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说课、阅读课、单元复习课“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2015-01-08 15:31: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效课堂 |
英语听说课、阅读课、单元复习课“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宝鸡高新中学
王
(一)基本理念
在我校152(即一案,五步,二评)思维导学案模式的编写要求下,要一个主导模式:“先学后导,以学定教”;一个双主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把握一个度:生进师退,生退师进;要凸显一个群体,在独学、对学、群学中体现“兵教兵”,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挥学习小组的作合作效能;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示。
(二)“英语听说训练课”思维导图训练流程
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策略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还课堂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落实新课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英语听说训练课的流程为:
第一步:独学阶段 :“自主梳理,课前预读”(含“预习检测”)(5分钟)
第二步:对学阶段:“对学质疑,讨论释疑”。(5分钟)
第三步:群学阶段:“合作交流,讨论探究,”(10分钟)
第四步:教师点拨:“强化重点,精讲点拨”(20分钟)
第五步:反馈拓展:“当堂检测,巩固提升”(5分钟)
如图所示:
(三)操作要点:
1、学生自主学习,走进课本,圈点勾画,完成对内容的整体感知。
2、具体实施:
(2)怎么学: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圈点符号
(3)在哪学:课前?课内?依据学情安排。
(4)学多久:时效性。要落实监督。
(5)看效果:检测,自我检测(班内统一检测)。
1、 要点:通过“自主梳理”独学探究学习,生成问题,结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质疑讨论,带着问题开始“合作探究”(对学)。
2、操作要求:
(1)互相检查:独学效果(书写
(2)互相讨论:质疑生成的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3)学术支持:对二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立即提交学科长。
(4)问题解决:准备倾听,做好笔记,等待问题解决。
第三步:群学阶段:“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包含两个层面:组内合作探究(小展示) 组间合作探究(全班大展示)
2、具体实施:
(1)小展示:学科长收集组内各“对子”生成的问题,组织组内探究解决要领:待进生展示——中等生补充——学优生评价
(2)大展示:组内无法解答的问题,及时记录在导学案上,课前由学术助理收集、归类、整理后,交给科任教师,全班探究解决(大展示)
(3)问题预设。一些隐蔽性问题、衍生性问题学生不可能提出,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学情研究,在导学案上做好问题预设。
(4)展示评价:做好小展示评价(学科长)和大展示评价(教师)。
第四步:教师点拨:“精讲点拨”(20分钟左右)
1、要点:教师将教材和生活相结合,精讲重点,点拨疑难点,把本课知识和前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精讲共性和易混点,达到对知识的总结提炼。
2、具体实施:
(1)精讲内容:“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
(2)点拨要点:点拔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
(3)把握时机:精讲点拨在学生进行了深度探究后,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
(4)点拨原则(四不讲):
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暗示
凡是学生不理解,但创设机会,让学生能解决的
凡是学生有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帮助能解决的
第五步:反馈拓展:“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
1、要点: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课标要求,教师精心选择经典练习题,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检测本课学习效果。
2、具体实施:
(1)紧扣目标。检测题要紧紧围绕当堂教学内容,不游离目标。
(2)紧扣教材:围绕教材设计题目,让学生学有收获。
(3)分层设计:针对三类学生(待进生
(4)当堂评价:检测完成后,当堂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一)基本理念
(二)“英语阅读训练课”思维导图训练流程。
“思维导学案”以“高效课堂”理念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目的。
“英语阅读训练课”思维导图训练流程为:
第一步独学阶段:“自主学习,学单导学”。
第二步对学阶段:“阅读训练,获取信息”。
第三步群学阶段:“复读输出,提升能力”。
第四步检测阶段:“课堂检测,达成目标”。
第五步拓展阶段:“总结概括,拓展提升”。
如图所示:
(三)操作要点:
第一步独学阶段 :“自主学习,学单导学”
1、要点: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完成对内容的整体感知。
2、明确学习目标:
2)明白预习中碰到的障碍。
第二步:对学阶段:“阅读训练,获取信息”。
1、要点:文章感知
2、操作要求:
(1)快速阅读文章,并互相叙述文章大意
(2)认真阅读文章,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段落大意。
(3)讨论解决自己碰到的难词,难句。
第三步:群学阶段:“复读输出,提升能力”。
1、要点:问题展示和文章展示
2、具体实施:
(1)问题展示:
组内探究解决对子未解决的问题;组内无法解决时,班内解决。教师补充点拨。
(2)文章展示:
第四步:检测阶段:“课堂检测,达成目标”
1、要点:预设性问题检测,课堂重难点检测
2、具体实施:教师对于自己预设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
第五步:总结阶段:“总结概括,拓展提升”
1、要点:文章的中心思想,框架结构,易错点。
2、具体实施:
(一)基本理念
我校高效课堂“152” 教学模式下的新型教学课型是我校践行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还课堂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落实新课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的高效课型。我们九年级英语组经过对“152”课堂模式的探究,对“英语思维导学案”课堂流程做了梳理和规范,并形成单元复习课的思维导图,以便教师操作,以下作以简单说明。
(二)“英语复习课训练课思维导图”教学流程
“思维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设计的流程为:
第一步独学阶段_:
1.(课前)“课本导读,自主梳理”
2.(课堂)预习检测,预习展示(7分钟)
第二步对学阶段:“对学质疑,讨论探究”。(10分钟)
第三步群学阶段:“合作交流,质疑释疑”(10分钟)
第四步点拨阶段:“强化重点,点拨难点”(10分钟)
第五步拓展阶段:
1.(课堂)“当堂检测,反馈纠正” (8分钟)
2.(课后)“整理巩固,课外提升”
(三)“英语复习课训练课思维导图”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第一步独学阶段:
1.(课前)“课本导读,自主梳理”
2.(课堂)预习检测,预习展示(7分钟)
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意图:
1、学前独学准备是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要解决掉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本章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知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学堂独学准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课第一项任务就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操作建议: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结构化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学前准备内容和部分探究活动内容。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第二步对学阶段:“对学质疑,讨论探究”。(10分钟)
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意图:
1. 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完成结对子同学的讨论及学习效果。学生完成,学科长检查。
2.讨论内容:学生独学生成;教师预设。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操作建议:
1、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2、课上对学前准备中复习铺垫内容通过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或不做处理。
第三步群学阶段:“合作交流,质疑释疑”(10分钟)
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意图:
1、在小组内、班内,学生结合独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做好记录,进行展示。小组交流,初步答疑。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全班提出,由老师协调解决其他小组能回答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发言。
2、充分发挥学生的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操作建议: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主体作用;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解答。
第四步点拨阶段:“强化重点,点拨难点”(10分钟)
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意图:教学内容中的易错点、易混点教师预设完成。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操作建议:
1、在强化知识点、点拨重难点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2、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对学生难以解决的知识点给予点拨,师生一起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使所学知识在大脑中有序储存,与此同时,教师将重点知识适当拓展,以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第五步拓展阶段:
1.(课堂)“当堂检测,反馈纠正” (8分钟)
2.(课后)“整理巩固,课外提升”
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意图: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操作建议:
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
2、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检测力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根据“一案五步二评”的基本要求,我们英语组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操作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给我们的英语复习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为我们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找到了突破口,这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