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拳学——我们一起学(舒红云)】下载地址已更换可以下载了

标签:
轨迹拳学体育搏击实战武术 |
分类: 现代散打搏击 |
目录
我与轨迹拳学
第一章 步形与身态/第一节 步形/第二节 身态
第二章 轨迹运动/第一节 手法轨迹/第二节 身法轨迹/第三节 腿法轨迹
第三章 平易功与简易功/第一节 平易功/第二节 简易功
第四章 步法大纲
第五章 轨迹复合运动(舞形武法)
第六章 发力训练
第七章 拳法大纲
第八章 腿法大纲
第九章 仆技大纲
第十章 冷兵大纲
第十一章 打斗与缠斗
第十二章 械斗大纲
兵刃问答
古今中外
武体相通
我与轨迹拳学
1992年12月,《搏击》杂志上刊载了一篇题为特别棒,为此,我给该文作者李紫剑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希望了解轨迹拳学(当时叫竹林拳法)的系列内容,同时也介绍了我曾习武、比、及当时办武馆的一些情况。收到李紫剑老师的回音时,我感觉他真的很有点目空一切及与众不同。信中的两句话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只是一顼体育运动而已,中国××气功研究会会长还是我徒弟呢!老实说,我当时的确对李紫剑老师产生了一些怀疑,经过慎重考虑,我认为应该先试着和他通信了解并看看轨迹拳学的教材再说。当我收到教材简单地看过后,我就暗下决心要把轨迹拳学到手。但我那时又带有一群学员,不能说走就走,直到第二年夏天,我把武馆的一切安排妥当后,才简单地打点了一下行装,去圆我的轨迹拳学梦。
经过十几个小时颠簸,我顺利地到达了竹林。当一位老师傅向我介绍说这是李紫剑老师时,我心里隐隐感到一丝失望,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李紫剑老师应该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武林中人,而眼前的他则稍清瘦。但我想既来之,则安之,练一练看看效果再说吧!
开始学习的是手法轨迹,由于初练手法轨迹要求是不用力的。所以,我是越练越没劲,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就这样划划圈能有什么效果,这是“制人”的功夫吗?我当即去找李紫剑老师,向他请教了一些练功中的问题后,十分平静地说:李老师,我能不能和你切磋一下?李紫剑老师当时只说了两个字:来吧!并支起“傻瓜式”等待着我的进攻,我以滑步直拳向他头部攻击,他稍右移,在闪开直拳的同时右拳已击向我咽喉,我急后撤,同时双手欲划开他的手臂,李老师“嗯”了一声,大概是因为我闪的很快,躲开过了他的一拳而略感意外。此时我的左手腕已搭在他的小臂上,还没来得及划开他的拳头。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右拳继续向我击来,同时说道:你走不掉!话音未落,右拳已击中我的咽喉。
试手过后,我又提出见识一下他的发力功夫,我重心前移,扎稳架式,但李老师还是用一种十分“柔软”的劲道将我很轻松地放出,试过数次,效果皆然。
最后,我提出看看轨迹拳学的抗击功夫(我曾不间断地练过四年的铁沙掌,可以一掌击断四、五块砖,也可以用掌面拍碎平置于地面上的红砖)。我向李老师的手臂猛劈了七、八掌,但他却泰然自若、毫发无损,我这才心悦诚服地安心练功。
实战拳法的训练是单调的而双苦燥的。每种技法的练习均是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直至达标。一天下午,我与往日一样在训练场上练习拳法,在有意无意这中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出拳特别有劲。我心中感到从未有过的愉悦,我知道我已真正步入了轨迹拳学的殿堂。
从竹林回家后,我一边教学,一边练拳,为了检验我练拳的效果,我常常在学员身上试试发力。当我能很干脆地把学员放倒在地时,我内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充实感。
我天生是个不好胜,不好斗的人,但为了学术和正义之争,我一旦认准理要和谁捕击,那么,我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把他拿下。
1994年冬月初二,我踩着单车带着婆婆上街购物。这时,一辆小车从后面把我和婆婆撞翻在地。幸好婆婆无大碍,我也未受伤。司机大概是想先发制人,左手指着我的鼻尖,右拳径直向我面部击来,岂有此理,撞了人还想打人,我未及细想,一招虎扑双撞拳送了过去,对方当即向后飞跌、仰面朝天,当他从地上爬起来时,满脸通红,人也变得客气多了。
1996年百夏天,一个自称获得过国家散打名次的重量级选手来到武馆恶意挑衅。大概是有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他用脚把墙踢得嗵嗵直响。我很客气地把他请了进来,他说,我和你们打一下实战吧,我说:我和你试试吧。双方当即拉开架式,我以进步右拳猛击他的头部,由于冲势较大,他蹬蹬蹬地向后退了好几步,我速进步,贴住他的身体,欲施缠技。他大喊一声“停”,我说:还未见输赢呢,怎么就停了,他说:点到为止吗。我又好气又好笑,说了句再来吧,在第二个回合的较量中双方都谨慎了一些,我突然以直拳诱击,紧接以侧踢攻其中盘,对方后闪后,速以平勾拳击我头部,我未躲闪,而是突然进身一个发力,把他放到在地(他的平勾拳也险些擦中我的头部),此时,我的攻击意识并未停止。我顺势坐在他的身上,挥拳准备狙击他的头部,他赶紧双手护头,大叫停、停、停。至此交流结束。
在当今正宗名拳每每让人失望,神功满天飞的武坛,轨迹拳学以其超群的学术价值和质朴的实用性被越来越多的朋友们接受和喜爱。我深信,轨迹拳学必将以不可阻挡之势风靡全国。
目前,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在训练内容上,结合原来所学,我也补充一些现代流行的各种格斗术,我认为我的学生无论在巷战中还是在擂台上,都应该有出色的表现。
由于我的文化水平和学术水平均十分有限,因此,我当初并未打算整理这本《轨迹拳学——我们一起学》,后来武友们多次来信询问我有没有教材。李紫剑老师又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动笔,我这才拿起了这支沉甸甸的笔。
限于水平和时间的关系,这本书一定会有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在此,我恳请各位武友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在今后的修改和补充过程中有所进步和完善,这里,我先谢谢大家了。
最后,衷心地祝愿每一位武友生活愉快!学有所成!!
http://s4/mw690/002HISxggy6U9gypyBZ53&690
http://s8/mw690/002HISxggy6U9gysgjJ87&690
http://s10/mw690/002HISxggy6U9gyuYxH89&690
http://s11/mw690/002HISxggy6U9gzMF3Y8a&690
http://s2/mw690/002HISxggy6U9gzPAgV81&690
下载地址:点击下载
提取密码:0j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