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田园主题活动《丰收节》2012.9——2012.10

(2012-11-21 09:06:35)
标签:

育儿

分类: “亲亲田园”园本课程

丰收节(9—10月份园本)

设计者:大班年级组

一、主题背景:

  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粮食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之熟悉,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操作的很大空间,广阔的田野是幼儿活动的一方土地、一个世界,幼儿亲自采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当我们专注它上时,会发现它们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能将通过蔬菜、瓜果、粮食等教育资源渗透幼儿园教学的五大领域中,贯穿整个主题教学活动,在主题中它能让幼儿体验农民秋季收获的喜悦,感受农民伯伯种植、培育、采摘的辛苦。本主题带着幼儿亲身实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现,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秋季是蔬菜、瓜果和农作物丰收、成熟的季节,了解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亲身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2.认识秋季常见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知道粮食的来源,种植粮食的过程,以及粮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

  3.借助蔬菜、瓜果、稻穗开展一些设计制作表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主题内容:

  (一)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序号

内容

相关领域

1

秋收忙

社会

2

粮食成熟的季节

社会、科学

3

奇妙的水果树

美术

4

快乐猜猜猜

语言

5

好玩的番薯造型

美术

6

大豆、扁豆、四季豆

科学

7

粮食丰收了

美术

8

健康黄豆爷爷找朋友

健康

9

剥花生

综合

10

妈妈的菜篮子

健康

  (二)区域提示:

  美工区:让幼儿收集句子橘子皮,供幼儿用撕、剪等方法制作菊花;投放一些稻草、豆梗等让幼儿自制一些玩具。

  阅读区:准备一些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实物,准备百宝箱一只为幼儿猜谜语等。

  角色区:增设食品商店,投放一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蔬菜、水果,供幼儿玩区角活动和角色游戏用。

  科学区:为幼儿准备一些水果与干果,让幼儿欣赏、探索。

  (三)环境创设:

  (1)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本地常见的,秋季成熟的蔬菜、水果、稻穗等,供幼儿欣赏、交流。

  (2)在活动一角投放整株的水稻、棉花、新鲜的番薯等供幼儿造型、欣赏和交流。

  (3)投放有关爱惜粮食和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图书及一些粮食作物的谜语、古诗,工幼儿看看、念念、画画。

  (四)家园共育:

  让家长有空时带幼儿去田野走走、看看,参加一些简单的秋收劳动;利用休假等时间带孩子到水果店里去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水果,或让孩子直接参与一些采摘活动,去水果店时让孩子参与一些买卖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请家长为孩子准备1—2种秋季成熟的瓜果,放到自然角或与同伴们分享,鼓励幼儿关心集体,为集体、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日常活动:

  1、主题活动前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让家长带领孩子去田野参观,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让幼儿在自家的菜园地里种植管理一些简单易种的蔬菜,鼓励孩子帮助家长采摘瓜果,在收割时节,让幼儿帮助家长翻晒稻谷等,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体育游戏:开展〈〈运瓜〉、〈〈抢收抢种〉〉、〈〈运送粮食〉〉、〈〈摘果子〉〉、〈〈运菜忙〉〉等活动,每个活动都围绕主题进行。

  4、角色游戏:开展〈〈水果店〉〉、〈〈买水果〉〉等活动。

  5、区域活动:开展〈〈水果拼盘〉〉、〈〈番薯造型〉〉等活动。

  6、午餐前让幼儿说说所吃的蔬菜名称、菜的做法及营养价值,自己家所种植的蔬菜有哪些?自己采摘过哪些瓜果?最喜欢吃哪些蔬菜?并谈谈它们所含有的营养素。

  7、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主题墙的布置。如:“秋季水果多又多”等。

四、特色体现:

  关键活动之一:《粮食成熟的季节》

  这个活动,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幼儿实地去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让孩子们认识了水稻、番薯等。

  (1)带幼儿参观稻田,我们通过3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幼儿远看的稻田是怎么样的?风吹来时稻田里的稻子像什么?第二,近看的稻田又是怎么样的?第三,稻谷又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轻轻摘下谷子观察,这次活动效果很好,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2)观察了番薯地,幼儿初步了解了番薯,并让幼儿通过想象,说出了番薯藤像什么?它的叶子又像什么?并参与了农民伯伯的挖番薯活动。最后还得到了农民伯伯赠送的许多番薯、番薯藤供我们小朋友做番薯造型等。回幼儿园后,我们组织孩子们还制作了番薯藤项链、小挂饰,孩子们玩得都很投入,很开心,此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

  关键活动之二:《秋收忙》

  让幼儿去实地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

  (1)观看用镰刀收割的情景。

  (2)收割机收割水稻的情景。

  (3)让幼儿参与拾稻穗的活动。

  本活动让幼儿亲自经历农民伯伯劳动的过程,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秋收劳动的繁忙景象,并让幼儿参与了拾稻穗的活动,整个活动让幼儿从观察—体验——自己亲自参与劳动,发展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劳动能力。

  关键活动之三:《好玩的番薯造型》

  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美丽动人的不同的番薯造型,设计出不同的动物等,此活动使幼儿玩得非常快乐,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由于这个主题是初次进行尝试,在教案设计、活动开展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秋收忙(社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

  2、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选定一个农民正在收割水稻的地点。

  2、每位幼儿一张报纸供休息时用。

  活动过程:

  一、安全教育: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活动的地点,并检查幼儿的装束。

  2、请幼儿在去的路上注意要听老师的指令,不能随意走开来。

  3、走到田野里要保护好庄稼,不能采摘和踏掉庄稼。到达目的地后要注意安全。(电、打稻机等)

  二、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出发。

  三、到达目的地:

  1、组织幼儿在田埂上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

  用镰刀割水稻——打稻机脱粒——把稻谷装在口袋里——把稻谷运回家——稻谷散放在水泥场上晒。

  2、教师组织幼儿在收割好的田里拾稻穗。

  四、休息并交流:

  1、请幼儿说说来到田野看农民伯伯劳动和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

  2、你们看见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3、我们参加了什么劳动?劳动时你觉得怎么样?

  五、教师带幼儿回园:

  带一些整株的水稻回幼儿园,放在自然角中。

                                                设计班级:大一班

 


活动二:粮食成熟的季节(社会、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2、知道秋天是粮食成熟的季节,初步认识水稻、番薯等农作物。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参观场所:种有水稻、番薯的田野。

2、让幼儿做好外出郊游的准备。

3、锄头一把。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来到参观现场,交代参观的内容与要求。

  二、引导幼儿参观稻田。 启发提问:

  1、远看这一片稻田是怎么样的?风吹来的时候,稻田里的稻子像什么?

  2、近看每一棵水稻上面都长着什么?(学习词:稻穗)稻穗为什么是下垂的?它好象在做什么?

  3、请小朋友轻轻摘下一粒谷子,轻轻咬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教师小结:水稻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粮食,它喜欢住在水田里,每年秋天是水稻收获的季节,水稻的稻穗上都是谷子,谷子可以加工成米,然后就可以煮成米饭了。

  三、引导幼儿参观番薯地并启发提问:

  1、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一块什么地吗?

  2、请你找一找,番薯宝宝藏在哪里呀?

  3、教师小心地用锄头挖出番薯,并让幼儿说说番薯的皮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像什么?

  4、引导幼儿观察番薯藤。

  (1)这些番薯藤像什么?它的叶子又像什么?

  (2)启发幼儿用番薯藤做小挂饰。教师讲解示范:将番薯藤一节一节地折断,留一边番薯誊表皮连住即成,看上去像一串串珠子。

  教师小结:番薯也是粮食作物,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番薯的味道吃起来有点甜。

  四、带幼儿整队回幼儿园,结束活动。

 

                                                设计班级:大二班


活动三:奇妙的水果树(美术)

  活动目标:

  1、在画水果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颜色、图案装饰水果,然后将其剪下,幼儿集体装饰成一棵水果树。

  2、知道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绿色和咖啡色纸剪出一棵大树,将大树贴在黑版上或墙面上。

  2、图画纸人手一份及辅助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大树)这是一棵奇妙的水果树,在秋天会结出各种各样的水果你们一、激发兴趣。

  说说会有哪些水果呢?请小朋友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到树上去,变成一棵奇妙的水果树。

  2、今天请小朋友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水果,然后将这棵树变成一棵奇妙的水果树。

  (1)用水彩笔画出水果的能廓,再给水果涂上漂亮的颜色。

  (2)用剪刀把各种水果剪下,贴到水果树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1、鼓励幼儿设计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水果。

  2、涂色时色彩要均匀,并表现出色彩的渐变。

  三、欣赏奇妙的水果树。

  请幼儿欣赏水果树上的水果,感受水果的多样性及色彩的美丽。

  设计班级:大三班

 

活动四:快乐猜猜猜(语言)

  活动目标:

  1、学猜有关秋天农作物、水果的谜语,对猜迷活动感兴趣。

  2、学说谜面。

  3、培养好奇心,提高分析、联想能力。

  活动准备:

  1、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实物。

  2、“百宝箱”一只,盘子若干只。

  活动过程:

  一、应法引发幼儿猜谜的兴趣。

  教师:今天,请小朋友来猜谜语,我们要猜的谜语都是要吃得东西,它们现在放在“百宝箱”内,如果你们猜出来了,老师就拿出来给你们看。

  二、猜谜。

  1、老师逐一说出谜面,幼儿猜谜。

  (1)黄酱瓶

  (2)小小红坛子

  口儿小, 装满红饺子,

  打开酱瓶子, 吃了红饺子,

  挖出红珠宝。 吐出百珠子。

  (石榴) (橘子)

  (3)麻房子

  (4)身穿黄卦子

  红帐子, 头上戴帽子,

  里面住个白胖子。 脱下小帽子,

  味儿甜滋滋。

  (花生) (柿子)

  2、请猜对的幼儿说出谜面,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猜。

  3、教师公布谜底,出示实物,并根据谜面逐句核对。

  三、请幼儿学说谜面。

  四、幼儿作谜面,大家一起猜谜。进一步发挥想象力。

  

                                               设计班级:大四班

 


活动五: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最具形象奖若干个。

                                                设计班级:大五班


活动六:大豆、扁豆、四季豆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设计班级:大五班


 

活动七:粮食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 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 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设计班级:大四班


 

活动八:黄豆爷爷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 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 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 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 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 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 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 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设计班级:大三班

 

 

活动九:妈妈的菜蓝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

  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

  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设计班级:大一班

 

活动十:剥花生(综合)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尝试用花生外壳进行美术创作。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

2.记录纸、油画棒、记号笔。

活动过程: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幼儿活动材料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5.品尝自己剥的花生,了解花生的用途。

6.美工活动

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设计者:李保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