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奖诗人作品欣赏】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麦秸花环》《采莓子》

(2012-10-09 20:18:56)
标签:

现代诗

文学

诗人

现代诗选粹

文化

【诺奖诗人作品欣赏】谢默斯·希尼(Seamus <wbr>Heaney)《麦秸花环》《采莓子》
    【诺奖诗人作品欣赏】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麦秸花环》《采莓子》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 1939- ),爱尔兰诗人。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诺贝尔奖演讲《归功于诗》(Crediting Poetry,1996)也是一篇重要诗论。他还写过一个剧本。最近希尼把古英语史诗狈尔武甫》(Beowulf,2000)译成现代英语,轰动一时。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      

谢默斯·希尼,1939年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

       1966年希尼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1969年第二本诗集《通向黑暗之门》的发表,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1972年发表的诗集《在外过冬》,则是诗人基于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冲突,寻求足以表现民族苦难境遇的意象和象征的结果。1972年,希尼迫于政治压力携妻移居都柏林。此后发表的重要诗集有《北方》(1975)、《野外作业》(1979)、《苦路岛》(1984)、《山楂灯》(1987)、《幻觉》(1991)及《诗选》(1980)等。

  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修辞学的客座教授,1992至1994年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诗学教授。先后发表诗学散文集《专心致志》(1980)、《写作的场所》(1989)、《舌头的管辖》(1988)、《诗歌的纠正》(1995)等。1995年,由于他的诗“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希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麦秸花环》

 

1

 

麦秸花环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你编着麦秸花环,

把心中醇熟的静默

交织于不会锈蚀

却一捻捻收紧而发亮的麦秆

成为可知的小冠,

一个用完扔掉的草编爱心结。

 

一双老于白蜡木和藤杖、

在斗鸡般的一生中磨鸡距的手

听任其天分,为美好的意图劳作

直到手指的动作仿佛在梦游:

掇拾那不可捉摸的心中麦穗,

我感觉得出,如摩挲盲字,

 

如果我窥进它金色的圈圈

便看见我们在铁路的斜坡之间

走向草长蚋飞的傍晚,

青烟直上,篱间有旧床和犁耙,

一张拍卖告示张贴在外屋墙上——

你外套的翻领里戴着麦秸花环,

 

我拿着钓鱼竿,心里已经想家

因为暮色苍茫,而你的手杖

挥向草丛和灌木的顶端

节拍凌乱地打啊打,却惊起

不了任何东西:那片本色的乡野

在你缠结的麦秆中已舌头打结。

 

“艺术以和为极”

可以用来标榜这脆弱的物件,

我把它固定在杉木梳妆台上——

像一口张开的陷阱

不久前有经过的谷物精魂

溜开,却把它磨亮,还留着余温。

 

注:“艺术以和为极”一语出自英国诗人Coventry Patmore,曾经叶芝引用。

 【诺奖诗人作品欣赏】谢默斯·希尼(Seamus <wbr>Heaney)《麦秸花环》《采莓子》

《采莓子》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1

 采莓子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八月底,滂沱大雨加上烈日炎炎

    只需一个星期,黑莓子就成熟了。

    起初,只是小小的一枚,闪着晶莹剔透的紫色

    夹杂在,红花绿叶之间,硬硬的小疙瘩。

    品尝第一粒,那种鲜美的滋味

    仿佛沉淀下来的美酒:把夏日的醇美尽收。

    唇齿间仍回味着余香,油然而生了欲望

    采吧。这无穷的回味加欲望

    引着众人持了各色的瓶瓶罐罐

    任凭荆棘与露水侵袭着双足。

    踏遍了田野、麦地,还有沟沟坎坎

    不辞辛劳跋涉采撷,直到满载而归,

    直到罐子上沾满了

    翠绿的青草,颗颗莓子的深浓

    如闪烁着的眸子。双手也扎满了

    尖刺,血红的掌心好似凶神恶煞一般。

    新鲜的莓子就贮藏在院子里

    可是盆儿装满后却哪儿来的一层,

    灰蒙蒙的东西,爬满了辛劳而获的收成。

    飘散出一股臭味。一旦离了枝头

    果子就变了,香甜浓郁成了酸涩无味。

    每每令人欲哭无泪。真真岂有此理!

    一罐罐鲜美宜人只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年年都期盼莓儿香味持久,也知晓这美梦再难成真。

 

  (祝茵  译)

 

2

 

采黑莓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八月底,尽管有整整一个星期的

大雨和太阳,黑莓照旧又成熟了。

起先是,只一颗,光滑的紫色粒团

在红红绿绿硬得像结的果实间。

你把这第一颗吃了,它的肉很甜

像是浓酒:是夏天的血液在里面

染红了舌头,留下了采摘的欲望。

红莓红得发黑后我们就心贪贪

带上牛奶罐豌豆罐果酱罐奔向

石南和湿草绊白了鞋子的地方。

我们绕着干草地、番薯垄和麦田

蹭着往前采采到装满了所有罐,

原来丁丁响的罐底铺上了一层

绿莓果,大颗的莓果在上面烧红

像一盘眼睛。我们的手上都满是

棘刺,手心跟蓝胡子的一样黏乎。①

我们把鲜莓果储存在牛栏里面。

可是等水桶装满的时候却发现

上面长了一层毛,老鼠灰的霉毛。

果汁也变臭了。果实摘下了枝条

就会发酵,美味的果肉也会变酸。

我老觉得想哭出来。怎么能那样

满罐满罐的可爱果实都发了臭。

虽知没用,每年我都盼它们存留。

 

译记:

①蓝胡子:童话人物。多次杀妻,藏尸密室。

 

(来自:布罗茨基轻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