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诗赏析]用想象造就一片草原

(2014-08-08 14:30:05)
标签:

中外诗文荟萃

现代诗选粹

现代诗

文学

诗人

      用想象造就一片草原

 

  要造就一片草原

  

      艾米莉•狄金森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要一株苜蓿一只蜂,

  一株苜蓿一只蜂,

  再加上白日梦。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

  如果找不到蜂。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要造就一片草原》:用想象造就一片草原

  

                                 王彦明

  

  想象力是诗歌写作不竭的源泉。“白日梦”则是想象世界里的一株奇异花草,它往往和诗人在这个世界里相遇。因缘际会,诗人拥有的空间才更加开阔,也因此而更加自我。

  如何才能造就一片草原?是辛苦的劳作,还是诉诸于画笔?就像信笔涂鸦,写作者肆意构造自己的“草原”,要呈现内心的自由,还有个人想象的漫漶。

  “一片草原”的幻想,是宽阔的,颜色应该以亮色调为主的。“一株苜蓿一只蜂”却是如此的卑小简单。这幅画面的简洁逼仄,与“一片草原”的开阔就构成内在的矛盾张力。“只需要”三字是诗人的强意确指,对条件的肯定。

  诗人再次提及“一株苜蓿一只蜂”,是重复,是确认,还是一种胆怯。为了增加自己的自信,诗人说“再加上白日梦”,这是对“只需要”的补充和颠覆。对于确认的条件,诗人进行了否定,进而由实而虚,进入内心。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诗句抵达这里,“苜蓿”和“蜂”已经居于可有可无的位置,“白日梦”从进入视野就具备了核心价值,毕竟它来自于内心,而另外两者来自于外部世界。尾句“如果找不到蜂”,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来强调“苜蓿”和“蜂”对于造就一片草原仍是有意义的,也许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虚与实,梦境与现实,在彼此的对峙与颠覆的波折中,传达了诗人对于“白日梦”(想象力)的依赖,借此获得的是一种创造的欢愉。而“造就”(创造)是诗人写作最为重要的意旨。

  

  《贵州都市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cd220102ux7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