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灯新话》在海外的流传和影响

(2013-11-10 14:44: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


传奇小说起源甚早,至唐代中叶,此种文体才大为勃兴,其成就几与唐诗比肩。唐代以后,便逐渐走向了衰歇。宋元两代,虽不乏后继之作,但其艺术水平已远不能望唐人项背。直至明初,传奇小说才又重新振作起来,《剪灯新话》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1347—1433),字宗吉,号存斋,浙江钱塘人(一作山阴人),幼年已有诗名。除了《剪灯新话》外,他对《诗经》、《春秋》、《资治通鉴》及乐府、词、曲,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写有很多著作,但只有《归田诗话》、《天机云锦》、《咏物诗》等有限几种流传下来,其余大多失传了。他虽然多才多艺,但一生流落不偶,并不得志。仕途上更是坎坷,只做了些教谕、训导之类的学官。永乐年间,他因诗而蒙祸,诏下狱,谪戍保安。十年后才得放归。

《剪灯新话》问世以后,立即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李祯(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都是仿《新话》而作。这几种传奇小说,在文题意境方面都是追慕唐人,但在艺术上已远远不及,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文章殊冗弱,(与唐人)不相富。” [1] 然而从文学发展的角度上看,它们上承唐传奇,下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所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剪灯新话》在国内早已没有足本流传。明清流行的各种版本,篇数都已不足。今天我们见到的篇数完备的《新话》,是根据日本流传的活字本翻刻的。由此可见此书在日本的影响。

《剪灯新话》最早传入的国家是朝鲜。李朝初期的1465年,朝鲜作家金时习在朝鲜的金鳌山读到《新话》,大为赞赏,于是仿照而作了《金鳌新话》二十卷,从此,《剪灯新话》为朝鲜读者所熟知。金时习的《金鳌新话》全文已散佚,残存的仅有五个故事,这些故事的背景往往是在朝鲜,但从主题思想、创作意图、主人公形象的传奇性和爱情题材及文学风格等方面,与《剪灯新话》颇多类似之处。有人认为《剪灯新话》对朝鲜小说的创作无疑产生了绝对的影响,甚至认为它就是朝鲜小说创作的起源。郑东柱曾经在他的《和中国小说的关系》一书中指出:朝鲜小说之父——许筠(1569—1618)的《洪吉童传》中关于妖怪被消灭于芒砀山的场面,就和《剪灯新话》中的《申阳洞记》有关,尽管也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另外,金万重(1637—1692)的《九云梦》中的主人公性真入水宫以及他投胎为杨少游一事,使我们想起《剪灯新话》的《爱卿传》中的爱卿下地狱并投生为宋家之子的故事。 [2] 值得一提的是,《金鳌新话》在朝鲜亦失传,它残存的五个故事也是从日本找回来的。这两种《新话》在本国的命运是如此的相同,其“经历”也是如此相同,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文学史上难得的巧合罢!

据日本学者大木靖、大冢秀高推断,《剪灯新话》可能是在室町幕府时代(1338—1573)的后期传入日本的,因为其中的一些故事被收入1570—1580年间的《传奇杂谈集》。江户时代(1630—1867),《剪灯新话》广为流行起来,它的几种版本同时在日本印行;其续作《剪灯余话》也被印行。这证明《新话》在日本是极受欢迎的。《新话》流传,为日本的传奇小说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从浅井了意(卒于1691年)于1666年撰写的志怪小说集《伽婢子》中,可以看到其中的明显痕迹。《伽婢子》中至少有十八个故事是由《剪灯新话》中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伽婢子》流传很广,并相继出现了各种续编本(如《雨月物语》),带来了志怪小说的兴隆,形成了传诵一时的所谓“怪谈小说”。就连德川幕府中对制订教育方针颇有贡献的知名儒士林罗山(1538—1657)也收集和翻译了一些中国的志怪故事,并于1689年出版,题为《怪谈全书》。 [3] ——这是《剪灯新话》东传的情形。

《剪灯新话》很早就传到了越南,但其确切的年代已无从查考。越南小说家阮屿受其影响,写成四卷二十四回的《传奇漫录》一书。此书在卷数、回数、风格、立意上无不模仿《剪灯新话》。虽然在艺术技巧上已远远不及,但却开越南汉文小说创作之先声。《传奇漫录》还是最早的一部越南讽刺小说,它多次再版,其后又出现了许多仿作,只有女作家段氏点(1705—1748)所作的《传奇新谱》比较有名。 [4] 《剪灯新话》后经越南传入东南亚,并在那里拥有非常众多的读者,可惜并无模拟之作流传下来。

《剪灯新话》传入欧美大概已进入二十世纪,所以谈不到有什么影响,只有少数汉学家(且多为华裔)对它进行研究。

原载《明清小说研究》(南京)1994年第3期。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

[2] (朝鲜)金东旭《中国故事与小说对朝鲜小说的影响》,载《中国小说在亚洲》,中国文联公司出版。

[3] (日本)大木靖,大冢秀高合著《中国通俗小说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载《中国小说在亚洲》。

[4] 颜保《中国小说对越南文学的影响》,载《中国小说在亚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