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訾洲岛上的雕塑碑刻

标签:
桂林美景初春公园 |
分类: 散文、游记 |
訾洲岛位于桂林市中心,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沙洲,独享漓江上700余亩核心水域。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载:“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所以人们也称訾洲为福洲(浮洲)。
唐元和十三年(公园818年),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深感此地是观赏漓山(今桂林城徽象鼻山)的绝佳位置和角度,于是迁移岛上原著民,建造楼台亭阁,将訾洲岛修建成了一座官家园林(訾洲岛也是桂林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官家园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受邀到此宴游,作下名篇《訾家洲亭记》,文中“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漓山”就是象鼻山,这是有史以来最早对于观看象鼻山的记载。其启文中“今是亭之盛,甲于天下”,是将桂林山水与“甲天下”联系在一起的最早出处所在。自此,訾洲岛便成为了古人观看象鼻山的胜地,流传至今(公元2018年)已经整整1200年了。
初春时节虽然春寒料峭,但訾洲公园却是春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机。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修竹弯腰点头,竹影婆娑;步道、草坪和池塘边零星的桃花树,昂首怒放,如同镶嵌在绿色波涛中的片片云霞。
散布在园中步道边的一座座人物雕像,如韩愈、柳宗元、裴行立、张孝祥和梁漱溟、田汉、欧阳予倩等,涵盖古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一块块碑刻,有序文,有诗词,字体多样,书写都遒劲有力,书法则各具功力。
漫步徜徉于訾洲公园里,既可赏园中美景,观象山水月,神清气爽于自然造化,更可细品雕塑塑像、碑刻诗词,领略公园人文历史的悠久及文化底蕴的深厚,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得到美的享受而心旷神怡。
无论何时,游游訾洲公园,都会有融入自然的美的享受,又会得到人文的精神洗礼,艺术的美的熏陶,从而获得全身心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