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灵川公平乡岩山象鼻山

标签:
桂林灵川公平岩山象鼻山 |
在距离灵川县城约35公里的公平乡岩山村委东北方向,岩山村委下南村和羊田村之间的田地之中,有一座象鼻山,其形状和神态酷似行走中的大象。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我没有外出旅游,都安排在就近游山玩水了。10月2日,我们驱车前往,游览了这季秋中的岩山象鼻山。
一说起象鼻山,人们想到的自然是有着“桂林城徽”之称而享誉世界的,屹立于桂林市区漓江边的象鼻山。因为形态自然、巧妙而又传神逼真,确实能给人以浑然天成的美感,是桂林山清水秀,风景甲天下的象征。
其实,位于灵川县公平乡岩山村委的这座形神兼备的象鼻山,与被山水相隔、相距数十公里的桂林市区漓江边的象鼻山,渊源颇深,其中还有一个凄美的神话传说呢。
民间相传,这两座象鼻山千百年前原是一对夫妻神像,岩山乡下田间的象鼻山为公象,桂林城中漓江边的象鼻山为母象,它们夫唱妇随,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因为玉皇大帝发怒降大旱于桂林郡,致使饿殍遍地,惨不忍睹。于是神象夫妇不惧玉帝淫威,下凡救灾。公象到岩山田间为百姓堵江浇水、犁田耕地;母象则在桂林漓江边为百姓背瓶驮水、耘田插秧。它们以自己的辛劳拯救了一方百姓,却因触犯了玉帝,被处以极刑,又让其化成了两座山,且让其分居两地。这对恩爱有加又对百姓有功的大象化成石山后,位于桂林市区漓江边的母象,头朝上游;位于漓江源头之一灵川岩山的公象,面朝下游。尽管相距百余里,数座大山,但却相互遥望,真可以说是“夫住漓江头,妻住漓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漓江水”啊。就这样日复一日,几万年来,母象站立在漓江边上,静静地守望者桂林市,如今驰名中外;公象安静地坐落在灵川县公平乡岩山村委下南村的田野之中,默默地陪伴着当地的村民耕田种地,年复一年,不为人知。
虽然这只是故事传说,但却传递着无穷的大爱,使得许多慕名而来寻访的人神迷心醉。如今,只要前来游览过岩山象鼻山的人,无不称赞他的形与神,要远胜于桂林市漓江畔的象鼻山。
对于公平岩山象鼻山,我虽然从他的旁边经过很多次,可都没有到他身边细致地观察过,直到今年仲秋末,我才得以真真正正地走进象鼻山,把他欣赏了个够。
象鼻山独立地站在一片开阔平坦的田地中间,山上灌木丛生郁郁葱葱,但山顶靠尾部一点,却有两棵紧密相连的乔木,高高矗立,犹如桂林市区漓江边象鼻山背上的宝塔。周围田地里的水稻早已收割完毕,长出茂密的再生稻,一片清幽。象鼻西面的荷塘,荷花早已凋谢,只剩一片残枝败叶。象鼻之下,有小溪一条,仍有溪水潺潺,可惜鼻下被立了两根电杆,大煞风景。象鼻上的后部有一个没有贯穿的山洞,洞壁上有当地乡土文人凿有诗歌一首,读来颇具情趣:
《天下第一象》
鬼斧神工生二象,栖青山地久天长。睁睁冷眼看世道,见证这世态炎凉。
鸡猴报晓争城址,离异象戏水漓江。喜骏马有伯乐辨,驯象倌是哪路仙。
下南XXX字
二00三年秋
象鼻山独立地站立于田园中间,环绕他四周的两公里内,还有许多不错的景观,如玉屏山、睡美人山、燕子岩、僧尼山等,这些景观分布在上南村、中南村、下南村、羊田村等古村落四周,站在象鼻山放眼四望,田地如茵,山峦似黛,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这是玉屏山
这是文胸山(又叫双乳山)
这是独秀峰
这是睡美人山(或叫仙人头、仙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