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读写课《他的诗真“夸张”》教学设计

(2017-12-12 22:45:35)
分类: 且行且思


生本·群文·读写


群文读写课《他的诗真“夸张”》教学设计

陈埭中心小学  张清加

【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注重这四种能力,即阅读理解力,语言表达力,思维发展力,文化感受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辨能力,要利于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审美能力,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人娴熟使用语言的能力。生本语文课堂应该是简单、根本、开放的,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阅读、感悟、质疑、整合、运用等环节,做好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促写,从而推进大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李白作为小学课本里的常客,学生已对其有所了解。班级的部分同学通过阅读《给孩子们的古诗词》,已进行过几次关于诗的专题整合了,这给本节课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本节课试着融合生本的理念,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初步感知学习内容——了解李白其人及创作特点、夸张,接着交流材料的这四首诗,由扶到放。然后,交流李白其他诗中的“夸张”句子,发现多维度的夸张。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一首“夸张”的诗。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在小组的合作,班级的交流,建构自己“新认识”的李白。同时,初步学会用夸张的手法写诗。

【教学目标】

1.阅读李白的四首古诗,找到古诗中的夸张句,感受夸张写法的作用。

2.拓展李白其他夸张写法的古诗。

3.读写结合,尝试创编一首“夸张”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在诗句中感受夸张写法的作用

2.读写结合,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值日班长组织背诵积累的古诗。

一、斯人名李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诗人李白吗?今天我们要重新认识下李白。谁能告诉我关于李白的相关信息。(要求:1.按班级的发言规则有序发言。2.简要表述。3.别人说过的不再说。)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这个人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诗作中很多都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设计意图】

要悟其诗得先知其人。通过交流,对李白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接下来的组诗学习。

二、诗中有“夸张”

(一)《夜宿山寺》发现“夸张”

 1师:李白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的诗被人们广为传诵,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李白的古诗,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2.出示《夜宿山寺》。

3.齐读古诗,读准读通顺。

4.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导学生借助诗句、注释说诗意,想象画面。)

5.李白夜晚就是住在这么高的山寺中,这山寺有多高啊?

(百尺)

小结:一尺大约等于33厘米,百尺就是3300厘米,也就是33米,你觉得李白写这山寺高百尺可能吗?(不可能)既然不可能为什么还这样写?

(引出学生体会夸张的表达手法)

(二)交流夸张这一手法

师:是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楼之高。现在我们有必要更进一步了解“夸张”这种修辞手法。请拿出你们的先学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合。(要求:1.轻声交流;2.确定小组发言人及发言内容。)

夸张小资料: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又如 ·范仲淹《御街行》中的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三)阅读《早发白帝城》、《秋浦歌》、《望庐山瀑布》,体会“夸张”。

师:夸张,是李白的诗歌一个很典型的风格,他的诗里经常出现这些“百尺”这样的大数字。一起来读读这组诗吧,感受一下诗句里的“夸张”。齐读导语。

1.先自读三首诗,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哪个词读不懂可以商量一下。

2.指名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诗里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3.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古诗中的夸张句,圈出“大数字”,交流先学单里的表格。

 

 

篇名

夸张的句子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早发白帝城

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4.学生汇报找到的夸张句及大数字。

(四)品味“夸张”的作用

1师:这四首诗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李白为什么那么喜欢用夸张句来写诗呢?夸张到底有什么魔力呢?咱们再次走进四首古诗中,去品味一下“夸张”的魅力。

2.出示四首古诗中的夸张句,和去掉“大数字”无夸张写法的诗句对比朗读。

3.结合“大数字”说说这些夸张分别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4.你喜欢哪句夸张句?说说理由。

5.从你们的理由中,我知道了原来“夸张”能够强调事物的特点,使它特点更加突出:“危楼高百尺”突出了楼高;“轻舟已过万重山”突出了行船快;“白发三千丈”突出了白发长,进而突出了忧愁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突出了瀑布的一泻千里

6.小组合作再读感受。

【设计意图】

课标明确提出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各有所读,各有所得,通过建构,达成共识。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会倾听。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对阅读篇目进行统整,感悟李白诗的夸张

三、诗海寻“夸张”

1师:其实今天这四首夸张的古诗只是李白众多夸张诗中的一首,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夸张的古诗呢?

2.(学生汇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这些夸张的诗句除了用“大数字”,还怎么表现出“夸张”的?

4.生交流讨论。

师:李白的这些诗中不仅有数字的夸张,也有动作的夸张,还有对比的夸张,夸张已经成了李白诗强烈的艺术风格。

【设计意图】

  儿童并非零起点。最好的是不。生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探究材料和探究点。

四、我也是“诗人”

师:李白写诗时能把“夸张”用得这么好,不仅缘于他善于观察生活,也缘于遣词造句的功力。其实,生活中我们表达也经常很“夸张”。比如:全班太吵了,屋顶快被掀了……下面,请再次拿出你们的先学单,看最后一题,第一句已经出示了:“生气时的妈妈”,再往下写三句,形成一首诗。注意要分行写,写出“夸张”的味道来。

相机反馈。

【设计意图】

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要引导学生把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写作,形成自己的表达力。本环节旨在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五、推进大阅读

今天,我们一起用一种叫群文阅读的形式重新认识了“李白”。其实,古诗里还有很多诗人写诗也用了夸张。课后自己去查查资料搜集搜集吧!

【设计意图】

生本阅读的理念是推进大阅读。通过议题的延展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探究欲,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从而编织出大阅读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