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LP技术:处理情绪,深度沟通,制定计划

(2023-09-22 08:46:09)
标签:

21天习惯养成

发现幸福之旅

积极心态

家校合作

津九中18届21天幸福ke

分类: 津九中幸福讲堂-学生篇
NLP技术:处理情绪,深度沟通,制定计划
一谈到“沟通”很多人就说,什么我嘴皮子实在不好啊,什么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什么关键时刻让同事抢功劳,什么闷葫芦倒不出来……其实,职场这些年,我见到一些说话并非主持人般侃侃而谈,但反而在沟通上,特别厉害的人物。

他们在沟通中把握的几个要点,我们今天聊一聊。


图片源自网络

1.概念:到底什么是沟通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而语言沟通,又分为口头和书面,非语言,比如声音、语气、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

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

交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但你的交流沟通是否能准确传达出你自身的愿望或对某件事不予赞同的态度?

成功与否,与其说在于交流沟通的内容,不如说在于交流沟通的方式。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流者,取决于交流的对方认为你所解释的信息是否可靠而且适合。

交流沟通涉及到各式各样的活动:交流、劝说、教授及谈判等。你要在这些活动中游刃有余,并培养出高效沟通所需的技巧。


图片源自网络

2. 结合NLP理念总结几条实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1)、从沟通组成看,一般有三个方面:

沟通的内容,即文字;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即声音;沟通中的行为姿态,即肢体语言。

这三者的比例为文字占7%,声音占48%,行为姿态占55%。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声音和行为下,表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更好地融合好这三者。

(2)、从心理学角度,沟通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意识只占1%,潜意识占99%。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有感情的,真诚地沟通。

(3)、沟通中的“身份确认”,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姿态。

(4)、沟通中的肯定,即肯定对方的内容,不仅仅说一些敷衍的话。这可以通过重复对方沟通中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对方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这会让对方觉得他的沟通得到您的认可与肯定。

(5)、沟通中的聆听,聆听不是简单的听就可以了,需要你把对方沟通的内容、意思把握全面,这才能使自己在回馈给对方的内容上,与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致。例如,有很多人属于视觉型的人,在沟通中有时会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有可能无法达到深层次的共情。

(6)、沟通中的“先跟后带”,无论是职业咨询,心理辅导还是一般的合作,都可以使用这种技巧。“先跟后带”是指,即使是您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是相对的,在沟通中也应该先让对方感觉到您是认可的、理解的,然后再通过语言和内容的诱导抛出您的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

3.关键提炼法之一:先想利害关系人是谁,找出关切议题,并主动出击。
比如,在现实中,你推销一个产品,你作为销售员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层层剖析,或者你提报一个给大老板,你会站在大老板的角度,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可能你讲了半天,别人并不那么感兴趣。

为什么呢?

但如果你从“其他周围的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你作为当事人,知道这个产品本身能带来什么好处,并以此来作为沟通主干。大家理解这件事情对自身的价值,自然就会有兴趣想尝试看看了。
所以,沟通协调的第一步并不在话语上,而在于情势的分析。搞清楚周围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影响力的大小,以及他们要什么、关注什么资讯,后续才能发展出对应的沟通策略来。




4. 关键提炼法之二:即使对方看上去是在对你发脾气,也不要与他还击。
在现实上,很多人沟通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这不是沟通,成了吵架。因为大家都带上了情绪。

这时候,你要知道,别人的情绪或是反应很可能和你一样是由于畏惧或是受到挫败而造成的。做一个深呼吸,然后静静数到10,让对方尽情发泄情绪,直至他愿意说出他真正在想的是什么。

你不必知道所有的答案。说“我不知道”,也是很好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说出来,然后说出你的想法。或者你愿意与对方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

对事实或感受做正面反应,不要有抵触情绪。例如说:“多告诉我一些你所关心的事”或是“我了解你的失落”总比说:“喂,我正在工作”或“这不是我份内的事”(这很容易激怒对方)要好。掌握好每一次的交流机会,因为很多时候你可能因为小小的心不在焉而导致你与别人距离的疏远。

比起你的想法,人们更想听到你是否赞同他们的意见。好多人在抱怨人们不听他们说话,但是他们忘了自己本身也没有听别人讲话!

你可以给出你的全部意见,以表示出你在倾听,并像这样说:

a.“告诉我更多你所关心的事?”

b.“你所关心的某某事是怎么回事啊?”

c.“我对你刚才说得很感兴趣,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导致你如此相信它的吗?”

d.“你为什么对某某事感到如此满意?”

记住:别人说的和我们所听到的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我们个人的分析、假设、判断和信仰可能会歪曲我们听到的事实。为了确保你真正了解,重新说一遍你听到的、你的想法并问:“我理解得恰当吗?”

如果你对某人说的话有情绪反应,就直接说出来,并询问更多的信息:“我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你的话,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的,我想你所说的就是某某某的意思吧,这是你的意思吗?”


图片源自网络
5.关键提炼法之三:交换与平衡的能力

当碰到问题需要去与他人沟通协调时,我们也该优先想想有什么交换与平衡的方法。
解决问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能付出什么代价?你又打算付出什么代价?我们永远不该期待别人“纯粹的好心”。沟通与协商顺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有能力给予别人一些价值。

比如,你今天临时有急事,想让同事小李来顶替你加班,你该怎么说,人家小李才会乐意帮你做呢?当然,如果你人缘好,人家小李不求回报帮你也是有的,但如果不那么熟,该怎么办?

你可能会说,请人家吃饭等等,但不如说在工作上累积一些对他人的帮忙与让步,更有价值感,或者小李本身更在乎的东西来交换,更有价值。


图片源自网络
6.关键提炼法之四:求同存异,坦白承认你所带来的麻烦和失误。
做事要承诺一个期限,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协助,就用你的活力影响他们。

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求同存异。你们俩个共同喜欢的是什么(尽可能不产生分歧),把你的意见说出来以找出共同点。例如:“我认为这个计划可以使你取得成功。”

记住改变会给人以压力。用你的热情影响你的下属或员工,他们就不会改变和失控。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这可以使我们平庸的生活变得更温馨。所以如果你在某人的周围,或者你需要他为你做什么,尽可能地告诉他你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帮助。如果可能的话,告诉他,你也想帮助他。

再一个就是换位思考。大多数的人,包括你自己,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现实,每个人都有私心啊,这个时候,把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说出来,也问问别人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会给你们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沟通过程中,提高你的听力技巧。也就是说,你要先理解别人的需求,让自己的每次沟通都充分准备,并随时思考如何能够透过实质的利益来争取别人的支持,甚至持续累积人际资本。若能有意识地持续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职场上的沟通成功率自然会节节上升!

比如:下一步该说什么、下一个该见谁、外面怎么了之类的。

另外,在沟通中,可以提前规划与准备,让你的论点充足有依据,比如你跟领导汇报工作时,或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可能有争议、误解、或是需要协商之处时,这时候,你要尽量让规划详尽,必须把心里想的事情,尽量视觉化的让别人能轻易解读。

比如,你能提前准备各类的说明情境,并尽量图表化、文字化、或视觉化,就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他的论点。
别忘了,职场大部分人都很忙,唯有我们先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清楚想过这问题,并把各种状况都事先分析过,别人才会认真以对。而准备充分,并让论述更充分,这也是沟通成败的另一个起点。


图片源自网络
最后,再贴几点沟通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留意“场”,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控制沟通

(2).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而不是对对方的评判

(3).认真听,相信别人一定在传达些什么

(4). 关注的是关系,而不是内容

(5). 这个最有用,不接招。

(6).不干涉别人的选择

(7).利用自己的情绪理解别人

(8). 能用商量的语气说话,就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话。

(9). 批评别人时,加入自己的感受,试着让对方理解,效果会更好。

(10).想要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可以有效重复对方的话。

(11). 别人自黑时,不要瞎跟着自黑,也不要过度吹捧人家。

(12). 碰到杠精,甭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微笑着赞同。

(13). 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被批评,要好好道歉,不要陷在负面情绪中。

(14). 面对不好回答的问题时,可以采用避实就虚的策略。

(15). 夸人夸细节才能打动人

(16). 当朋友和你吐槽诉苦时,可千万别像个唠唠叨叨的大师一样和人讲大道理。

(17). 拒绝别人的邀请时,把责任归到自己头上。

(18). 当别人问你问题,目的是期待你的肯定回应时,要顺着对方的心意说,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心坎里。

(19). 和人聊天时,提问要用开放性话题,不要用闭合性话题。

(20). 提前说出最差的可能性,这样你再做什么对方都不会觉得更坏。
NLP技术:处理情绪,深度沟通,制定计划

NLP技术:处理情绪,深度沟通,制定计划

NLP技术:处理情绪,深度沟通,制定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