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开题报告
(2012-09-09 19:53:50)
标签:
小课题开题报告杂谈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研究 |
||||
负责人 |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新建幼儿园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权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禁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指作为父母不应对于孩子的权利过于禁锢,从而阻碍和限制了幼儿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样,作为幼儿园教育更应尊重幼儿思维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给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和接受他们的包容之心。 绘画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常见的绘画活动模式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因为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每当放手让幼儿自由表现绘画时,幼儿作品的质量难以把握,当幼儿兴致勃勃向我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都只看到散乱的画面,无规则的线条,或者是不符合常规审美的形象。因此,大部分老师都会介入幼儿的绘画过程,示范,讲解成了我们常用的美术活动的法。在评价作品时,我们的关注点往往在于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饱满,画面是否完整,而忽略了幼儿作品中个性的元素,最终画出的作品不论是构图,色彩,形象都大同小异,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结果。在画面中无法体现幼儿的个体思维,内容空洞,渐渐失去了儿童画应有的童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这样要求道: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客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其中强调了“个性”和“创造性”两个词语,就是在提醒我们:幼儿的艺术行为应是幼儿自我表现的过程,绘画活动中,幼儿应该通过画笔展现自己内心世界,再现自己的感知经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受创作的乐趣。回想我们传统的绘画活动,从线条的讲解到繁琐的演示,每一个细节都面面俱到,这样做虽然无可厚非,然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艺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情趣,引导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不管幼儿的绘画作品中线条有多复杂,技法有多大难度,我们更要思考的是: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了吗?我们的绘画活动是对幼儿能力的培养还是仅仅是技术的练习?幼儿园艺术教育要本着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而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更是不能忽视,解除禁锢,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幼儿的思维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才能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和需要。 如上所述,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引导幼儿通过画笔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体会创造的快乐是建立在幼儿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有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研究价值。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是旨在通过绘画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在绘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中能够主动展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出能体现幼儿个性特点,具有美感的绘画作品。
因此,本课题的关键词是:绘画活动 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有喜、怒、哀、乐,有憧憬和希望,更有无尽的奇思妙想,而不同的孩子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遵循《纲要》的要求,我们应在艺术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绘画活动也不例外,我们在绘画活动中既要教给初浅的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感受不同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水粉,更要鼓励幼儿敢于表象自己的想法,启发他们用色彩和线条来“说话”。这就需要在美术活动中创设轻松地环境,引入故事,音乐等形式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使用与别人不同的绘画元素,在自然愉悦的情境中使幼儿体验创新的乐趣,让绘画活动不再仅仅是为了练习某种绘画技法,而是把绘画作为想象的载体来诉说幼儿的内心世界。 研究目标: 1、转变我园幼儿绘画作品千篇一律的现状,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大胆作画,鼓励他们勇于用画笔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2、探索如何在幼儿大胆表现基础上提高表现技能的途径。 3、增强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4、转变我园教师在指导绘画活动以及评价作品的观念,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研能力。 |
||||||
究的步骤和举措 |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研究是立足于我园幼儿绘画的实际,从我园幼儿情况出发,针对幼儿绘画作品缺少个性,千篇一律的现状着手,力图通过活动引导,评价等环节的完善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以自己的绘画语言展现生活和艺术美。 本次课题的选择是立足于我园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的,在今后的研究中仍将密切联系实践活动。观察---分析----尝试----反思将是研究活动的主要流程。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预备分五步来完成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课题研究。 第一步准备阶段(2012年5月):确立课题,成立课题小组,拟定研究方案。 第二步实践探索阶段(2012年5月—8月): 组织分析我园绘画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拟定解决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拟定方法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和反应。 每个月组织两次教研会议,反馈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察结果 第三步整理反思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通过教研会议整理思路,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组织幼儿绘画观摩活动,共同探讨能够在绘画活动中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组织方式。 第四步实践提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 将前一阶段总结出的绘画活动组织方式广泛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五步成果展示阶段(2013年5月) 课题参与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实践活动撰写论文,活动设计,并在教研会议上进行交流,评比。 画展活动。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论文。 邀请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以上步骤还只是针对课题的初步设想,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也将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思路,一切从实际教育活动出发,力求此次的研究活动从实际中来,回归实践中去,最终能够通过研究转变我园绘画活动的现状,提升我园幼儿绘画的表现欲和兴趣,最终达到幼儿绘画作品百花齐放的目的。 |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相关文献学习心得: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阅读参考相关文献,并写出学习心得,总结体会,为课题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幼儿作品收集:大量收集课题开展前期、中期、后期的作品,比较其内容,色彩,艺术形象的变化和不同,从实际中总结经验,保留资料。 活动反思:及时记录绘画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反思总结,生成反思集 中期报告:总结课题中期的进展情况,与预期效果相比较,总结研究成果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活动。 活动设计:总结效果较好的绘画活动的组织流程,撰写教案,生成系列绘画活动教案,用以指导今后绘画活动的开展。 绘画作品集:收集教师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时投入的范画,教具,汇总成为教师作品集,用来总结何种范画有较好的启发性,以及如何用范例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会议记录:及时做好每次教研会议的会议记录,收集第一手经验的总结和思想的碰撞。 影像资料:用照相的形式记录有代表性的作品和相关的活动场面;用摄像的形式记录优秀的活动和教研会以现场,生成影像资料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