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羊脂玉,有多坑

我们都知道,和田玉为啥这么贵,最主要是看它的玉质。
而市场上大部分的商家和你聊玉,基本上都是这样婶儿的 “细腻浑厚、温润细腻、打灯无结构…”
甚至今年双11我在逛天猫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新的定义——“老坑羊脂玉”。大家不妨感受一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84pCD2
不但是老坑羊脂玉,而且是纯的。
到底有多老、多坑、多纯呢?商家也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AJLkqe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9Fbj6m
修辞可谓极尽奢华——“莹透纯净,细腻浑厚,精光内敛,冷美人。”别说小白玩家了,就连我看了都头晕目眩、心旷神怡。(话说我要是能写出这样的文案,盒饭得加多少鸡腿呢?)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84Egqm
调侃归调侃,像这样的商业描绘,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说到这里,稍微理性点的玉友心里还是会犯嘀咕…
究竟和田玉的“玉质”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83HB3o
除了那些抽象的、玄而又玄的词汇以外(羊脂玉、细腻浑厚、精光内敛、冷美人)我们还应该如何理解玉质呢?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聊聊玉质的学问。文章稍微有点长,涵盖了很多矿物学的知识,可能看到一半会起到很好的催眠作用。除了要提醒您多盖被子,小心着凉以外。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MEde9A
我还是希望您可以耐心看完,这毕竟是对我们这些严谨治学 (瞎扯淡)的人的一份尊重….
好了,我们切入正题,先说一个关键性的学术概念——
- 透闪石含量 -
透闪石含量和玉质有什么关系呢?
聊这个话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讲个故事…
早前,有一个朋友来我们店里闲逛,他寻摸半天拿起了一块僵石巧雕的玉,抬起头就问。
“你这玉质不行啊,透闪石含量不多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BYBRC4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MSPFlg
哎,其实他这个问题,很多小白玩家都会犯,那就是认为透闪石含量越多,玉质越好…
为啥捏?因为国家出台了规定,透闪石含量在95%以上即可称之为“和田玉”,并可以出具“和田玉证书”。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OUChBg
这样的做法,结果就是让很多小白玩家陷入了一个新的误区,觉得只要透闪石含量越多,玉质就越好,就像上面说的老坑羊脂玉那样越纯越好,纯到可以叫羊脂玉了,就是最好的。
化学成分的含量似乎就决定了玉质的好坏。
但是这样的想法,对吗?
和田玉,说白了就是一种矿物,在专家们的实验室里,无论你是山料还是籽料。韩料还是俄料。其组成成分本质上没啥区别,都是透闪石。都是这样一种分子式。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BQFcem
实验室中理想化的透闪石存在
只不过大自然的产物和实验室中理想化的透闪石不太一样,因为还会存在一些微量元素,学术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和田玉样本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NFKMXw
不同产地和田玉化学成分对比
透过这张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各种各样的离子化学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是透闪石的颜色…
比如氧化铁(FeO),它是决定和田玉颜色品类以及皮色的主要因素!实验过程中,氧化铁(FeO)含量越高,颜色变化越明显,比如青白玉、碧玉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AZRWG8
而自然界中,和田玉的主要的矿物化学成分的含量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因为微量元素的不同,最后才导致颜色发生了差别。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SPtHsG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就有人问了,既然化学式都差不多,那为什么韩料的价格可以低到几十块钱,而新疆籽料往往都是数万甚至数百万?
别急哦,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问题——
- 结构 -
化学元素的组成决定了和田玉颜色的品类。而结构,决定了和田玉的优劣!
比较学术的说法,是这样形容结构的:
和田玉的结构以显微纤维状变晶结构为主,向隐晶质结构过渡,透闪石集合体呈纤维状、柱状、针状和片状多种形式产出等等巴拉巴拉….
描述很复杂,道理很简单,一块和田玉的好坏,主要是由构成的透闪石纤维粗细大小以及排列方式决定的。而不同产地不同品类的料,其结构的紧致与疏松也都不一样…
籽料
常见的籽料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颗粒细小,结构缜密,多为纤维交织的毡状结构,部分玉料较好的玉石,甚至于观察不到玉内的结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NuFwxc
算了···还是上一张显微镜下的图吧
杂乱无章,相互交织,镶嵌紧密。这是毛毡状结构的主要特征。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Cpps7U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交织结构,透闪石纤维之间产生了一种机械结合力,当受外力作用时,互相穿插,粒间的绞合力非常强大!
青海料
青海料有着独特的砂糖状结构,没有籽料的那种油脂性,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它的密度不好,打灯来看结构还是比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水透。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F4aD3I
青海料还有一种常见的特征:就是水线纵横交织,有的很多水线集中在一起,形成像水潭一样的感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EDHAZM
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一般都是青海料的。当然于田山料中也有一些这种特征。
俄料
俄料的内部是团块状云絮结构纹理,纹理松散,冰点与云絮间色差大,色差明显。油润性一般,看起来有略偏生的感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EyygSm
跟籽料的那种温和有些不同,俄罗斯的料子显得粗狂一些。俄料一般是粗粒状结构,结构大的夹杂斑块结构,但也有很细的以至看不到结构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FCqmLg
大多数的俄料都是玉花较多较大,看起来像是浆糊里加米粒,那就是俄料结构的特征了。
韩料
韩料结构跟俄料有点像,但是更松散一些。另外韩料是黄绿色调,看多了一眼就有那种感觉。大多数韩料结构比较松散,有点儿像“大米粥”。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Ht3x7g
韩料的内部结构结晶体很粗,颗粒状很分明,大多数韩料的结构像醪糟汤生米粒一样结构,不规则的白点米粒,米生还不熟的那种。很多韩料玉质抛光后玉质还算清,但只要打光看就会发现玉质都是散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Iwqvlw
当然,除了产地的不同,透闪石纤维排列依然也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
排列1:水线
水线的存在,核心就是:“透闪石纤维非常有序的排列”。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L8soS0
因为排裂有序,所以和其他杂乱无序的结构就形成了反差。折射角度相对一致,导致其对入射光的散射和漫反射强度减弱,光通过时耗损小,通过量相应也就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K8q7Ps
表现在我们眼中,就是看起来“透”,好像一根水线。
排列2:米汤、粥状物、棉絮等等
一块玉石,透闪石纤维往往以多种形式存在。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KFY3km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NUnEDg
米汤、粥、棉絮,这些其实和水线是一个道理,因为局部的纤维大小及排列方式与周边不一样,所以肉眼看去就会看到很明显的区别。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PdR0uu
我们的玉雕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巧妙避开这些地方
以“米汤”为例,出现这种形态,主要是因为其透闪石以片状存在。
这种片状的较大颗粒, 好似冷凝的米汤中所见残留的煮烂的米粒, 这就是行内俗称的“ 汤” 或“石” 。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S93QRE9dxY
综上所述,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和田玉,其实就是透闪石纤维的大小及排列不同,还有就是所包括致色元素不同而导致的。
但是大自然的产物总是多变万化,看结构的特征只能是作为判断玉质的一种方法,并不能作为判断产地的依据。
所以,想看结构一定要和其它特征相结合来看,否则很可能越看越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