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器鉴定学习——认识回青料

(2013-07-15 09:03:13)
标签:

瓷器鉴定

回青料

古瓷收藏

瓷器鉴赏

鉴定知识学习

分类: 瓷器鉴定知识

         明清青花瓷所用青料,除普遍使用石子青外,还有永宣时期浓艳华贵的苏麻离青,成弘时期淡雅秀气的平等青,嘉靖至万历时期的回青,天启崇祯时期的浙料,清代康熙时期的珠明料。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苏麻离青” 晕散,有铁锈斑; 石子青 发色偏灰; “回青料”色泽浓重、蓝中泛紫;“浙料”发色青翠而沉着; “珠明料”呈色艳丽明快。
    回青,来自西域或新疆。事物绀珠中说:回青者,出国外。正德年间,大王当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天工开物说: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青料的输入是西亚回教民族地区或域外的回教国家是较为统一的说法

         正德晚期回青料是偶得之物,十分稀有,价比黄金。因此,在嘉靖早期,官窑青花仍大量使用平等青。嘉靖十六年(1537年)发生的一场意外事件改变了这一状况。这一年,浮梁与乐平两县民众发生了大规模械斗,《明实录》记载:“江西乐平县民,尝佣工于浮梁,岁饥难食。浮梁民负其佣值,尽谴逐之。逐行劫夺,二县凶民遂各集党千余人,互相格杀。”又据嘉靖年间《江西大志·陶书》说:“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这一事件使得嘉靖官窑只能主要使用石子青,而石子青过于灰暗,又迫使嘉靖官窑改用回青绘制青花瓷。

  嘉靖帝崇尚道教,而回青料与国产石子青配比合适时所绘青花色泽艳丽,呈紫蓝色,正符合“紫气东来”的美好寓意,因此,回青料所绘青花瓷令人倍感吉祥,也获得了嘉靖帝的认同。

    靖、万历时期,这种昂贵的进口青料一直为官窑所垄断,民窑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国产青料,青花色调远不如官窑浓重鲜艳,多数为蓝中偏灰或偏

黑。为了获取这些珍贵的青料,民窑窑主有时也不惜花高价从御窑厂的官吏手中私买,因此嘉靖民窑中偶尔也能见到回青烧制的青花瓷。

    使用时,回青必须与适当比例的石子青相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浓翠效果,上等回青亦称“佛头青”发色蓝中透紫。 回青在与石子青配合使用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蓝。


下面是回青料瓷片和瓷器:

http://s3/mw690/935deb07te18403e63ed2&690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370.JPG 


http://s1/mw690/935deb07te18408857640&690

http://s16/mw690/935deb07te18403d9959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