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超59岁花甲状元的考研经历
(2011-11-03 11:29:35)
标签:
教育 |
家庭背景
李文超出生于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他在家排行老大,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从小学到中学除了上课李文超的学习几乎都是在忙完家务活的空隙挤时间完成的,由于业余没有过多时间复习功课,这迫使他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家境贫困的他就这样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退休后,他仍坚持学习,在59岁那年(2001年)考入了大学,是我国唯一一位通过国家省招办录取的学生。经过四年大学学习,于2005年5月以较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一件旧格子衬衫,一个旧军绿帆布包,一条裤腿明显短了一截的长裤,面前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就是被称为“花甲状元”的李文超。2001年,教育部放开了高考考生的年龄限制,当年已经59岁的他毅然迈进高考考场,和小他40多岁的年轻学子同场竞逐,并如愿以偿的圆了大学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哄动。去年,63岁的李文超老人,又以惊人的毅力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他的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与执着感动着每一个人,他积极的生活态度不禁让笔者陷入一种深深的对人生的思考。
在问及李文超老人如何对学习如此执着时,老人爽朗的笑了,他说出身贫寒的他,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学习,向往知识的殿堂,养成了平时学习的良好习惯。后来在工作中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必须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他相信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既使是退休后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就这样,2001年高考年龄解禁给了他圆梦大学的机会。经过了两天半的鏖战,最终以289分的成绩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进入大学后,李文超没有因为自己的高龄而有任何特殊要求。上课、学习、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都和其他同学一样,而且乐此不彼。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军训,还是令人头痛的 1500米长跑,都留下了一个60多岁老人快乐而坚定的身影。
在大学期间,李文超每天5点钟起床,睡眠时间保持在5小时左右,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他的坚韧不拔和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2老师的认可,2005年7月他和班里的同学一起顺利毕业了,此时,他的成绩已由原来全班最后一名上升到全班第19名。
今年1月13日,已届64岁的李文超又走进考场,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目标是上海师范大学,虽然两门专业课的成绩分别考出了124分和129分的高分,但由于在英语方面的欠缺,李文超以313分的总分与心目中的高校失之交臂。这次考研的失利,让李文超认识到了英语方面的不足,使他看清了日后努力的方向。李文超并没有气馁,他反复表示,他将继续努力,特别要把英语成绩提高上来。
李文超每每谈到学习,总是记得他母亲的那句话:“肚皮里的知识是火烧不掉,水淹不掉的”,受了母亲的影响,在生活中他从未放弃过学习,李文超反复强调学习能提高人的生命素养和生存能力,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谈到考研心得时,李文超说他认为学习一定要讲究方法,要认真思考问题,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反对死记硬背。学习还要注意平时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当然心态也很重要,他劝考研学子要以平和愉快的心情学习,不要背负过多的压力。当笔者问及在导航班学习时的感受时,李文超老人顿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说“我很欣赏北京导航老师的授课风格,他们对理论知识把握准确、深入,对重点、难点各个击破,同$2老师还注重与学员的互动和配合,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授予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导航的复习资料更是丰盛精准的考研必备大餐”。在说到这些时李文超满脸激动,对导航老师的的赞美溢于言表。他说他对导航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对$2老师赞赏有加。“$2老师上课具有独特的授课风格,讲课与做题融合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李文超还说“导航老师如张俊芳、史春林、隋原、雷雨等上课时认真负责,讲话妙趣横生,集灵气、神韵于一体,让同学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参加导航的辅导班是我明智的选择”。
最后,李文超说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权威的辅导机构,使自己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