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如何看待推杆

(2012-11-19 12:18:14)
标签:

如何看待

杂谈

分类: 运动

原文链接:http://www.golfme.cn/?p=9175

 

关于推杆的一般错误的直觉

1. 首先, 在心态上, 只因其在果岭上进行, 不存在打不到或遗失球的问题, 而且动作看似简单轻巧, 目标距离也不远, 所以往往就轻忽了推杆的重要角色, 也因此在其上面所下的工夫, 包括平时的练习, 也相对不足。

2. 在观念上, 认为「球洞就是目标」, 也就是「执着于球洞(cup-bound)」的毛病, 所以在推杆时就不自觉地「把球朝洞口的方向打去」而忽略或忘记了专注执行实际的推杆意念。该「直觉」往往造成K球、导引球入洞和关切结果的动作。结果不但使得动作不得顺畅而导致在杆头速度和距离控制上难以掌握, 此外还因「导引」和「关切结果」的念头而反将球导离「实际目标」(参见下文之说明)。尤其是后二者, 经常造成一记直推杆平白地失误于洞口左侧; 或于带有转折路径的情形下, 使球提早偏离于正确路径之内或下侧(low side)而形成失误。

3. 在认知上, 未能掌握和熟悉判读果岭和控制球滚动方向和距离的原则和方法而懵懂出手并造成失误。

4. 在技术上, 其设定(或瞄准)和执行的方式也常不利于目的之达成。例如杆面未能确实正对目标、握杆力道过大且偏于强势、球位无法设定一致、站位也不够一致和稳定、导引动作紧绷不自然、以及部位牵扯过多和复杂且不够流畅和不完整。

5. 由于以上2. 3. 与4. 的问题, 往往造成于推杆失误时无法推断确切的原因。例如, 不知是内心「着相」, 还是果岭判读错误, 或是瞄准设定或动作上有缺失。更糟的是, 即使球推进洞时也莫名其妙。所以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几乎失控的状态下在打球

6.   最后, 也是最根本的错误就是未能认知,​​ 无论球路带有转折与否, 「每一记推杆都是直推杆」。

“You don’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a good golfer to be a good PUTTER, but you have to be a good PUTTER to be a good golfer.” Tony Lema
并非球打得好才能成为推杆高手,但必须是推杆高手才能把球打好。

推杆所应具备的正确观念

推杆的重要性首先就反映在其所占的总杆数比例上。例如,总杆72杆的标准杆中有36杆,所以在推杆上所下的工夫也应该最多,可惜一般人的认知却刚好相反。

就对整体表现的影响上来说,当推杆有足够把握时,短杆就不怕失误。当短杆不怕失误时,短杆就不容易失误;当短杆不容易失误时,进攻果岭的长杆就不怕失误;当进攻果岭的长杆不怕失误时,长杆就不容易失误;当长杆不容易失误时,开球就不怕失误;而开球不怕失误时,开球就不容易失误。此外,当推杆的观念和动作正确时,短杆也就跟着正确;而当鏁短杆正确时,长杆也就跟着正确。所以推杆在整体高尔夫上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可叹的是一般人的看法刚好颠倒。

就观念说来,有别于其他使球腾空运行的方式,推杆几乎完全使球贴附于果岭表面滚动,所以,果岭的地形和表面性质充分影响其行进的方式与结果。例如,果岭的速度(或阻力),坡度(或重力)和草纹等,所以在面对推杆时,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正确又有效率地判读果岭对球路的影响,然后再经由设定和执行方式之调整,充分地以直推杆的方式将球经由「实际目标」再送至洞内或略为超越球洞的附近。而中长或较长距离的推杆则也是以直推杆的方式将球经由「实际目标」接近洞口或以抵达足以使下一杆最稳当进洞处为原则。

  就技术面而言,为了减少心理和动作上所造成的影响而提高成功率,所有的努力和目的也在于,多偏重经由站位上的调整而少经由执行时的调整来达成的目的。此外,由于“每一记推杆都是直推杆”,所以站位和杆面的的瞄准与设定在方向控制上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5.  就执行面来看, 一旦瞄准与设定完成, 就须摆脱「执着于球洞」或「击球入洞」的潜意识阴影, 充分信任所决定的通往「实际目标」的路径和速度以及设定方式和杆面的功能与角色。如此才能像机器人一般忠实呆板又专注地执行推杆意念并极力避免关切结果或协助击球入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