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天下午四点半,一对焦虑的父母带着不满一岁的宝宝来到我的诊室。把他们带进诊室坐下后,宝宝父母开始向我讲述就诊原因。原来,宝宝刚满8个月,今天按时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打疫苗,原本该接种麻风二联疫苗,但由于医护人员的失误,错打成了A群流脑疫苗,而一个月前刚刚才打了A群流脑,A群流脑的说明书上又明确写着下一针的间隔时间是3个月。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个错误会不会给宝宝带来严重副作用,会不会导致染上流脑这种病,会不会对健康有长期影响,以及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将这种错误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等等。
根据父母提供的信息,错误疫苗的制备工艺以及理化性质,我详细地解答了父母心中的种种疑问。所幸A群流脑疫苗是死疫苗,错误接种的时间又和第一针间隔在一个月以上,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不大。听了我的讲解,父母稍稍安心了一些。一天以后的下午,妈妈通过微信告诉我宝宝目前表现正常,并给我发来了感谢的留言。
https://pic.wenwo.com/fimg/7427281637.jpg
一,接种程序错误
https://pic.wenwo.com/fimg/45408117978.jpg
三,疫苗种类错误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打错疫苗的事件就属于此类。给家长们的建议还是要打之前主动提出核对要求,确认无误再交给护士注射。
四,接种剂量错误
同一种疫苗,在不同的人群接种常常需要不同的剂量。比如乙肝疫苗,就区分为成人和儿童两种不同的剂量,开错剂量或者因为包装相像(如下图)拿错剂量都会导致这类疫苗接种错误。多说一句,包装相像的药品在临床有很多,医务人员稍不留心就可能出错,家长们一定也要有核对剂量的意识,多问医护人员一句“这是给儿童打的疫苗吗?”
https://pic.wenwo.com/fimg/1785081639.jpg
五,接种部位错误
疫苗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的、有注射的,注射的里又分皮下注射的和肌肉注射的,搞混给药途径发生的接种错误也常见,比如新闻报导中的口服轮状病毒被注射到了身上,所以家长核对时也要多问一句给药途径,以提醒医务人员避免错误。
https://pic.wenwo.com/fimg/2648281640.jpg
其他的接种错误还有,不常见就不写了。总结一下,常见的疫苗接种错误主要集中在接种程序、疫苗储存、疫苗种类、疫苗剂量以及接种部位这五种,家长们能做的就是意识到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错,给宝宝接种之前记得核对,核对,再核对!
冀连梅个人简介
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门诊经理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
预约电话:4008919191
http://tva2/crop.0.0.180.180.180/9336c84fjw1e8qgp5bmzyj2050050aa8.jpg |
|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