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古创新,独领风骚一一论金农书法艺术思想及其隶书创作
(2020-09-13 16:57:27)
标签:
书法文化 |
分类: 张振发书法论文 |
化古创新,独领风骚
---论金农书法艺术思想及其隶书创作
张振发
(曾荣获中国书协第三届隶书学书讨论会优秀奖,被书法
导报1998年9月2日35期,9月9日36期连載)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继承创新的历史,继承本身包含着创新,创新是继承中的发展。因此,创新是书法艺术演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才能推动隶书艺术从一个制高点向另一个新的制高点飞跃,才能从中推出彪炳书史的书法艺术大师。清代的金农就是一位在继承创新中显示出盖世才华,独领隶书艺术风骚的天才人物。
金农的隶书艺术以继承传统为根基,以张扬个性为特征,在嬗变中闪烁出璀璨的光华。他在“扬州八怪”中隶书艺术的成就最为突出,在碑派的发展史上贡献卓著,在整个书史长河中占居重要的位置。
透视金农隶书艺术的聚光点和闪光点,“创新”二字,是他登上艺术殿堂,步入极高境界的法宝。
一、更新观念,是书法艺术创新的灵魂。
历史上任何一位取得辉煌的书法艺术大家,都不是墨守成规,死守传统,而是在继承中塑造自我,在法度中创出新法。金农在书法艺术上勇于破除世俗观念。冲破因循守旧的“紧箍咒”,敢当自我“扬弃”的强者和创新的开路先锋。金农生于清朝(1687 ---1763)年间,原名司农,字寿门,号冬心等,浙江仁和人。他弱冠之年,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挥毫翰墨,闻名乡里。步入中年,他游历海内,寄居扬州。当时“馆阁体”笼罩着书坛,赵孟頫、董其昌秀美书体风行天下,王铎、傅山等人的浪漫书风四处传播。面对这样的时尚风气,他毅然明智地选择了以汉碑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鲜明地提出了“同能不如独诣,众毁不如独赏”的艺术主张,为他后来在隶书艺术上不断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
金农从汉牌中寻找自我,并能独树一织,开辟了一条创新的途径,正是因为他取法高古,又致力于新,才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他那精湛的隶书作品,堪称独绝,足令后世倾倒。探讨他成功的秘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天赋高。金农是一个有盖世才华的天才艺术家。他书、诗、画、棋、琴五艺
皆能:他挥毫书法涉笔即古,魄力沉雄,神妙奇逸;
他年幼即以诗抒情,并显出“不趋时流”的志向。著有(《冬心先生集》),收入其诗作三百六十多首,可谓千古绝唱;
晚年作画,“泼墨画出金错刀”,“欲乞放笔写万个,目接厓谷心坰郊”。(《冬心先生集》)
他作画以真竹为师,直抒胸中意气;他与友对弃,“胳膊声中黑白机,茶香
金农的天赋出自勤奋博学。他在诗句中写道?“宋元雕木积万卷,夫子著书游禁庭”。(《冬心先生集》) 他还在40年中渡扬子、过准明,历齐、鲁、燕、赵而观帝京,自帝京趋嵩洛、之晋、之秦、之粤、之闽、达彭蠡、迈鄂诸,泛衡湘漓江间。可以说,在历代书法大家中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首数金农。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出自天资加勤奋。他取法高古,是从知识的海洋里和大自然美景中撷取了精华。
(二)起点高。金农的艺术眼光是敏锐的,好像“火眼金睛”识别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能站在时代的高峰前后瞻望,穿时越空。金农在追求艺术的选择上,描准了千年以上的古雅补厚的汉碑。他意临《华山庙碑》,不死守一家,而是视野开阔,上下求素。他曾自述“自五风山石刻下 于汉唐八分之流别,心幕手追,私谓得其神骨,不减李潮一字百金也,”从中可以看出,他在艺术的追求上见识之多、临池之勤、功力之深、起点之高,令人干古赞叹!他在44岁时就创作出了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精品《冬心先生隶书》集,为当时和后世视为创新的楷模。
(三)目标高。人们常说,认识无限,艺无止境。金农在中年经历了长期从“量变”到“质变”的探索,终于实现了他隶书艺术的第一次飞跃。他在功成名就时没有陶醉,而是选择了更高的目标,向新的隶书艺术领域进军,去创作以方笔为主的古隶、即“漆书”新的体貌。他的艺术目标像一座摩天大厦,经过匠心独运的“施工”,在林立的建筑物中高高耸起。金农的隶书艺术风格的第二次飞跃,大体经过嬗变、稳定、升华 三个阶段:一是嬗变阶段。他从51岁至56岁整用了5年时间,以雄厚的汉碑功底为基础,逐步打破汉隶扁方结体和篆法用笔,柔进苍古奇逸的方笔,在嬗变中寻求新的“自础 我”(见图)。二是稳定阶段,从他57岁至67岁历时10年的创作。这时期他的大量作品结体竖长,以方笔为主,撇笔长长自然托出,妙趣横生(见图)。三是升华阶段。从68岁到76岁,他的作品追求精雕细刻的内在神韵和高古奇逸的艺术效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创作的《画佛题记》,就是他晚年的绝妙精品(见图)
三、 张场个性,是书法芝术创新的风范。
1.在章法美上,前者为传统式,横排有列,竖不见行;后者为新奇式,横排错落,竖有行气。
2.在布局美上,前者为均衡式,追求整齐化一,给人以静中求动的感觉;后者为多样式,追求穷变化于毫端、合情 调于纸上的效果。
金农的隶书艺术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张扬个性,像水银注地般地倾泻内心的激情。“老夫乱涂抹,胜似画双蛾”(《冬心先生集》就是他扑捉书法艺术的心声。
他的书法艺术个性,像弯弯的月亮有两个尖端,二头是古”,古得出奇,他把隶书写得类似汉简。据考证表明,他“好学癖古,储金石干卷”;(《清史稿》第13914页)自述:“隐坐整日看”,“署名隶书古”,(《冬心先生集》题画尾诗)“蛊履之节君子是敦一卷周易,垂帘门,手写不倦”。(《冬心先生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