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姜的诗

标签:
中外诗文荟萃现代诗选粹现代诗文学诗人 |
陆燕姜,笔名丫丫,广东潮州人。广东省作协理事,二级作家,韩山诗歌创研中心理事,韩山诗群代表诗人。作品入选多种重要诗歌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诗歌奖,《西北军事文学》首届优秀诗人奖、2012年度香港《圆桌》诗刊新人奖、《时代文学》“中国十佳诗人”、《时代文学》2013年度“十佳新锐奖”、福建省文联主办诗歌奖、广东作协主办首届“桂城杯”诗歌赛优秀奖等多种奖项。与香港诗歌协会会长合编潮港两地诗歌合集《大海在其南》,出版个人诗集《变奏》、《骨瓷的暗语》。
即兴曲:空心的时光
那些零碎,小小的快乐
在这样慵懒的午后,适合
用来打水漂。像小石子一样
在水面上翻跟斗
一次,两次,三次……
早春的雾气
让那些想象力充沛的人
汁液饱满。仿佛轻轻一摁
唇间涌动的新鲜浆汁
便会不自觉,流淌出来
在一整片深桨的水域中
我用腹语,反复呼喊
却寻不到一根搭救的篙草
四周空茫
镜子里的松果,一颗颗
无理由地坠落
变奏:片段
巨大的浴镜前
我小心翼翼
穿上——
不锈钢内衣
塑料背心
红木短裙
玻璃外套
橡胶连裤袜
水泥长筒靴
最后不忘戴上
亲爱的纸花小礼帽
你站在镜子背面
一语不发
拿着透明螺丝刀
不慌不忙,将我
一件一件,一点一点
拆下来……
我终于成了
一堆废土
木偶
坐在剧场门槛
她等待着
耍把戏的人
耷拉着灵魂,歪着小脑袋
她出奇地安静
看着露水滑过,夜的眼睑
虔诚的信徒
她一度尝试,将眼光炼成钢钳
——咬断月影
多么可恶的事实!
臆想的美景
酸酸甜甜的假想
只不过是
时光魔术师手中
完美的小把戏
可怜的家伙!
生于木质时代
她却偏偏
长着一颗
火做的心
白月亮
我不想叫醒她
停歇在红色的塔楼顶尖
她的轻鼾,触手可及
羽翼晶亮丰满
眼神隐匿,而神秘
她从这个世纪,拂过那个世纪
很多次,我径直撞上
她的呼吸。撞上她
汹涌的沉默。哀伤的白月亮哟
你徒有光洁的肤体,火做的心
光影错叠的年代
谁用真面目,喂养你的凝视?
亲亲的白月亮
不带面具的处女之身
大地无解的谜语
唯独你,才配做我
——发光的墓碑
每一条牙缝都种植着一盏灯
一个牙齿就是一个车站
从母亲的子宫
到孩子晶亮的眼睛
每一条牙缝,都种植着一盏灯
舌头是一个完整的道场
从学步的婴孩,到蹒跚的老人
味蕾舔试着一段车程
与另一段车程的冷暖甜涩
阳光是一把丈量站程的尺
当太阳划过历史的唇线
那些成长着的灯
终将开花结果
酸酸甜甜的野果子哟
不是高挂在床头,就是掉落在坟前
秋刀鱼
她被一根俗世的竹签整个串起
横卧在时代的烧烤架上
隐忍穿肠而过。她始终保持着
与脊背弧度相应的想象
淬火中的形而上学。她听到了世界的心跳
像极四周左逃右窜噼噗作响的火苗
一阵风刮过她几近凝滞的眼瞳
她的双腔被固定成剪刀口的角度
整个夜晚
曾经喂养过她那片海域不停地叫唤着她的名字
秋刀鱼僵着口型,没有答应
寂灭的海面留下一道斧痕
——火候渐猛。表皮不时发出的爆破声
让她以为,自己还活着
和生活第一次真诚交谈并握手
这掌声听上去,很深,很深
但远远不足以毁溃我,更无法让一座城坍陷
湿漉漉的女中音,带着寒气
“谢谢!谢谢欣赏。”我的拒绝总是略带生冷
你赞美我。充其量,我胖一点活
你诋毁我。我也不至于消瘦。
剪下今天之前的任何一张脸
我的笑容一样光鲜。你信不信?
很简单。就像掌声与拍掌的是哪双手
丝毫没有关系一样。我是说,我正投入于一场折子戏
场景可以随时随地——
童年外婆家门口的金凤树下
今天我刚刚离开的课堂上
某个老迈的炎夏傍晚,那嘎吱嘎吱的摇椅边
放心。总有一天,我会紧紧拽住你的手——
“谢谢!再次感谢你的完整欣赏!
这平庸,多美好。这挫折,多美好。
这漫长的孤独,多美好!”
我是多么不舍说出这句久备多年的台词呀!
此生我对你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灯神
她拿了根绣花针,轻轻地
拨了拨灯芯——一下,两下,三下
整间屋子,不,整个世界
就开始神光满溢。所有事物,被点亮
床、梳妆台、墙角的仿真百合
窗帘、地上的灰尘,甚至
她脸上浅浅的小雀斑
便不安分地,动了起来
噔,噔,噔……她听到有人在体内
爬楼梯的声音。沿着肋骨,拾级而上
如果没有猜错,那人一定是
左手持着火把,右手拿着铁锹
微光中,一个巨大的茅塞被撬开
她脑壳里那些酸性、碱性
阳性、阴性的词,奋不顾身
冲了出来。她们手牵手,跳起火圈舞
有风吹来。火光激动了一下
像极眼前这场,不大不小的,动荡
刺
这该死的东西。潜伏在他们的私生活里
像有毒的香水,散发着小狐狸的气味
诡秘。时隐时现
它,穿透发了霉的硬币背面
暗长在无色无味皱褶婚姻的缝隙
在红男绿女食不果腹的孤独里
一个带杂味的眼神
一条神差鬼役的短信
一场空穴来风的际遇
呵,这藏头露尾的鬼东西
冷不丁便会插伤信条和教义
而被戳痛了的人心
即使滴着血,也没有人喊疼
只是说:痒
归
米白色的小教堂,举行着一场葬礼
她的姓氏被迁徙,乳名被切割
吐着浅蓝火舌的躯体,被
命名
小木屋之外,少女时光被插植成
白色栅栏。柴扉或掩或开,竹篱外的葵花
只剩,一个方向。跟他上山砍柴
为他洗衣烧饭,缝裤补衫,疗病舔伤
生下儿女,一双
三两声鸟鸣、虫叫,一丝花香,几缕山风
还有他的一声声轻唤。她,寄隐于
一幅水墨风情画中。像诗般
将柴、米、油、盐,分行
活着与死亡。有时只是
对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地狱与天堂,也是
她,正从一扇门。通往
另一扇门
场景
正午的阳光
在大地的床沿猛吸着烟蒂
一帧日常的镜像,在涨腾
市管,小贩,买客,乞丐,闲狗
吆喝声,谈笑声,吵骂声,广播声
赶集的,调情的,闲逛的,谋生的
......
一个女人,坐在闹市一角
露出饱硕柔软的乳房,专心致志
给她的孩子,喂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之道
*以“变奏”的舞姿直降当代诗歌高地,丫丫的诗歌不可忽略。
——张清华
*从早年的舞蹈转向诗歌——变奏,是为了回到自己,真正地成为自己。
——王家新
*幽昧中的烛火,成长着的灯。寂灭的海面留下一道斧痕。丫丫的诗在惊动我们灵魂的同时,又使对灵魂的反视变得无可避免。
——唐晓渡
*丫丫的诗具有现代的质感和内在的对话张力。
——程光炜
微信公众账号:「心灵的艺术」(being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