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四)

标签:
亲子教育原本答案最好结论 |
分类: 宝宝贝贝 |
62、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今天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常常是把如何让孩子成才、成功、比别人强作为目标,却从未引导孩子去做一个有生机,有情趣的“人”。其实,人生能懂得生活的情趣,活出滋味,要比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更有意义。成功往往是别人定义的,而情趣是自己感受到的。
63、家庭会议成员里永远有孩子的席位,培养选择能力,让孩子珍视选择权,家中大事小情完全让孩子参与进来,大到购置家装,小到走亲访友,选择不只是和自己有关,学会换位思考,涵养体谅情感。大家都意识到民主的价值,那就从家庭的民主开始吧,在小家庭里都做不到民主,别指望社会一下子会忽如一夜春风来。
64、有人问:难道你真没被孩子闹得情绪失控过?对不起,真没有。不是因为孩子乖,他实际比大多数的孩子都淘。只是我清楚,左右我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对他行为的看法。而对我情绪负责的,只有我自己。所以我产生负面情绪时,或会试着调整认知,或会以一种不伤害自己和孩子的,理性的方式去释放。---王人平
65、批评孩子的一大原则是要把孩子不好的行为和他这个人分开,告诉他“尽管我不喜欢你的这种行为,但我爱你。”有个句式能帮我们把人和事分开:当(你坐车时不要打闹),我觉得(很担心),因为(这会给你和大家带来危险),我希望(坐车时你能系好安全带安静地坐着)。括号中指的是具体的事、心情和希望。
66、让我们坦诚、平和的去接受原本的那个“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坦诚、平和的去接受我们的孩子。
67、育己即是育儿,育儿即是育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有勇气力争去做“最好的自己”时,其实就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68、徐小平:真正的教育,它能够不断刺激、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寻找他心灵深处的激情,像瑞士手表匠人、酿造葡萄酒的人、做瓷器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点燃孩子心中本来就有的、有如大海地心生出的石油似的激情,照亮一生的激情。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我是这样教我儿子的,我也天天问我自己,我的激情是什么?
69、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比寻找答案难得多。为一个错误的问题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只会离问题的根本性解决越来越远。当孩子和我们期待的不一样时,别忙着问“怎么办”,先了解一下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特征,想想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是我们做了什么导致了孩子这样的表现?凡夫畏果,智者畏因。
70、如何克服孩子因模仿而产生的不良影响:1、淡化:孩子学了不良举止,爸妈不必再提起或重复,让孩子渐渐淡忘。2、转移:不良的因素影响孩子时,父母可以回避或用其他事物转移孩子注意。3、用表情、动作表示自己对孩子行为的否定和不喜欢等。4、最根本的还是父母能做好的榜样,尽力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71、当我们总是抱怨孩子惹我们生气,伴侣让我们不幸,父母没帮着带好孩子时,其实是把掌控自己命运,左右自己情绪的权利和责任交给了别人。我们在内心为别人预设了太多的“应该”,并认定要靠他们做的事和评价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和快乐,这不仅会让自己痛苦,也会让我们无意识地去控制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
72、1、孩子将是一个离你而去的独立的人,你的任务就是帮他完成独立。2、孩子有着无人能预测的潜能,有自己的未来和成长轨迹,不是父母和老师所能规划的。3、俯下身去,带着欣赏的心态,聆听孩子的话,关注他做的事;陪在孩子身边,却要力争“隐身”,只在他需要和迷茫的时候“显形”。
后一篇:宋丹丹:教育孩子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