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RP成功的标准

(2022-05-25 13:04:25)
分类: ERP板块

各个企业的目的目标不同,成功的标准也可能不同,评价参数不同。

一、没有“目标”何谈成功

 回答了这几个问题: 

  1. 你们企业为什么要上ERP

  2.ERP的目的和量化目标是什么?

  3. 这些目的和目标实现了没有?

实现了这些目标,就是成功。这是是不是太简单了。没有量化的目标,就无法评判是否成功。

评论ERP的成功率时,能以“是否按进度完成”,“预算是否超支”来衡量的。例如:ERP项目70%以上。成本平均超预算240%,安装时间超预计178%。” 都不成功。这也很武断。没有考虑成功的环境变化这并不全面。试想,如果进度有推迟,预算有超支,但是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能够说不成功吗?

二、用户与供应商的共识—项目定义:

实施ERP之前,经过分析,同供应商共同商定了实施ERP后预期达到的各项指标,如:绘制了70多页的业务流程图,产品准时交货率、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率、提高资金周转率、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降低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利润率、提高存货周转率等。作为软件选型的和项目实施是否成功的依据。  

ERP项目管理中 “项目定义”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双方的项目组织和成员、责任,交流沟通制度,培训和实施方法,如何处理变革和防范风险,文档整理,费用细目,评价方法、验收和交付的条件等。

解决常见问题

1、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出”,是用户必须在咨询顾问指导下,在培训的基础上做深做细需求分析,弄清楚ERP能够解决什么,自己要解决什么,目标明确,然后再上项目,切忌盲目;

2、项目定义中事先讲清楚,如果有新的要求,根据新要求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修订合同,重新估算进度和费用。

三、要求“灵活又灵活”,做了过量的“客户化”。实施这样的“ERP”,自然会感觉效果不明显,给合作双方带来许多问题。ERP是一种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实施ERP要优化业务流程,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绝对不能让步

3、评判成功的共性标准

三、各个企业的目的目标不同,成功的标准也可能不同。但是有一些共性的评价参数。

  (1)项目进程

 作为项目评价,一定要既看结果,又看过程。具体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体现一把手工程,整个项目是在一把手亲自关注和指导下实施的。要有

正确的企业管理诊断,有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或可行性分析报告),经过管理高层认真讨论研究一致通过。有可行和可评测的量化目标。项目实施遵守项目管理各项原则,实施过程的文档记录完整保存。

  (2)系统应用

 

  买了ERP软件,就要实实在在地用起来。评价应用,不能仅从个别部门来考察,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因此要从整体和集成的角度来考察。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企业高层经理运用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

 

  员工对新系统满意,成为管理人员解决各种管理问题、改进日常工作和优化决策离不开的得力工具。

 

  选购的系统已全部运行起来,体现了核心业务的信息集成。

 

  实现了产品研发与核心管理业务的信息集成。

 

  为保证信息流和工作流通畅,进行了必要的业务流程重组或改进。

 

  (3)效益

 

  信息化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国内有的企业在信息化上面的投资已经是10位数字,实施ERP一定要评价效益和回报,这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实现了项目目标期望的各项经济指标。

 

  在预计的时间内回收了系统的投资。

 

  (4)巩固措施

 

  实施ERP系统,是一场管理革命,是革命就存在复辟和倒退的风险,有没有巩固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经过“验收 ”后不了了之的项目并不少见。能否坚持下去,是项目成败的重要标志,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建立了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有控制业务骨干流失的措施。

 

  建立了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并已严格执行。

 

  有一支培训教员,有结合企业实际编写的培训教材,接受培训的员工比例不断扩大。

 

  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建议,有了新的目标;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四、ABCD评价法的不足

 

  有人用是否达到国外的MRP II ABCD级评价标准来衡量“成功”。国外ABCD评级,是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一些专家提出的建议,不是APICS的协会标准,更不是工业标准。ABCD评价是企业为了检查实施的结果的自我考核,是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ABCD的评价内容仅仅局限在MRP II实施的效果,不全是必要的关键业绩指标。

 

  据国外专家介绍,评为AERP II企业,不象通过ISO 9000认证那样,不等于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国外许多实施MRP II卓有成效的企业,并不热衷于ABCD评比;因此,统计数字显示的AB级企业所占百分比是偏小和不全面的。

 

  但是,ABCD评价方法依然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如:

 

  1ABCD核查表已经具有“平衡记分卡”的雏形,即细分类别,兼顾战略和战术,财务和非财务,高层与低层,尽量全面。

 

  2MRP II系统是由三个管理层次组成的,因此,不同管理层次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明确。其中有几项涉及基本数据的准确度,考核负责维护数据的部门。

 

  3.考核内容分为“实施业绩考核”和“管理规范考核”两部分,ERP。前者主要是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成率、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在交货、质量、速度、成本等方面的完成的百分比。后者主要是回答在培训、数据准备、应用、总体运行等方面提出的问题,用“是”或“非”答题评分。就是说有百分比计算和答题两种考核形式。

 

  最初的MRP IIABCD业绩评价系统没有强调项目目标和高标准定位。ABCD考评表的方法条目过多,执行起来很烦琐。因此,如何评判ERP项目成败,还需要国内企业不断创新,提出与时俱进的新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