山上龙神不下水,先贤真诀分明语。时师却把水来轮,衰旺顺逆纷无已。
  谁知水法不关山,失水干龙会上天。直泄直奔皆不忌,虾须蟹眼莫求全。
  (此辨山穴兼论水法之非)
  
  云阳本是先天老众说纷纷如电扫。血泪沾襟歌复泣,天机泄尽谁人晓。
  
  
  
  《天元歌》三:平洋
  
  天下平洋大地多,平洋龙法更如何;世人尽失平洋诀,却把山龙溷揣摹;
  平阳原不与山同,郭璞分明说水龙;水龙一卷从来秘,不敢轻传泄化工;
  我代云阳行普渡,一言万古鉴鸿濛。神呵鬼责甘心受,造福生民在掌中。
  山形来落有根原,大地平铺一片毡;首尾去来无定所,分枝过峡不须言;
  莫把高低寻起伏,休猜渡水复穿田。
  山是真阳神在骨,地是纯阴精在血;山常葬骨不离肉,地惟葬肉不离血。
  人言生气地中求,岂知地气水边流;流到水边逢水界,平原浩气尽兜收。
  (此发明平洋穴以水为龙,与山龙来脉迥异)
  
  水龙原不异山龙,将水作山以类从;水龙即是山龙样,支干分行事事同
  大江大河干龙形,小溪小涧支龙情;干水漭荡少真穴,犹如山高无正结;
  支水屈曲情相得,譬若成胎有落脉。山性本火主炎上,水性纯水主润下;
  炎上高起是真龙,润下低蓄是朝宗;山穴后高丁禄盛,水穴后高绝无踪;
  自上而下山之止,自外入内水之止;山来多止止求真,水来多止止贵神;
  若是止形皆可穴,顽山顽水尽黄金。
  (言水龙行度与山龙支干落脉格法一体格法,水龙与山龙取用高低之异,
  水龙山龙各有其止。)
  
  我有水龙真要诀,水龙有转是真结;直龙直去龙之僵,有湾有动龙之活;
  一转名为抱穴龙,抱穴富贵在其中;二转三转贵不歇,四转卿相不须说。
  转处不分名息道,转入分流为漏道;惟有息道是真龙,漏道多转总成空;
  转水不漏皆堪穴,不必止处求尽结;尽结原来是龙头,转处腰腹亦兼收;
  龙头偏侧俱精妙,腰腹完全力始悠。
  (此言水龙转结真机)
  
  求全不必水来多,一道单缠养太和;更有沓龙从外护,愈多愈美酒添酥;
  虽取群龙为辅佐,还从一道作龙巢。别有雌雄两道交,交时却似马同槽;
  此是水龙奇妙格,相吞相恋福多绕。
  (言水龙结穴以内水一道为主,又言水龙交气之穴)
  
  水中亦有穴龙星,五曜时时现正形;五曜只求金水土,木星有转水之情;
  直木火星皆最忌,水形吞吐露金精;若应三垣并列宿,官阶品职自分明;
  但取穴星亲切处,不离金土蕴真灵。
  (此言水龙星体)
  
  五星论定穴应裁,三法千秋慧眼开;坐水骑龙为上格,挟龙倚水亦佳哉;
  向水攀龙非不美,后山有水始无衰;挂角并兼三法定,莫亲漏道损龙胎;
  (此言直指水龙栽穴之法,归本以坐后有水而最忌漏道。)
  
  龙胎虽固称人心,远水安坟死气侵;沾著水痕扦贴肉,阴阳交度自生春。
  (此言水龙下穴贴水为妙)
  
  平原春到好栽花,挹注盈虚气脉赊;真水短时结气短,真水长时实可夸;
  长龙定主源源贵,短龙只许富豪家;平气不如环气足,尤逢转处发萌芽;
  更有一端分别处,浅深阔狭辨龙车。
  (穴气盈虚福力有厚薄久暂)
  
  水若乘车号秀龙,空车湖荡是痴龙;得运痴龙能富贵,外情内气要相从;
  带秀痴龙尤显赫,痴龙后荫福无穷。
  (专言湖荡水龙格法)
  
  从来水路后天成,不同山骨先天生;山骨培补终不应,水脉疏濬引真情;
  当年无著修龙法,修著之时旦夕灵;莫道人工逊天造,江河淮泗禹功平。
  (言水龙修补之法)
  
  (以上论水龙峦头体格,以下论水龙理气作法)
  
  水龙剖尽骨生香,入用玄机不可量;八卦三元并九曜,毫厘舛错落空亡;
  问君八卦如何取,洛书大数先天矩;五帝三王纬地书,九州九井都经纪;
  只把九龙一卦藏,莫恁三分八条理;识得九龙龙骨真,骨若不真飞不起。
  (此章申言三元九运五行颠倒之机,不以干支分顺逆者方真。一卦真,则九曜旋飞乃灵耳。)
  
  九龙八卦贵乘时,上下三元各有宜;葬著旺龙当代发,葬著平龙发迹迟;
  葬著死龙忧败绝,纵然合格也难支;不是八神齐到穴,出元之局莫相依。
  (八卦三元气运衰旺)
  
  定局惟看贴水城,毫厘尺寸要分明;更有照神能夺气,外洋光透失宫星;
  宫星若重平分势,照神若重独持衡;外照过多分气乱,不定分房运改更;
  更有水龙真骨髓,只将对脉论来情;来情若是真元会,诸局参差一半经;
  转折短长纯杂处,此中消息眼惺惺。
  (宫星照神两气兼论而归重于来情)
  
  三元既辨龙神旺,九曜不纯龙力丧;此是元空大五行,六甲爻中应天象;
  五星二曜转乾坤,禀命天枢造化根;在天北斗司元气,在地八卦显天心;
  四吉四凶分顺逆,父母二卦颠倒轮;向首一星灾福柄,去来二口死生门;
  青囊万卷无非假,惟有天玉是真经;玄空洪范并三合,八曜黄泉枉问津;
  尤恨去来生旺墓,害人父母绝儿孙。
  (立穴消纳真诀,惟在九曜大五行,诸家理气俱非)
  
  能将九曜为喉舌,大地乾坤一口吞,更说高原无水地,亦有隐穴在其际;
  乘高临下即江河,万顷低田能界气;高低数尺合三元,一旦繁华诸福至;
  若坐低空在后山,数世箕裘常不替。
  (高低隐穴法)
  
  江北中原平地龙,无山切莫强寻踪;虽是干龙无水道,沟渠点滴有神功;
  隐隐微茫看水法,葬法实与江南同;我向干流指真水,能使上士开心胸。
  (言高低寻穴之法及中州无山平地取干流为水法,与江南似异实同)
  
  高山坦处近平田,莫作山龙一样看;若遇干流或水际,亦将此法论三元。
  云阳留得三元诀,欲向人间种善缘。
  (言山龙之穴兼论水局三元另一格也)
  
  语君葬水胜葬山,葬山岁久气方还;水葬吉龙并旺运,三年九载透天关;
  山本阳精中抱阴,阴精是水阳内存;葬阳得阴阴渐长,葬阴得阳阳骤伸;
  (言水龙速应)
  
  杨公昔日救贫法,但取三元龙水合;王候将相此中求,无著禅师金口诀。
  杜陵狂客不胜愁,四十无家浪白头。只为寻山贪干气,苍苔古道漫淹留。
  水龙一卷赠知己,大地阳春及早收。
  (此言水龙本之杨公)
  
  
  
  《天元歌》四:阳宅
  人生最重是阳基,却与坟茔福力齐。宅气不宁招祸咎,骨埋真穴贵难期。
  建国定都关治乱,筑城置镇系安危。试看田舍丰盈者,半是阳居偶合宜。
  (首章言阳宅与阴地并重,若建都立邑,更重于坟墓)
  
  阳居择地水龙同,不厌前篇议论重。但比阴居宜阔大,不争秀丽喜粗雄。
  大江大河收气厚,涓流滴水不关风。若得乱流如织锦,不分元运也亨通。
  (此章言阳基龙法一如水龙,故不复论必取形局宽大,乃可容受。宜择水多曲折之处,即非本元,亦可发福)
  
  宅龙动地水龙裁,尤重三门八卦排。只取三元生旺气,引气入室是胞胎。
  一门乘旺两门囚,少有嘉祥不可留。两门交庆一门休,大事欢欣小事愁。
  须用门门多吉位,全家福禄永无忧。三门先把正门量,后门房门一样装。
  别有旁门并侧户,一通外气即分张。设若便门无好位,一门独出始为强。
  (此章言阳宅门气)
  
  门为宅骨路为筋,筋骨交连血脉均。若是吉门兼恶路,酸浆入酪不堪斟。
  (此章言门路气脉相连,趋生避克之法一如水龙)
  
  内路常兼外路看,宅深内路抵门阑。外路迎神并界气,迎神界气两重关。
  (此章言阳宅路气)
  
  更有风门通八气,墙空屋缺皆难避。若遇祥风福顿增,若遇煞风殃立至。
  (此章言阳宅风气)
  
  矗矗高高名峤星,楼台殿宇亦同评。或在身傍或遥应,能廻八气到家庭。
  峤压旺方能受荫,峤压凶方鬼气侵。
  (此章言阳宅峤气)
  
  冲峤冲路莫轻猜,须与元龙一例排。冲起乐宫无价宝,冲起囚宫化作灰。
  (此言阳宅冲气)
  
  宅前逼近有奇峰,不分衰旺皆成凶。抬头咫尺巍峨起,泰山压倒有何功。
  (此言阳宅逼气)
  
  村居旷荡无拦锁,地水兼门一同取。城巷稠居地水稀,路冲门峤并司权。
  (此言城市、乡村阳宅之异)
  
  一到分房宅气移,一门恒作两门推。有时内路作外路,入室私门是握机。
  当辨亲疏并远近,抽爻换象出神奇。
  (此章言阳宅分房)
  
  论屋神祠理最严,古人营造庙为先。
  (此章言神祠宗庙)
  
  夫妇内房尤特重,阴阳配合宅根源。
  (此章言内房寝室归重于宅主)
  
  八宅因门坐向空,三元衰旺定真踪。运遇迁移宅气改,人家兴废巧相逢。
  (此章言阳宅以大门朝向而定吉凶,不以坐山而论休咎。此即气口反为初之义,而归重于迁移入宅之时、改移修造之运而辨得失,故宅有彼此兴废之不同)
  
  此是周公真八宅,无著大士流传的,天医福德莫安排,只好游年断时日,逢兴鬼绝更昌隆,遇替生延皆困迫。
  (此章力辨生延鬼绝之非)
  
  太岁神杀若加临,祸福当关如霹雳。门内间间有宅神,值神值星交互测。此是游年剖断机,不合三元总虚掷。
  (此章辨小游年翻卦之非,必以挨星之得失,乃断吉凶)
  
  九星层进论高低,间架先天卦数推。虽有书传皆不验,漫劳大匠用心机。
  (此章辨层进九星、间架卦数之非)
  
  山龙宅法有何功,四面山围亦辨风。或有山溪来界合,兼风兼水两相从。
  若论来龙休论结,结龙藏穴不藏宫。纵使皇都并郡会,祇审开阳不审龙。
  (此章言山龙宅法)
  
  俗言龙去结阳基,此是时师俗见庸。欲取阳居酿家福,山居不及泽居雄。
  阴居荫骨及儿孙,阳宅氤氲养此身。偶尔侨居并客馆,庵堂香火有神灵。
  关着三元轮转气,吉凶如响不容情。透明此卷天元宅,一到人家识废兴。
  (此章言阳宅荫生人视阴地更速,凡有栖身,不可不察)
  
  
  
  《天元歌》五:选择
  
  地理天时古圣言,堪舆二字义相连。浪说江南无大地,但取年月日时利。
  真龙大地遍江南,也要天时一力参。初年祸福天时验,岁久方知地有权。
  (首章言时日虽不及地气,亦司初年祸福,故当兼重)
  
  诸家克择最纷纭,拘忌多端误杀人。此家言吉彼家凶,对尽诸书总不同。
  五载三年精一日,万般福曜总成空。古来天子七月葬,士庶逾月礼不旷。
  年月何曾有废兴,日时只好论孤旺。春秋葬日满经书,但辨刚柔内外宜。
  裨灶梓慎俱博物,岂昧阴阳误万机。诸家选择尽荒唐,斗首元辰失主张,
  奇遁演禽皆倒乱,不经神授莫猜祥。世人克择重干支,生命亡命苦相持,
  致使子孙冲犯众,多年不葬孝心违。
  (此章力辨诸家选择之非)
  
  岂知死者已无命,反气入地为复命。复命能司造化权,生者命从葬者定。
  故有先人造命诀,不是干支子平法。浑天宝照候天星,此是杨公亲口诀。
  不怕三煞太岁神,阴府空亡俱抹杀。年克压命有何妨,退煞金神皆乱发。
  一卷天元乌兔经,留与人间作宝筏。
  (此章直指选择造命之法归重于天星,
  
  可废一切神煞之说。造命天星既合,再避一切神煞,岂不更妙乎?)
  推原天地混沌成,惟有日月是真精。金乌玉兔本一物,五星四炁从此生。
  人生禀受太阳气,万物皆是阴阳萌。圣人观象演历法,干支甲子作天经。
  五行俱是阳中气,神煞何曾另有名。只将日月司元化,万物生罗在掌心。
  (此章言造命天星以日月时刻为主)
  
  世间万物各有命,不但生人男女定,造物制器可同推,修造埋葬咸取证。
  日月五星大象同,一时八刻一移宫,造命元机时作主,毫厘千里不相通。
  (此章言万物各有命,其机在时刻)
  
  先将昼夜别阴阳,昼夜晨昏出没详。十二宫中三十度,大约六度是分疆。
  盈缩授时毫末细,量天广尺未能量。二十八宿七政明,论宫论度要分明。
  深则论宫浅论度,一分一秒不容情。命入躔宫变五气,日月随命分五行。
  五曜四余扶日月,生克衰旺准天枰。最取用星为福曜,有恩有用作千城。
  用若夺权为上格,忌星一杂福斯轻。
  (此章言十二宫分度及躔命宫五行而归重于恩用)
  
  用曜一星落何处,阳时阴候分边际,冬夏二至阴阳极,春秋二分是平气。
  平气阴阳用可兼,犹看昼夜与宫垣,略过平气阴阳别,当极之时祸福耑,
  阳令惟求金孛水,阴令惟惟罗与火,秋木独宜水兼孛,春土火罗金计土。
  春在分后须阴助,秋在分后须阳辅。
  (此章论四时星曜用忌祸福之变机)
  
  宫辰星体两兼收,度前度后要深求,犹向五星探伏现,逆来顺去并迟留。
  三方对照紧相随,同宫隔宫一例推。拱夹有情权力大,日月交授格尤奇。
  (此章备言宫星恩用诸格正变之法)
  
  身当旺令不须恩,但将用曜作根源。平令独恩难发达,衰时得令尚无愆。
  以恩为用多至宝,以难为用多颠倒。以恩为忌寿而贫,以难为忌身不保。
  (此章言恩用离合之法)
  
  本宫端的管初年,宫若不纯须舍旃,必取宫星俱妙合,长安花满任扬鞭。
  就中暗曜最难知,空地翻同实地司。寅戌两宫光在午,丑亥二曜子中依。
  (此论宫星并重之法,兼言暗曜变格)
  
  更有横天交气法,寅申(90°)有曜亥中思。巳丑卯宫(120°)亥未酉,短长多寡度中移。
  (此章论横天交气法,而借亥卯酉三宫为例也)
  
  果老星宗此的传,星书卷卷失真诠,诸般格局皆虚假,升殿入垣莫外牵。
  (此章辨星书诸格之非,俗传《果老星宗》,升殿入垣诸般格局都假,惟此乃是真传。)
  
  日逢晦朔皆为福,何必蟾光三五圆,但忌阴阳当薄蚀,七日之内忽争光。
  太白书见经天日,难忌洪灾恩失权。
  (此章言薄蚀经天宜忌)
  
  
  
  日魂月魄命之根,五德三星应五伦,掌握乾坤惟此理,璿玑经纬治斯民。
  刘公昔日佐真主,建国行军扫大荒,无奈历官多失学,增添宜忌漫平章,
  天元秘宝今朝启,传与羲和佐盛唐。
  (此章推原造命法本于天官历法,有大作用)
  
  宗阳五曲号天元,虽是人为实至言。普愿智愚咸解悟,故将俚句广流传。
  一句一联包数义,通之便是地行仙。其中奥旨须寻味,慎勿差讹累后贤。
  (此章总论五篇,致其可嘱告戒之意)
  
  
  
  《天元余义》
  蒋大鸿撰
  
  余既作《天元歌》五篇,授山阴吕子门人于鸿猷辈,为之章句,其余山龙、平原阴阳二宅之真义,既已大畅厥旨,无后遗义。然其为文,犹引而不发,世之览者,若已知真诀,则寻文会意,表里洞然;若未知真诀,徒推测于辞句之余,鲜不循涯而浩叹者矣。癸卯,余西渡钱塘,薄游丹阳,访黄堂谌母元君丹井之迹,邂逅群彦,究论天人,抉滞辨疑,遂成篇帙。以其反复虽多,不越五歌之旨。故仍谓之曰:“天元余义”云尔。
  
  
  龙法三格辨
  
  龙者,借名,非真龙也。亦曰天地之气而已矣。气乃纯阳,龙亦纯阳之物,以其相类,故借名焉。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谓地曰龙者,亦以地气之变化似之。世人论龙,概举一法,不知龙之为气本一,而气之发用多端。余特疏其名,而定为三格:一曰高山之龙,二曰平冈之龙,三曰平原之龙。
  
  高山之龙
  高山者,千里来龙,擘干分枝,连属不断。观其节节嵯岈,重重中出,有本有末,与木之根本枝条无以异。虽有屈曲轮囷、强弱巨细之不齐,总从大干中抽引而出,地脉剥换数起数伏,断而复断,无往不连。沧海蓬莱,殊方异域之山,未有不与昆仑天柱,通根属命者也。盖龙禀天地阳刚之性,历万变而质不挠。其自大而细也,千仞之山,束成一缕之脉;其自细而大也,一缕之脉,复化为千仞之山。盖其为体,隐现在骨,虽穿江渡海,而地底石骨自在;重泉之下,其气自上而下,自沉而浮,此乃地脉真精髓液固结交注,如珠如玉,宝气流行。葬者穴之,骨与骨接,髓与髓沾,此其用法,惟宜索脉。索脉之道,微而实显,纵变化微渺,必起穴星。譬之于木,脉者枝条,而穴则花房果蒂也。譬之人身,脉者其骨,而穴则骨将尽际,其节隆然者也。虽散落平陂之中,万里遥空,四畔无辅,而一起星辰,接连真脉,皆作山龙而论。葬法,或石或土,以求真穴,追琢自然天巧,人工思议都绝,此一格也。
  
  平冈之龙
  平冈者,高山之余,筋膜肤肉,逶迤而下,以入于田园者也。其重冈之下,顿起星辰,有脉可寻,有穴可求,脱卸变现者,原属山龙,不作平冈而论。专言平冈者,谓其龙不显脉、穴不起星者是。虽近在山坡之下,寻丈之遥,观其地势,似乎有所自来,而既不起星,只名平冈。此不得以来龙接脉、星体立穴求之。俗所谓“高一尺为山,低一尺为水”,至此乃可入用。盖合山水而论作法,则以低处作水,界定高处土皮之气,论局立穴、纯借外气乘元用事。此其立穴,必有砂角攒簇,水城环绕,势夸而特,形散而专,必待旺气元中,乃能发福。葬法,凿地容棺,深不及泉,此一格也。
  
  平原之龙
  平原者,既无山脉,亦无高冈。地局至此,虽有高低,不名起伏;虽有袤斜,不名过峡。一切来龙格法、结穴星辰,总非所论。而其体其用,专在于水。或取溪涧,或取江湖,或取池沼,或取沟洫,涓滴流澌,情同巨浸,人工所凿,力比天成。水行即是龙行,水止即是龙止。盖大地阳和,与天一真精,阴阳交合,孳尾孕育,内外招摄,刚柔相涵,此坎离代乾坤之妙用,不可以名言者也。其为地也,必乘元运旺气而发,应速而力大,此其龙名“水龙”,穴名“水穴”。譬之人身,山穴是骨,而水穴是血,此阴中之阳,变动无方。葬法,不辨土色,不穿深圹,培土立穴,阳精上浮,此一格也。
  
  凡此三格,所在有之。莫论山国论山,水国论水,因乎风土也。百粤深山邃谷,以至中州漠北,平原旷远之地,莫不有用水之法焉。惟高山之穴,不论水。故杨公曰:“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其义如此。而解者刺谬,流传既久,本旨不彰,余藉师傅,特为世人剖明之耳。山穴虽不取水,然或水大于山,有时亦为水神所制,必待水局运而发。若平冈之用水,则与平原无以异。由此言之,山,一龙法也;水,一龙法也。虽名三格,实二法而止耳。不辨此三者,而概之曰龙,恐于龙之义,未有当也。
  
  
  阳宅三格辨
  
  人生祸福之数,阴宅居其半,阳宅居其半。若祖墓不沾凶气,一遇吉宅,辄致荣显。若住基正属衰危,纵有佳扦,亦难发达,阳宅之不可不重如此。我为辨之,亦有三格: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
  
  井邑之宅
  井邑之宅,或居城郭,或居市廛,万井爨烟,重闾比户,地脉朝向,大约相同,而考其吉凶,判然各别。此其为用,街巷道路为先,方隅门风为次,而水局又次之。盖车马人迹,咽咽阗阗,响振尘飞,无非动气,此其嘘枯吹生,焰逼影接,不同岑寂之乡,若更独得水局,舟楫交横,尤为合格之宅。得其元运者,百万骤至,卿相立跻。盖此宅也。
  
  旷野之宅
  旷野之宅,以水为主,而风门、方隅次之,道路又次之。若大江大湖,则其应亦大;若小沟小涧,则其应亦小,此与平原龙法体格合一,而微有细大之殊,专擅一方,气钟于特。若元运绵长,弈世承祧,子孙不替。盖此宅也。
  
  山谷之宅
  山谷之宅,以风为主,而余皆次之。盖其风摩空而下,障之者万寻,而漏之者千仞,穿穴鸣条,排山拔木,其吹祥也,发不旋踵;其吹咎也,殄无遗类!非真得元龙之气,断不敢居也。呜呼!安得三元不败之深山窟穴,而世庇其休乎?鸡犬桑麻,与世迥绝,拟乎仙都。盖此宅也。
  
  凡此三宅,皆择堂气开舒、水泉平衍之地而筑之,而不关龙脉之结聚。世人以为龙脉结成阳宅,此说非也。即大而郡邑,更大而京师,亦擅气局,非关龙脉,其所谓势聚而已、气聚而已,岂有金针玉线,缠绵络绎而入我之户牖哉?盖山龙之气,一缕灵光,如花房含露,香味细滑,但与人之骨髓相薄,不堪遍洒于堂阶门闼。凡阳宅之所收者,外气而已。山川风物,挹揽光华,云奔雷转,其作用在土泉之表,非求之地络之阴。至于翻卦游年,此乃占年之小数,非定宅之正经。苟知杨曾真八宅之旨,则概可贯矣。皆昔人未发之义,予特为辨析,以告世之工排相宅者。
  
  
  覆旧坟辨
  
  语云:“前事之谷,后事之续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也”。故学地理者,莫要于覆旧坟矣。得一义焉,授一法焉,合之旧坟,无不验,而后可据以为实。如或其说虽是,而与旧坟吉凶不合,中必有误,必当再加考订,而后去取决焉。余弱冠失恃,先大父授以青乌之书数十万言,靡不成诵;又遍交时师于当世,地理之说,既详闻之矣。尝考之相传地理诸书与当世行术家之言,入主出奴,各成其是。乃以按之旧墓,往往不验,心释疑之。遂思弃去前说,别求明师。后得无极真传,又以所传,印之古先名墓、帝王陵寝,以至民间休咎之应,采听寻踪,必稽其实,如是者又十余年,而后信矣。其秋毫不爽,于是纵观天壤,始有逢原之乐。余之得力于覆旧也,如是。然而不可不辨者,必须先得真传,而后覆旧,则丝丝不乱,直入正宗矣。不得真传,而泛言覆旧,反致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其误愈深,病根胶葛,将永不可拔矣。盖旧迹之应验无差,而肉眼之品题多妄,或其家本发于旧墓,而反指点于新扦;或其家本发于新扦,而反指点于旧墓。世代相溷,迟速不一而不验,则此一误也。或其家本从阳基而发,不知者归功于阴地;或其家本从阴地而发,不知者归功于阳基,二宅分途,而测应颠倒,此一误也。更有一冢之中,或主穴发福,而人反取其附葬;或附葬发福,而人反取其主穴,丈尺之内,大有迳庭,又一误也。更有其地本属平冈,而以高山之结穴目之;或其地本属水龙,而以平冈之作法目之;穴法不同,经纬紊乱,又一误也。更有真龙正结,已属旧坟所得,而下穴之人,概非大匠,即遇明贤而吝惜天宝,不肯尽法;或沾余气,而福力轻微;或插旁枝,而房分偏驳。天然真穴,藏而不露,后人罔知,以为龙力量止此耳。执此论龙,龙法不尽;执此论穴,穴法并乘,又一误也。更有其地本从龙穴而应,世人谬题为某砂某水;或其地本从水法而应,世人谬题为某龙某星。即如阳宅,亦有数端,或门路风关,一时骤起,而论者妄揣其来龙;或修方外气,符合元神,而论者偏装为卦例。凡此之类,万路千岐,一瞽能眩百明,一聋能塞百聪。术士矢口讹传,主家信为定论,雷同附和,坚不可破。甚为绘其图像,镌诸枣梨,后世按籍而求,凛若蓍蔡,不知其渊源早已失实也。虽有智者,谁克从而较正之哉?相与沿袭旧闻而已!一旦遇高识之士,指点真机,订其讹谬,反诧以为异说,姗笑及之!于是乎覆旧坟一条大路,湮没于邪蹊狗窦之中,莫可救正矣。至于古为陵墓,虽斑斑可考,而世数辽远,真迹茫然,狃于世人传述之言,百无一实,必须自出手眼,剪荆棘而露真踪,挽迷津而归正轨,辨黑白而归于一是,然后前人之面目方显,后学之眼界始开。余所盛言覆旧墓者,反复咨嗟,其意在此。若不得真正心传,不具绝伦识见,而汲汲引旧迹为证,将不证其明,反证其暗,我忧其愈覆而愈惑也。哀哉!
  
  真穴辨
  
  平原有平原之真穴,山龙有山龙之真穴,皆真穴也,而其用则异。平原之真穴,不接龙脉,不问穴星,不辨土色,非因天造,乃出人巧。此等穴,冥合甚多,因其既发,竞夸以为得真穴,而其所以然之故,卒不可得而知也。此非真得杨公之正传、口口相印者,未许目击而心契也。一丘之内,自别荣枯;今昔之殊,顿易衰旺。虽有一定之踪,常随气运而转;有外相而无内相,外气即是内气。山龙之真穴,全在内气;有外相有内相,识者必先因外相审其内相,外相与内相吻合,扦之不失;或外相与内相稍稍不合,加减就之,所去不过丈尺之遥。要之,内相生成,尺寸不移,石穴第一,太极次之,真土又次之。石穴非顽石,必有龙口枕棺之石,似为琢成,只可容棺,穴为真穴,向即真向。太极者,土穴也。非谓红黄青白,便为真土。须此圈之内,土色灵巧,全与此山不同,重重包裹,浓淡浅深,璀璨夺目。如此太极,即真土也。而更立真土穴者,同为真土,特少圆晕,气稍散延故也。惟有真石、真土二者,乃是真穴证佐。如无此证佐,即非真穴。凡余生平所下山龙之穴,未有不得此而泛指为真穴者。此等佳穴,今人非不知之,非不羡之,而百无一遇,只缘不知外相耳。不知外相,皆缘不善审脉,不晓星体耳。既不善审脉、不晓星体,而孟浪开凿,何从臆中?是求元珠于赤水,而得之者恒少也。呜呼!种德之英不屡见,大地之宝不世出,其湮没也,宜哉!余体大道无私之心,感先师授受之旨,不忍尽秘,聊为辨出,以待后贤,亦大道为公之极虑也。
  
  世之论穴情,不啻千万言,我谓总无真诀!最悖理者,喝形点穴之家,曰:龙形下頷,虎形下王字,象形下鼻穴,龟形下息穴,蛇形下七寸,狮子下戏球,蜘蛛下网心;黄蛇听蛤,其情在耳;雁落平沙,其情在芦。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呜呼!彼直以为有此名,即真有此物矣!不知天地开辟,即有山川,人与万物,且在其后。至于一切器物,五帝三王,随时制造,彼山川者,又安知千万世后,将有此器物,而先肖其形,以待之哉?按此论穴,亦愚甚矣!余观青田先生作记,亦用喝形。此则眼中看定真穴,而无从显言,故托物寄情,缘形寓巧,令后人循文会意,仿佛遇之耳。岂青田而沾沾于喝形为哉?
  
  亦有种种证穴之法:曰明堂证穴、曰龙虎证穴、曰案山证穴、曰曜星证穴、曰鬼乐证穴、曰天心十道证穴、曰水城证穴;或以案山之高下定穴之高下;或以过峡之浮沉定穴之浮沉;或以龙从左来穴居右、龙从右来穴居左。此皆不知真穴消息,舍本寻末,弃主就宾,暗中摸索,有眼盲人而已!似是而非,莫此为甚!亦有以五星定穴者,曰金星宜开口,土星宜挂角,木星宜筑皮、宜节苞,火星宜剪火,水星宜水泡,差为近之,而执定五星,总非真旨。
  
  又世传杨公十二倒杖,故云:“既识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夫卦例,岂为山龙之用而牵合至此?真乃梦梦未醒!余意杨公彼时老年,携杖登山,随机指点,后人神奇其说,以为穴法在杖耳。岂真在杖哉?且立穴止有一法,何假十二?至于一法之用,千变不穷,又岂十二之所得尽哉?
  
  更有“窝、钳、乳、突”四穴,论其结穴之理,实不外是,而四者不可分言。有乳突而后有窝钳,则真窝钳也;无乳突而但云窝钳,窝钳未可轻用也。且窝钳有假,而乳突亦有假,辨真假者,非真传法眼,不能用也。
  
  更有“盖、粘、倚、撞”四法。夫粘、撞似矣,而盖与倚,何为也哉?倚,犹可言也,盖,则百中难一。使非两旁龙虎高强,中脉起星低小,开顶下穴,方可用“盖”,否则,未可用也。
  
  若其裁制之法,有曰乘金、相水、穴土、印木而论者。从而析之,水曰金鱼、曰虾须、曰蟹眼;砂曰蝉翼、曰牛角,此其取义,极为精微。故曰:“若还剖破太极晕,蚁水便侵棺”,是专以微茫界水为定穴准绳也。我谓金鱼、蝉翼等喻,只是相水作用,而于乘金、穴土、印木三者,概乎未详也。夫必先乘金而后相水、穴土、印木,次第可举,安得斤斤以小界水为第一义也?且微茫之水,岂尽本来面目哉?山形自开辟以来,不知几经沧桑矣!耕犁樵凿,人迹兽蹄,无日不堕高堙卑,移干换湿,而乃欲据此以定穴,鲜有不误者矣。皆由学者不知大本大原、真情真体,识见不的,而用意太深;传授不真,而聪明过巧,故好以影响为逼真、恍惚为微妙也。真知穴法者,一见洞然,如明镜照物,不待旁求,无烦苦索。不过曰龙脉、真星体,确深沉、吞吐、前后之间,求取真穴而已。既得真穴,有界水亦得,无界水亦得;有阴砂亦得,无阴砂亦得。盖山形之显著者,古今不移;而土肤之隐微者,水草易辨。不敢舍所可见,而信其所不可知也。
  
  有为至精之论者,曰:草中之蛇,灰中之线,云中之雁,盏中之酥,余尝有味乎其言。盖别有一种脱落变幻之穴,骨气销镕殆尽,散落平原,渺不可测,则用此眼法求之,无中生有,虚中取实,正把捉之法,非虚渺之谈也。若非此龙格,亦无所用之。岂凡谓下穴者,尽舍其昭昭而索之冥冥哉?
  
  世人所指太极,乃外象之太极。我所论者,则为内相之太极。苟不剖露,何以容棺?若不得真穴,虽不剖破,蚁水安免?既得真穴矣,剖破正所以接脉,接脉正所以避蚁水,又安从侵棺耶?我谓古人设此诸论,本欲世人周规折矩,因此悟审穴之法耳。不意一法立,而一弊生焉;解缚之法,反为增缚之法。故直欲扫除一切名相之谈,单提真旨,不惮泄露天机,犯造物之大忌。未审明眼之人,能廓然共信否耶?夫穴或在高岩之顶;或临清冷之渊;或绝壁悬崖,俯视无底;或单身只立,旷野无依;孤露却胜深藏,远朝贵于近案;大地从来多近水,真龙不怕八风摇!胎元既完,何须龙虎?真息已住,奚假明堂?至宝常在路旁,无人能识!盛德不修,外貌何处搜求?我为指出,亦有三法:一曰孕育之穴,二曰迎接之穴,三曰邀夺之穴。
  
  孕育之穴
  孕育之穴,结聚之穴也。或腰结,或大尽,真龙特出,变化成方,有奇脉,有正星,不见石函,须见太极。此穴至美,而以世目相之,翻见丑拙,故最不易识。葬之者,大而圣贤仙佛、王侯将相,次亦奕簪缨。苟非世积阴功,忠孝节义之家,不轻指出,此穴中第一格也。
  
  迎接之穴
  迎接之穴,不必真结,而亦见此山旺气变动发生之机也。或起息肉,或挂流神。扦之之法,迎其元运旺气,接其生机,故曰迎接。不见石函,亦无太极,只要真土润泽坚凝,便为消息。大者亦至公卿,次之亦富贵蕃息,斟而酌之,亦真穴也。
  
  邀夺之穴
  邀夺之穴,龙身之穴也。真龙方行未止,而龙脊之上,势若三停,穴形呈露,后见其来,前不厌去,则立骑龙之穴。若转关之处,真峡之旁,节苞萌芽,穴星忽现,龙身自去,此穴自留,则立斩关之穴。凡此二法,随其龙身之贵贱称量而发,亦出将相,而世代不能久远。斟之酌之,亦真穴也。
  
  夫世人所以昧于寻龙者,因其不知龙格之不一,而概曰真龙,于是真龙之理反溷。我为辨平冈、平原之异于山龙,使寻龙者不溷,而各得其理也。世人所以昧于求穴者,因其不知穴法之不一,而概曰真穴,于是真穴之情反溷。我为辨迎接、邀夺之异于孕育,使求穴者不溷,而各得其情也。斯余不得已之心也。要之,格虽有三,而其法则一。故曰:“得其一,万事毕”,穴法之谓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