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田园主题活动《收获的秋天》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亲田园”园本课程 |
小班园本课程《收获的秋天》2012.10
主题说明:
主题目标:
1、 引导小朋友认识秋天的天气特征,对比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有什么不同。
2、 使小朋友知道秋天树叶会变黄,会从树上飘落。
3、 与小朋友一同探索、认识秋天可以吃到的水果。
飘到地上睡个觉(语言)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念念儿歌,体验与同伴们做游戏的乐趣。
2、知道秋天到了,树叶会慢慢地飘落。
活动准备:大树和落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出示大树,和宝宝一起欣赏树叶飘落的情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夏天还是秋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秋天到了,我们小朋友有了变化,要穿很多衣服。树上的叶子也有了变化了,一起来看看树叶宝宝有了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出示大树,撒落叶
师:你刚刚看到离开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飘落的树叶的颜色,可以把落叶拿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说出落叶颜色是黄色。
师:树叶宝宝怎么了?(掉下来了)
师:你看到树叶宝宝是怎么离开树妈妈的,请你来说一说(配合动作,做一做),树叶宝宝飘落的样子像什么?它们跳舞的样子美吗?
二、老师念儿歌:
师:一阵大风吹过来,树叶宝宝从树上飘下来了,开始他们的旅行,你觉得它们会飘到哪里去呢?又做了什么事?(请幼儿猜一猜树叶宝宝会去哪里,这里作为重点发挥幼儿想象,可以出示图片帮助幼儿,主要是让幼儿说出去了哪,做了什么?可以用制作的落叶卡片作为奖励,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发挥想象)
师:树叶宝宝们旅行结束了,他们累了,想休息了,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去哪了。(秋天到,树叶黄,一片一片往下飘。飘到地上睡个觉。)
师:树叶宝宝飘到哪里去了?飘到地上干什么了?……(引导幼儿说出睡觉,第二遍的时候可以加入动作)
三、老师小朋友一起念儿歌。
1、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师:让我们一起来和树叶宝宝们玩一玩。
2、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集体、小组或个别的方式。引导每一个幼儿都乐意开口念儿歌。
3、尝试创编。出示其他地方的图片,请幼儿进行创编。
四、活动结束,游戏“树叶飘飘”
老师扮“树叶妈妈”念儿歌,请小朋友扮“树叶宝宝”飘到地上睡觉。
师: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老师来做树妈妈(把画有大树的卡纸贴在身上),请小朋友来做树叶,当树妈妈念秋天到,树叶黄,念到一片一片往下飘的时候 ,小朋友就学树叶飘的样子去教室里旅行,当树妈妈说到“飘到地上睡个觉的时候就要找个地方蹲下来做睡觉状 (玩个两三遍,视时间而定)。最后树妈妈说地上好多的落叶啊,我来把它们扫回家,活动结束。
水 果 歌(语言)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根据水果的颜色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食物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你吃过吗?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苹果的儿歌就编好了。(可以依次编出其它水果,也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编出第一句,再一起编出第二句)
2、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3、边念儿歌边加上动作。
4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说儿歌。
三、创编儿歌。
花草和我一起长
社会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街道上、道路旁花草树木的多种价值:美观、环保;
2、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花草树木的意识。
3、知道种植、照顾花木的辛苦。
活动准备:
1、幼儿园里和街道上的花草树木图片。
2、小鸟(成形的)、大树、叶子。
3、街道、幼儿园的花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情景: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几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幼儿讨论: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师幼共同讨论如何帮助小鸟。
2、出示街道、幼儿园的花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并介绍常见花草的名称。
3、请幼儿欣赏花木工人介绍如何种植或如何管理花木的情景图片。
如:剪枝、浇水。
重点讨论:怎么才能让它们长得好,我们应该怎么做?
3、萌发幼儿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指:花匠伯伯很辛苦,我们谢谢花匠伯伯,通过花匠伯伯的介绍我们都知道花草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怎么办?
4、小结爱护花草树木的办法。
美丽的草丛
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按从下往上的方向画小草,能大胆地画满画面。
2、通过绘画小草培养孩子热爱小草亲近小草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草地上。
2、小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小兔喜欢吃青草导入课题。
小白兔的形象,问:“小兔今天肚子饿了,你们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小白兔没有小草吃,我们来给它‘种’一片草坪好吗?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草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样子(从下往上慢慢长高)。
(二)讲解示范。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一棵小草长出来了,又一棵小草长出来,并请幼儿伸出手一边说一边徒手练习。
2、请一、二个幼儿到范画上练习画几棵小草。
(三)幼儿绘画。
1、鼓励幼儿用油画棒大胆随意地画许多小草,把纸画满。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小草画到桌子上、衣服上。
(四)讲评。
1、引导幼儿说说谁画的小草多,让小兔吃得饱饱的。
2、以小兔的口吻谢谢小朋友!
秋天的衣服(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天气变凉,要增添衣服。
2.愿意观察比较秋天的衣服和夏天衣服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秋天的衣服若干、夏天的衣服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
天气变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2.出示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
这些是什么?
这里的衣服有的是小朋友们夏天热的时候穿的,有的是我们现在穿的。
请幼儿尝试分一分,哪些衣服是夏天热的时候穿的?哪些衣服是秋天穿的?
幼儿分类摆放。
师生共同检查分类结果。
3.观察比较秋天的衣服和夏天衣服的不同之处。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从袖子的长短、厚度、材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4、教育幼儿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脱衣服。
秋风和小树叶(体育)
活动目标 :
1.能根据不同的信号,走跑交替做动作。
2.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秋叶飞舞飘落的情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2.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秋天的树和树叶给风吹了以后的情景:树会摇晃,叶子会飘落下来
(2)念儿歌,模仿小树长大。
小孩:我是一棵小树苗,风一吹,雨一洒,慢慢慢慢长大了,变成一棵大树来。秋风吹来啰,秋风吹来啰。
2.根据信号变化,调整身体动作。
(1)根据教师的语言信号,变换身体动作。
教师扮风姐姐,说:“大风来了,幼儿边跑边做树叶飞舞样子,说:“刮小风了”,幼儿就慢慢地走说:“龙卷风来了”,幼儿就转动着跑;说:“风停下来了”,幼儿就下蹲想象做树叶飘落在地的各种动作。
(2)根据教师手中铃鼓的节奏变化,变换身体动作。
教师手中的铃鼓摇得快,树叶就在大风中跑。铃鼓摇得慢,树叶就在小风中走,铃鼓啪得响,就代表风停了,小树叶不动了。
(3)根据教师手中扫帚方向的变化,幼儿变化身体的活动方向教师用扫帚把幼儿扮成的小树叶扫成一堆。教师不断变换扫的方向,幼儿须跟着扫帚的变换方向奔跑。
3.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捡落叶的游戏。
教师:“呀,大风一来,扫好的是把地上的树叶捡回家吧!”教师拍一下幼儿的头,扮“落叶”的幼儿就慢慢跟在教师后面,直到落叶捡完,全体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回教室。
树叶变黄了(科学)
活动目标:
1、激发、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兴趣
2、 引导幼儿了解秋天树叶会变成黄色,并会飘落
活动准备:
树叶、积木(每人一个)、黑板(画一棵树,树上弄点绿叶子、树下弄点黄叶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自编秋天来了的故事导入。
二、出示黑板,让幼儿观察。
1、让幼儿看树叶的颜色和树叶所在的地方。
2、让幼儿知道秋天,树叶会变黄并会飘落。(树叶没有水分了,就会变黄然后飘落。)(可带幼儿到园内观察,比较明显的有栀子花树)
三、区分绿树叶和黄树叶的不同。
1、让幼儿讨论如何来看树叶有没有水分。
2、教师示范,用积木敲树叶,有水出来的是绿树叶,没水出来的是黄树叶。(在让幼儿敲的时候,注意轻轻地敲)
四、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下去指导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幼儿。
亲亲草地
健康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较仔细地观察草的特征。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尽情爬行、翻滚,感受草地上的乐趣。
3、懂得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检查草地情况,排除不安全因素。
活动过程:
一、体验感受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小脚或鼻子来亲亲小草,和小草做游戏
(观察幼儿是怎么与小草做游戏的?引导幼儿用手压、打滚、爬行、脱鞋赤脚在草上走,时间可以适当放长一点,让幼儿尽情玩乐)
二、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说说刚才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三、爱护草地,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草地上玩又快乐又安全还能身体健康,你们说草地是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半日活动:参观稻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秋天水稻丰收的美景。
2.能大胆地与农民伯伯交流、提问,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3.亲身体验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选择收割和时候开展本活动。各班事先和班级中靠近幼儿园的家长联系,确定参观的地点,告知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2.让幼儿知道参观的要求,注意安全等。
3. 照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与要求。
二、教师带领小朋友徙步目的地,注意路上安全。
三、参观现场:
1.看一看。
引导幼儿远看稻田是什么样的?风吹过稻田的稻子
是什么样?师:近看每一株水稻上面长着什么?稻穗为什么是下垂的?摘一颗谷粒,咬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2.问一问。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大方地向农民伯伯提问,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
如:水稻是什么时候种下去的?它的生长过程是多久? 为什么水稻要在夏天种而不在春天播种?除了从颜色上来观察它是否成熟之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判断它是否成熟吗?水稻播种后有虫吗?农民伯伯又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水稻治虫的让它们更快的长大的?
3. 做一做。组织幼儿拾稻穗,讨论拾稻穗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回园后根据活动情况或照片组织谈话活动。如:你在田地里看到了什么?参观时你心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感兴趣的事是什么?
延伸活动:开展有关稻草的活动。
有用的稻草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稻草的基础上了解稻草的用途。
2、通过欣赏稻草再利用的图片培养孩子热爱稻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实物:草帽,草绳,扫帚或洗锅子的工具;
2、课件ppt(稻草再利用的图片)
3、稻草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稻草,让孩子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于稻草的事儿。
出示草帽或草绳制作的简单易见的物品,让孩子初步感知稻草的用处。
2、认识稻草的作用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用稻草做什么?启发幼儿思考稻草可以用来做哪些制作?
(2)出示PPT,了解稻草还可以做什么。
A、如当燃料,煮饭;当饲料,喂牛羊;当建筑材料,搭茅屋等。
B、搓草绳,笤帚、做拜匾。
C、稻草燃烧后下的草木灰可以当肥料来肥田;
D、稻草可当造纸原料等
3、田园延伸活动——帮植物宝宝“盖被子”(可在后期进行活动)
天气冷了,稻草还课以当被子盖呢?它们可以当谁的被子呢?——植物宝宝
植物宝宝被冻得脑袋耷拉着。如果不管它,它可能会被冻死的,我们得帮帮它们!
——下霜了,植物宝宝也嫌冷了,我们帮植物宝宝盖被子去。
好玩的草绳(体育)
活动目标:
1.发展孩子的走跑能力,快跑8米左右。
2.体验和好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草绳若干条。
活动过程:
1.自由玩耍。
出示草绳,请孩子说一说草绳是用什么做成的?
今天我们还和这个草绳玩游戏,想一想草绳可以怎么玩呢?
(让孩子自由玩草绳一段时间,发现创意的玩法,适时表扬。)
2.小组活动。
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是我们有没有车,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用草绳来当我们的小车。
游戏玩法:三个人坐一辆小车,一个人做司机,另外两个人做乘客,司机开到哪
儿乘客就要跟到哪儿,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必须“坐稳扶好”(用手抓住草绳
一起开车大概8米左右就可以换另外的司机)。
如果司机开累了,其他的人也可以轮流当司机。
3.自由延伸。
我们的小车是不是很棒啊!看看我们的草绳还可以变成什么呢?
教师还可以让草绳变成骑马、玩追蝴蝶的游戏(依据各班孩子的情况而定)。
4.放松游戏。
我们跟草绳一起玩一玩摇宝宝睡觉的游戏。
种蚕豆(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蚕豆的种子是绿色的,在深秋种植,到第二年收获。
2.了解种植中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
3.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蚕豆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蚕豆种子。
2.铲子、喷壶、锄头、铁锨等工具,一块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1.观察蚕豆种子
——蚕豆宝宝的外衣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时候种蚕豆?(蚕豆宝宝不怕冷,喜欢生长在寒冷的冬天)
——将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出备用。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
——现在就可以下种吗?为什么?先要干什么?该用什么工具?
——观看教师整理地并认识工具铲子、锄头等。
3.学习种植蚕豆的技能
——地整好后,怎样种呢?为什么?(用铲子挖坑。每个坑放2-3颗豆种,盖上土,浇水)
——知道坑既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豆苗不易长出,浅了会被雨水冲走。
——幼儿种植,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小结:蚕豆宝宝已经躲在小坑里了,我们要经常到园地关心蚕豆宝宝,看看它们什么时候发芽。是怎样张大的。
和树比高
(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区分高矮。
2、体验和树比高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去有树的地方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宝宝们,这边的树真多啊,你和树谁高呢?我们来比一比。”
2、和树比高
让幼儿找自己喜欢的树,比一比谁高谁矮。
幼儿说出自己比高矮的结果,教师提出疑惑:你是怎么和树比高矮的,你怎么看出哪个高的呢?
教师总结:和树比高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不要把脚踮起来,要站直……
让幼儿再次去和树比高矮
教师将幼儿和树比高的照片拍下来。
3、交流
回到教室,一边看图片一边让幼儿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比高的,你和树谁高。
1、这次活动孩子比较散,奶奶和另一个老师要一起帮忙。
2、各班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自己进行调整、改进。
活动延伸:
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让幼儿用学习单的模式将和树比高记录下来。
果娃娃
(美工)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受动手的乐趣。
2、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实物水果若干种,橡皮泥。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出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出名称,巩固幼儿对水果的认知。
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水果的样子变得更加可爱。
3.老师出示自己装扮好的水果娃娃,让幼儿欣赏并说说老师是怎样去装扮的。老师着重操作并讲解用橡皮泥装饰水果娃娃的五官和位置的安放。
4.请小朋友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把水果变成可爱的水果娃娃。
5.展示幼儿的作品,老师评价并奖励做得好的宝宝。
红苹果(音乐)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内容,初步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
2、能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
活动准备:
红苹果、桃子、黄橘子、梨、 香蕉、紫葡萄、等图片以及实物。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苹果树:好多的苹果啊,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在"苹果园"音乐声中,幼儿做"摘苹果"的基本动作进教室。教师:好香的苹果啊,我们一起闻一闻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练习。
1
二、学习歌曲:"红苹果"。
(1)教师:刚才小朋友摘了多少苹果呢?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多少呢?教师:小朋友们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
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朗诵边用演示动作把“苹果”摘下。“谁喜欢吃苹果?”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用动作表示送吃苹果的样子,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作出呼应。
(2)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拍手念。鼓励幼儿拍手念歌词。
(3)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拍手念歌词。
(4)师: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来听一听。教师清唱一遍
(5)第二遍请幼儿随音乐拍手跟唱。
(6)第三遍创编动作,随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三、仿编歌曲:还吃过哪些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些水果都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1)、我吃过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苹果长在大树上。
(2)我吃过桃子,桃子是大的。桃子长在大树上。
(3)我吃过橘子,橘子上面是黄色的。橘子长在大树上。
(4)我吃过梨,梨是黄色的。梨长在大树上。
(5)我吃过香蕉,香蕉是黄色的。香蕉长在大树上。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树上许多大桃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体好。 (2)树上许多黄橘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橘子,多吃橘子身体好。(3)树上许多黄梨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梨子,多吃梨子身体好。(4)树上许多黄香蕉,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香蕉,多吃香蕉身体好。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将幼儿的歌词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导幼儿感受仿编歌曲的快乐。
附:歌曲《红苹果》
5
树上 许多 红苹 果,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