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外孙庆生
(2023-06-15 21:17:31)
标签:
情感育儿 |
去年受疫情影响,日子过得“断断续续”。直到十月下旬女儿打来电话,说要给小外孙牛牛庆贺生日,我才恍然,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外孙满周岁了。
记得以前给小女庆生,夫人在家弄几个女儿喜食的冷热菜,摆上花色蛋糕,许愿吹烛,喝红酒饮料,吃龙须面,品香甜蛋糕,送上美好祝福。虽然简单,但不乏仪式感。后来女儿十岁庆生,我预订了天平路上的巾帼园酒家,祖辈亲属欢聚一堂,算是热闹隆重了一回。我以为小外孙庆生不过如此,然而大相径庭。
那天中午,外孙庆生宴摆在酒店包房。大家难得一聚,吃在其次,看着“伊呀”学语的小外孙健康活泼,忘记了疫情带来的不快。餐毕,返至女儿女婿家。客厅已用五彩气球、彩色纸装饰,喜气洋洋。壁挂电视播放着庆生仪程和欢快乐曲,显得闹猛有趣。
负责筹划的女儿宣布,为小外孙庆生仪式开始。我毛遂自荐担任“摄影师”,即时用相机定格精彩画面。夫人不声不响拿起手机录像,留下鲜活视频记念。亲家担当助理,随时帮助取递物品。
仪式从当下期盼健康的“滚灾”开启。女婿让外孙趴卧沙发,女儿手握水煮蛋在外孙背上来回滚动,口中念叨:“灾难滚开,健康常在”。是啊,没有健康,一切为零。
接着,为小外孙“冠衣”,换上鲜亮橘红色唐装,戴上漂亮圆帽,脖子手腕套上金饰。小外孙顿显富贵喜气,浑身漾溢满满的新气象和新希望。
移至桌边,亲家已放妥“印足”材料。女儿在外孙足底涂满朱砂红泥,双足再踩印到两张A4纸大的宣纸画卡上,白底红迹,字画添印,形象表意,“一岁一礼,知足长乐”。现外孙的足印画卡被装入玻璃镜框,悬挂客厅墙上。我们去看小外孙,他会激动地手指镜框,拍拍胸口,神情自豪。我翘起拇指表示赞许。
原来两瓶茅台酒是为“封酒”准备。女儿念毕充满期望和美好祝福的“封酒词”,我和亲家公在茅台酒包装盒上贴上封签。“茅台封酒”要先后在外孙十八岁成年和大学毕业时启封。大家期待到那时,老酒香醇,心想事成。
最有趣的就是预测小外孙前途和志趣的“抓周”了。地板铺上大红圆毯,按圆周摆上书、毛笔、纸、算盘、钱币、金饰、饼干、勺子、玩具等物品。女儿给似懂非懂的外孙交代完,小外孙就冲上前抓起金碗,转身交给爸爸,又接连抓起毛笔、拨浪鼓。女儿笑着解释,这些物品预示小外孙今后有稳定的职业,善于寓学于乐,喜欢读书写作。当然,这只可看作美好愿望,“仅供参考”而已。
最能意会的就是“食福”了。喂小外孙吃苹果,食面条,尝蛋糕,不过只是意思意思,点到为止。而小外孙开心得手舞足蹈,胖嘟嘟小脸成大花脸了。
充满仪式感的周岁礼终于落下帷幕。大家忙得七荤八素,老小齐乐。搞得如此热烈,我和夫人都没相到。见我惊讶,女儿直说,早就想搞个“不一样”周岁礼,于是上网搜索,设计方案,筹备材料,化费不少时间心思。这天小外孙抑或觉得新奇好玩,非常配合,不吵不闹,才使得仪式顺利进行。这也改变了我对以往庆生就是聚餐、吃蛋糕面条的看法。
资料显示,早在南北朝就盛行“周岁礼”,与“满月礼”、“百日礼”习俗均系古代沿袭至今的中华文明,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兴旺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期盼儿女成为健康、聪明、栋梁的天下父母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