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新场古镇(洪桥景区)2016.8.24

(2017-05-11 15:58:55)
标签:

杂谈

                             

                                                            上海新场古镇(洪桥景区)

                                                                          2016年8月24日

 

       2016年8月24日上午,去奉贤头桥安装一台露天行车(电气部分),(完工后)回家途经新场古镇,于下午2点20分至3点游览了古镇洪桥景区;2017年1月4日上午,去新场工地安装一台露天行车(电气部分),午餐前(10:00—10:50)又去了一次洪桥景区,二次在古镇待的时间都较短,有点仓促,只能说对古镇有了一点点了解。

 

       新场镇位于浦东新区南部,东连宣桥镇,南与奉贤区奉城镇接壤,西邻航头镇,北傍周浦镇。地处黄浦江东岸。全镇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53.86平方公里。

 

       古镇区域1.48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0.48平方公里。2008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9年命名为“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场古镇,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作为千年古镇,新场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市区级文化保护单位共计37处,以其静谧、美丽、多姿得到了世人的青睐。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

 

 新场古镇不大,一条狭长的老街、几条水巷和小弄堂,基本上就成了古镇的全部。古镇里,狭窄的河道边是一栋栋白墙黑瓦的老式民居,漫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踏过雕凿着精美图案的石拱桥,走过沧桑斑驳的石牌坊,随处能感受到沉淀着岁月的韵味。

 

四条河巷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形空间格局。动态的流水和静态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动静结合,光影斑驳的整体景观。牌坊和拱桥是当地的两大骄傲。

 

  新场古镇现保存有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1200米元、明、清时代的石驳岸,以及69座古代仪门。这里的民居多是清末民初建筑,许多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其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新场至今保存大小不一的100多户明清古宅院,白墙、黛瓦、雕花门窗,古镇老宅的风味油然而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奚家厅和张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厅的东西合璧:东方传统的四进三开的宅院,仪门上罗马的立柱、精美的马赛克地面,无不体现出匠心独运。

 

古镇现存石驳岸6000多米,其中1500多米建于民国之前,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文物学家称为“家门口的文物的”马鞍型水桥20多座,桥岸建筑考究,水桥系舟石刻有精细的暗八仙、如意图形,小巧精致,极富江南水乡情韵。

 

 新场古镇上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桥,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垒的石驳岸,沿河人家的一座座马鞍形的水桥,这与周庄、朱家角等地的小镇非常相似。著名而遗存的石拱桥有:洪福桥、千秋桥、白虎桥、扬辉桥、玉皇阁桥、永宁桥和盛家桥。

古镇河道两侧古民居绵延铺展,街巷密集,呈现着千年以来典型的水乡人家的独特生活形态。

   

       新场大街纵贯古镇,新场的商业氛围不浓,店家大多为镇内居民服务。而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多是当地百姓。少有矫揉造作的装饰,原生态的环境让初访的游人很快便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氛围。

       与其他古镇相似,新场古镇也少不了坊间小吃,臭豆腐、塌饼、下沙烧卖等都可以尝到。但这里并没有满大街的商店,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除了小吃店、手工艺品店,还能看到安静的咖啡吧、传统的理发店和杂货店,以及坐在墙边读着报纸、晒着太阳的当地老人。

       虽然新场离市区约四十多公里远,但相比上海的其他古镇,这里更为宁静与淳朴,没有被过多商业化,是个处处能感受到生活气息的江南古镇。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庭院深深、宅园相连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

                 

 新场古镇(洪桥景区)导览图
 

http://s14/mw690/002HmUdLzy7fxFh7Ojzfd&690

 

1.三世二品坊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为明代新场籍官拜二品太常寺卿朱国盛家族为彰显家族荣耀而建,祖父辈因功勋均被朝廷封任二品官籍,故坊曰“三世二品坊”。

 楼身高耸雄伟、镌工精巧,额题曰“九列名卿”,左行曰“七省理漕”,右行曰“四乘问水”,牌楼高11.3米,宽10.3米,总重量达150吨。牌楼巍巍壮观,雕刻精美,人物、器物、车马花鸟栩栩如生,有“江南第一牌楼”之称(1975年被拆毁,于2006年2月12日重建完工)。

http://s9/mw690/002HmUdLzy7aUMps0be68&690

http://s5/mw690/002HmUdLzy7aUMpQaUYe4&690

 

 2.河道

 1)站在洪福桥上观景:前面是东仓桥,右边是下塘街,左侧是洪东街。

http://s1/mw690/002HmUdLzy7aUMoYmcgf0&690

 

 2)站在洪福桥上观景:前面是西仓桥,左边是上塘街,右侧是洪西街。

http://s4/mw690/002HmUdLzy7aUMoW2dB03&690

 

 3)站在东仓桥上观景:前面是洪福桥,左边是下塘街,右侧是洪东街。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sagDz45&690

     

      4)站在东仓桥上观景:右边是下塘街,左侧是洪东街。

http://s7/mw690/002HmUdLzy7aUMscJbUf6&690

 

 5)站在西仓桥西侧的桥上(桥无名)观景:前面是西仓桥,右边是上塘街,左侧是洪西街。

http://s11/mw690/002HmUdLzy7aUMpDQgO3a&690

 

 6)站在西仓桥西侧的桥上(桥无名)观景:前面是另一座无名桥,左边是上塘街,右侧是洪西街。

http://s14/mw690/002HmUdLzy7aUMpDdkp7d&690

 

3.新场大街(民国风貌街)

 新场大街南北长达1.5公里,巷道与建筑两侧早已斑驳的山墙形成“高山空巷”的意境。

http://s7/mw690/002HmUdLzy7aUMpWiwed6&690

http://s3/mw690/002HmUdLzy7aUMpTqYW02&690

http://s12/mw690/002HmUdLzy7aUMpUNgD9b&690

http://s5/mw690/002HmUdLzy7aUMorQyMe4&690

 

 1)顺义轩

http://s1/mw690/002HmUdLzy7aUMpW27680&690

 

2)新和酱园

 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前店后工场布局,有房60间,现存12间。道光年间浙江钱氏买下此房,取名“新和酱园”,以生产“艇球牌”酱油而驰名沪上(现为老昌盛苏州汤包馆)。

http://s4/mw690/003xsZBhzy6QAUpvK7N33&690

http://s10/mw690/002HmUdLzy7aUMouWfv39&690

 

3)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初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前,这里是新场最大的一个典当行——信隆典当。新中国成立后,曾做过镇文化宫、工人俱乐部,2006年经过修缮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布展成“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列馆内共设有沧海桑田、煮海熬波、名人荟萃、生态古鎮4个展厅。 参观门票18元/人。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勾勒了新场古镇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她不但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过去、认识当前、探索未来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一部爱祖国、爱家乡的历史教材,是值得人们珍惜的宝贵财富。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ouUire7&690

 

(馆外的雕塑)

http://s4/mw690/002HmUdLzy7aUMoPuMz23&690

 

 (陈列馆出入口)

http://s13/mw690/002HmUdLzy7aUMoA0ji0c&690

 

 (天井和馆舍)

http://s14/mw690/002HmUdLzy7aUMoBZQ9ed&690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pYlZJf7&690

 

 (石狮为原“三世二品坊”残件)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oGBed35&690

http://s15/mw690/002HmUdLzy7aUMoIKWaee&690

http://s1/mw690/002HmUdLzy7aUMoKKGY30&690

 

4)老宅门

http://s16/mw690/002HmUdLzy7aUMozVjF0f&690

 5)斑马道(朱梦荣宅)

 浦东新区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http://s2/mw690/002HmUdLzy7fxFh2jVnd1&690

 

 6)吴良玉宅

 建于清初,三进传统民居,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20平方米。

http://s9/mw690/002HmUdLzy7aUMoPuD6d8&690

 

 7)是福楼

http://s2/mw690/002HmUdLzy7aUMoVuQV01&690

http://s9/mw690/002HmUdLzy7aUMoSxHWf8&690

http://s4/mw690/002HmUdLzy7aUMoQ5YDa3&690

 

8)第一楼茶园

“江南第一楼” 地处新场的闹市地段,倚洪福桥而造,是一座三层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第一层是普通茶馆,始建于清朝同治末年;第二层是书场兼高档茶馆,时常有来自各地的民间说书、评弹艺人在此演出,每每说书名家到来,车舟汇聚、听客云集。第三层则是“栈房”,供旅客歇息借宿。

http://s7/mw690/002HmUdLzy7aUMoVZbw76&690

 

 9)烧卖店

http://s9/mw690/002HmUdLzy7aUMrYwhG98&690

 

 10)小城之春咖啡院(吴仁勇宅)

 建于清初,传统庭院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6平方米。

http://s5/mw690/002HmUdLzy7aUMs5C28b4&690

 

 11)新场大街484号(老宅)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s6PxZ97&690

 

 12)迎驾亭

http://s11/mw690/002HmUdLzy7aUMs4KDgda&690

http://s10/mw690/002HmUdLzy7aUMrYHIR59&690

 

13)北栅口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rYuYle5&690

 

 4.下塘街(生活休闲街)

 (左边是下塘街)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sagDz45&690


http://s2/mw690/002HmUdLzy7aUMsbix3b1&690

 

     1)“阿东农家菜”

http://s11/mw690/002HmUdLzy7aUMsheIy3a&690

http://s7/mw690/002HmUdLzy7fxFh7JuSa6&690

 

 5.洪东街(民间技艺街)

http://s5/mw690/002HmUdLzy7aUMs6pEwc4&690

 

 (右边是洪东街)

http://s13/mw690/002HmUdLzy7aUMseG4Y2c&690

 

 1)奚家厅

 奚家东厅,三进中西合璧建筑,清末建筑,建筑面积568平米,门面二层楼,檐口高6.8米。仪门上罗马的立柱,吊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典雅,无不体现出匠心独运。 http://s3/mw690/002HmUdLzy7aUMpypWi02&690

 

( 屋前空地上的雕塑和水井)

http://s14/mw690/002HmUdLzy7aUMpE80J9d&690

 

 2)易氏宅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s4rWL47&690

 

 3)临水而筑的长廊

http://s7/mw690/002HmUdLzy7aUMpJOTQ76&690

http://s12/mw690/002HmUdLzy7aUMpPhQ7db&690

 

 6.洪西街

 左边洪西街(右侧是上塘街)

http://s10/mw690/002HmUdLzy7aUMpy0fT59&690

 

7.古镇的桥

http://s12/mw690/002HmUdLzy7aUMpJ4YXfb&690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pJEHj45&690

 

 1)洪福桥

洪福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取意为“洪福齐天”,乃大福气、好福气之寓意。

http://s4/mw690/003xsZBhzy6QBS8pnZV93&690

http://s15/mw690/002HmUdLzy7aUMrYv3o1e&690

 

 2)东仓桥

http://s9/mw690/002HmUdLzy7aUMt6rvGb8&690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sgkMn47&690

 

3)廊桥

http://s7/mw690/002HmUdLzy7aUMsiTLUa6&690

http://s15/mw690/002HmUdLzy7aUMt6kJ8de&690

 

 4)千秋桥

 千秋桥,原名仗义桥,又名八字桥。清康熙年间钱建章倡建,乾隆丙午年重建,同治癸亥又修。浦东区文物保护单位。

http://s5/mw690/002HmUdLzy7fxFh7H5q74&690

http://s14/mw690/002HmUdLzy7aUMpxGRD2d&690

http://s14/mw690/002HmUdLzy7aUMpEGhT4d&690

http://s5/mw690/002HmUdLzy7aUMpyyJC14&690

http://s6/mw690/002HmUdLzy7aUMpOJYp55&690

 

 5)城隍庙桥

http://s2/mw690/002HmUdLzy7aUMpKlKpb1&690

http://s15/mw690/002HmUdLzy7aUMps05U1e&690

 

6)万福桥

http://s8/mw690/002HmUdLzy7aUMpPaf5c7&690


 


                                                              (2017年5月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