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市第九中学班主任基本功校本培训8模仿—创新:李俊兴自主成长之路

(2012-05-03 09:30:54)
标签:

班主任成长计划

改变

沟通

记录

九中幸福课

校园

分类: 九中幸福班级建设

天津市第九中学班主任基本功校本培训1: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小序:

    开学伊始,我校对班主任工作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班主任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我校领导购置了暨南大学出版社韩东才老师主编的“德育新思维丛书《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作为校本培训材料,在网上,逐一回答大家工作中的疑惑,为九中班主任的工作增加理论滋养。

天津市第九中学班主任基本功校本培训1: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案例之学习—模仿—创新:李俊兴自主成长之路

    2008年南海区班主任能力大赛的状元,石门中学的李俊兴也就是这样炼成的。

    成长不在乎起点

    李俊兴老师的起点并不高。19998月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大专院校,在湘南一所僻远的农村初中当班主任,教初一的语文课。他的工作除了有年轻人的热心和认真之外,并没有多少现代教育技术含量。他说那时他每天精力充沛,昂扬向上,面带笑容,关心学生。除此之外,他跟所有班主任一样,每天在校园里面练竞走———早上赶着去看学生早操,上午赶着去看学生眼保健操,中午赶着去看学生午睡,下午赶着去看学生自习,晚上赶着去看学生晚自修、晚睡。

    就算这样,他还是没找到当班主任的那份运筹帷幄、那份从容自信———学生不交作业了,学生生病了,学生打架了,学生逃学了,学生私自下河洗澡了,学生失学了等都让他一筹莫展。让他终生都难忘且难受的一件事就是有位学生哭着跟他说要转班。听到这句话后,年轻气盛的李俊兴铁青着脸对学生说“有本事你叫校长来跟我说”。那个老实巴交的孩子没有找校长,而是在他面前跪了下来。最后李俊兴答应了他,但他觉得万箭穿心。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严厉的班主任。学生自习讲话,不问原因,罚抄5遍课文;学生迟到,不问原因,罚跑步5圈;学生没答出问题来,不问原因,站着上课……渐渐地,他发现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他们的笑脸。不久后他选择离开了那所僻远的农村中学。学习、模仿触摸了成功之门2008月,他出现在广东开平一所民办学校的校园里。工作环境的改变,让他认识了更多优秀的老师,让他开始接触最前沿的教育资讯。这一年,他学会了上网,读到了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四本书: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他心里扎根,他开始慢慢地运用一些新措施和技术激励学生,比如,开始让学生课前一齐喊“我是真的很不错”,开始让学生轮流写班级日记,开始实践着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自治理念,开始模仿李镇西组织学生编写班级刊物《阳光小报》,开始每天晚自习前给学生读美文,开始搞“课前名著答辩”,开始带学生走出校园……渐渐地,他的班级成了全年级最优秀的班级,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家长的认同。更重要的,班上孩子们的笑脸变得越来越灿烂,学生对他的依恋越来越深。

    学生约他一起逛书店,约他一起喝早茶,带他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碉楼群,给他叠千纸鹤,给他叠幸运星。他嗓子哑了,有人悄悄给他送上一盒金嗓子喉片;他没有女朋友,孩子告诉家长“你帮我们李老师介绍个女朋友啊”;他获得市优秀教师称号,有孩子给他发短信“老师,虽然我不是你最优秀的学生,但你是我最优秀的老师”。

    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是他教育之路上的第一个三年。这三年,他完成了第一次蜕变:从落后的农村初中走到发达地区的贵族学校,从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年成了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他对班级的管理真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从盲目走向模仿。这次突变的原因在于他好学。

    在模仿中创新

    2002年夏天由于学校方面的原因,他离开了开平,踏上了找工作的艰难历程。他开始上网搜索各学校的地址,然后按照网上的联系方式一个个打电话去咨询。珠海、中山、东莞、广州、佛山、惠州这些地方他都尝试过。最后只收获四个字:屡战屡败。

20028月,经过几轮面试、笔试,从没有教过高中的他被佛山南海石门中学录用,开始了“代课教师”的生涯———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他亦步亦趋,跟着老班主任学习。让初中生上课前喊“我是真的很不错”,但他不敢让高中生喊———他怕学生说他无聊;下课后可以跟初中学生玩“撞羊角”,但他不敢跟高中生玩———他怕学生说他幼稚;跟初中生可以在教室“种”一棵许愿树,但他不敢让高中生“种”———他怕学生说他“搞形式主义”。在新的工作单位,他又成了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因为“代课教师”这种身份,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一定要比正编教师做得更好才能获得“继续代课”的资格。他成了一个保姆式的班主任。他勤下宿舍,过问班级的每一件小事,累得精疲力竭,最后落得“负责任”的评价。这段时间,他感受不到学生对他的依恋,看不到学生由衷的笑脸。“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老人早已告诉我们。模仿永远没有办法突破。在教育教学中自己要多钻研,自己要多创造,即“学我者生”。惟其“学我者生”,教育教学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代课的一年,是他不堪回首的一年。这一年里,他经历着人生的栉风沐雨:从一个正式老师成了代课教师,从一个小有名气的班主任成了一个随时会被解聘的孩子王。

    2003年,在学生家长的鼎力帮助下,在学校领导多方努力下,他终于变成了一个正式的老师。这一年,他教高二3个班的语文,担任一个物理班的班主任工作。那个物理班,58个男生、7个女生。男生众多的班级说好听点叫“活跃”,说难听点叫“纪律差”。每次年级开会总会有领导说:“各班要注意,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有所松懈,特别是物理班。”听到这里,他的腰板不自觉地就挺直了———准备替他的爱徒们接受教诲。

    在高中,晚自习绝对禁止班主任在教室里发表长篇大论。自习课也少得可怜,学生每天忙着做9科的作业。自习时间想找学生谈心怕耽误他们做作业的时间,下午放学时间想找学生谈心怕耽误他们运动的时间,晚上去宿舍想跟学生聊几句又见他们忙着洗衣服洗澡……他再次陷入困顿当中。

别人带班有什么高招呢?

不是有人说“创造从模仿开始”吗?他先模仿别人的高招吧。有人说:“教室里面不能放饭盒,我要是发现,马上扔到垃圾桶去。学生以后就乖了。”

那时候不知道老师和老师之间是有差别的,不知道别人能做的事情他却不能做。他傻傻地真扔了学生的饭盒。他不仅扔掉了那个饭盒,也扔掉了学生对他的好感。到现在,他还为那事情内疚。他发现自己在管理班级方面已是“黔驴技穷”。

走进教育在线,走向成功

    在他无助与苦闷的时候,幸运地在教育在线读到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内容如下:本公司为激励客户成功,决定开办朱永新成功保险;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保期十年;投保条件为投保者必须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者十年内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声明,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这时,李俊兴老师就像一个快要放弃理想,几乎要溺水身亡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读到这个帖子,他想到了鲁迅的那两句诗:“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在随笔论坛,他开了一个“于无声处”的随笔帖;在班主任论坛,他开了一个“文明治班,治出文明班”的专题帖。

    因为这份激动与震撼,生活一下子变得有了寄托,有了方向,心灵也似乎有了皈依。在班主任论坛写着写着,就将帖子写成了精华;写着写着,就有作品在《师道》、《教师之友》、《中国教师报》、《广东教育》上发表。

    这时的他觉得自己是一棵正在抽穗的稻子,甚至能听到他自己“嘎嘣嘎嘣”拔节的声音。因为写作,他学会了反思;因为反思,他得到了提升;因为提升,他赢得了学生。

    结识教育在线,结识教育在线上的同路人,与他们交流让他发生了质的突变:因为反思,它由感性走向理性,由懵懂走向从容,由泛我走向自我。他不再盲目模仿名家,包括他的师傅李镇西,他在做最好的自己。

    2005年第一次任教高三,作文教学毫无章法,2006年再次任教高三,总结出10万字的“人物感悟法”;205年初次任教高三,2006年班上有学生夺得区语文单科第一名。从每天100字的班主任日记,到形成系列的“跟学生谈心专题”、“班级文化建设专题”、“家长教育智慧专题”。他是在“用心做事”。从教育在线默默无闻的菜鸟,到“教育在线论坛五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再到“教育在线年度优秀网友”,再到《现代教育报》的专栏撰稿人,那是“用心做事”的结果,那就是交流,是反思给他带来的回报。

    20071215,全国知名教育家李镇西正式收他为徒。他还获得了“全国心灵写诗金笔奖”。从此,每周三晚上可以跟师傅及其他徒弟“美丽相约”———天南海北的他们在QQ上畅谈一个个教育话题。

    他很感谢教育在线。在与网友的交流中,不管网友们给予他的是激赏批评,还是鼓励劝慰,他都心怀感激。几年来,每天反思教育,关注教育细节,记录教育的失败与成功,书写教育的迷茫与困惑,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反思与写作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迄今为止,他已经写下了50多万字的班主任工作日记。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积累做班主任的智慧,在反思中升华自己,这是他恒久的理想。

2007年,他获得南海区十佳班主任称号;2008年,他成为南海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总分状元。是教育在线上的交流让他成长,是博客上的反思让他成熟、成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