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邕《九势》原文及翻译

(2015-02-03 14:26:28)
标签:

娱乐

分类: 书法

 【原文】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译文】:

  书法起始于自然,有了自然,就会产生阴阳了。有了阴阳,姿态和气势就产生了。起笔隐藏,收尾回护,力度就在其中。下笔用力,就会产生漂亮的外形。所以说,气势来了,停都停不住,气势去了,止也止不住。只是因为笔豪柔软,才会产生奇异瑰丽。

    凡下笔结构字体,都要使上部覆盖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体形递相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

  转笔,应使笔毫左右圆转间断又注意相连续,不要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来。

  藏锋,表现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迹是,笔画欲左行先要右,到笔画运至左尽头亦向右回笔。

  藏头,笔毫逆落藏锋后顺势按捺下去,平铺纸上,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运行。

  护尾,画点笔势尽时,用力回收笔锋。

  疾势,出于短撇和波画之中,又在那竖画的紧趯之内。

  掠笔,在长撇的趱锋和峻趯中用它。

  涩势,在于紧张快速战斗向前推进的办法之中。

  横画,如现鱼鳞平而实不平,竖画如勒马缰放松中又时时紧勒,这就是横画、竖画的规则。

  这些名叫九势,得到它虽无尊师传授,也能与古人相妙合。必须笔墨功夫深厚,就可进入妙境了。

 

  蔡邕的九势是古代书论中最早对书法形势美进行研究的著作、它启发我们:书法形式美。美丽除去其造型特点外,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在于“肇于自然”的“阴阳”,即相反相成的黑白对比。书法中的阴阳——黑白的相互对立,牵制,衬托,消长等,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变化,构成了书法艺术美的基础。
  蔡邕的“书肇自然”说,又是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客观自然是书法的本源,同书艺“发于心源”说相对应,至今仍在中国艺术和美术史上闪耀着光彩。
  笔势与笔法是有区别的。笔势指的是一种单行规则,指不同点划须用不同的方法;笔法则是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方法,任何一种点划都不能违背它。所谓“九势”,就是关于笔势的九种方法、法则。只要学书者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又能勤学苦练,即使没有名师的指导,也是可以达到书法的“妙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