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上海的街

标签:
中外诗文荟萃现代诗选粹现代诗文学诗人 |
他只写诗歌这一种文本,且只写短诗,平均一年写两三首,四五年出一部诗集,他一生共发表200多首诗。他像打磨钻石一样写诗。有人说,他大概是诺贝尔文学奖里,作品总字数最少的人。如他所言:“我的诗在生长/它在生长/占据我的位置。”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截至2013年1月)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他所写的是关于重大问题。他的作品探讨死亡,探讨历史、回忆还有自然。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他说起第一次中国之行(上世纪80年代),给他印象特别深的是上海。那是他独自旅行,基本上没有陪同,而支付他旅行费用的瑞典使馆要他保留每张发票。那时的发票基本上没有英文,他站在街上,翻过来掉过去看那些发票,招来了不少围观者。于是他把这一旅行经验转化成诗,最初是《上海》,后来发表时改名为《上海的街》。我们在蓝房子做客时,他念了这首诗的片断。记得他还特别问我中文的成语“八面玲珑”的确切含义,这成语被用进《上海的街》中。
上海的街
1
公园里这只白色的蝴蝶被许多人读过
我爱这只雪蝶仿佛它是真理飞舞的一角
黎明时人群奔醒我们宁寂的星球
公园到处是人。人人都长着八张玲珑的脸,以对付各种情况,避免各种过失
人人都有一张无形的脸,映印着“秘而不宣”的东西
它在疲惫时出现,并像蝰蛇酒一样腥涩,回味不止!
鲤鱼在池中不停地游动,它们边睡边游
它们是信仰者的楷模,运动不息
2
中午时分。鱼贯而至的自行车上空
洗过的衣服随灰色的海风飞舞。请注意两测的迷宫!
我被无法解读的文字包围,我是一个十足的文盲
但我支付了我所应该付的,东西都有发票
我攒集了如此多无法辨认的发票
我是一棵老树,挂满了不会掉落的叶子!
一阵海风使这些发票沙沙作响
3
黎明时人群踩醒我宁寂的星球
我们都在街的甲板上,像在渡船甲板上一样拥挤
我们将去哪儿?茶杯够吗?我们因踏上这条街的甲板而感到幸福!
这是幽闭症诞生的一千年前
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
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
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
网络选编: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