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传言1: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就能远离疾病,没有必要进行接种疫苗。错。
世卫组织说,虽然改善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使用洁净饮用水能保护人们远离传染病,但无论环境多么清洁,许多传染病依然能够传播。如果不接种疫苗,一些已经不常见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和麻疹,会很快重新出现。
传言2:疫苗尚有不为人知的若干具有危害性的长期副作用,疫苗接种甚至可致人死亡。错。
世卫组织说,疫苗非常安全。对疫苗的大多数反应,如胳膊酸痛或轻度发热,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情况极为罕见。疫苗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风险;没有疫苗,会出现更多的伤害和死亡。
传言3: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联合疫苗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会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错。
世卫组织说,疫苗的使用与新生儿猝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只是两者可能正好时间重合,是同时偶发的关系。不要忘记这4种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婴儿如不进行接种预防,就会面临极大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传言4: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所在的国家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错。
世卫组织说,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已不常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例如在西欧,自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曾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个人应通过疫苗接种为公共健康尽一份力。
传言5:一些疫苗可预防的儿童疾病是人生中不幸但难免的现象。错。
世卫组织说,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难免”的。诸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一类的疾病不但严重,而且可在儿童和成人中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疾病及相关痛苦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避免。如果不接种疫苗,会使儿童易受疾病侵害。
传言6:儿童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的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并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错。
世卫组织说,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给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接触抗原是正常的,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过程中接触到的抗原数量。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少去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传言7:流感只是麻烦而已,而且疫苗也不见得很有效。错。
世卫组织说,流感并不仅仅是麻烦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导致30至50万人死亡。孕妇、幼童、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严重感染和死亡威胁的风险更高。流感疫苗能帮人们降低感冒几率,节省医疗费用等损失。
传言8: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错。
世卫组织说,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传言9:疫苗含有汞,非常危险。错。
世卫组织说,硫柳汞是一种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防腐剂被广泛添加到某些疫苗中。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传言10:疫苗会导致自闭症。错。
世卫组织说,1998年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关注,但这项研究后来被证实具有严重错误,发表该论文的杂志也对其撤稿。不幸的是,论文引发了恐慌,导致疫苗的接种率下降,并随之出现了相关疫情。
另外,关于此次疫苗事件中的热点问题,世卫组织的专家回应如下:
1、如何知道疫苗是否已失效?该如何检查?
对于像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水痘这样的疫苗可预防疾病而言,血液检测能够确定接种对象是否已获得免疫力。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接种了过期疫苗或不当储存疫苗,应当重新接种。然而,如果儿童已经过了该疾病的风险年龄,就不用重新接种,也不用检测。若考虑重新接种疫苗,应咨询预防接种点的专业人员。
2、其他国家发生过类似事件吗?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是的,接种差错以及接种过期或者储存不当疫苗的失误在其他国家也会发生。在与中国此次事件类似的情况下,一定要:①全面彻底调查,追查这些疫苗的销售和使用流向,找到剩余疫苗并进行控制,确定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行动避免事件重演;②向家长和公众告知有哪些潜在风险;③指导公众和家长如何确认孩子是否接种了过期或者不当储存的疫苗,如果孩子接种了这些疫苗,家长该怎么办。
3、接种无效疫苗会增加结核病、肝炎和流脑这些可致死疾病的患病可能性吗?
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以及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在中国都属于儿童常规免疫范围。这些政府常规免疫的疫苗不在本次事件影响之列。但是,本次事件还涉及了一些自费的二类乙肝、甲肝、流脑疫苗。如果儿童接种了本次涉事的二类肝炎疫苗或流脑疫苗,应重新接种以确定得到保护。重新接种是安全的;但家长若考虑重新接种,应向预防接种门诊的专业人员咨询是否有必要。
4、未经适当保存或处理的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更可能发生细菌污染吗?
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是否更易被影响?如果疫苗瓶或者预充疫苗的注射器未损坏,不当储存而导致疫苗发生污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真正的问题是:减毒活疫苗若储存不当,会失效(因为它们会衰减直至成为死病毒)。患有免疫系统疾患的儿童通常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5、中国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有什么区别?
一类疫苗是政府扩大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使儿童能预防12种传染病。一类疫苗免费向中国儿童提供,也是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父母自主选择自费为儿童补充接种的疫苗,例如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和轮状病毒胃肠炎。接种二类疫苗需自费。
6、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疫苗有信心吗?
世卫组织对中国疫苗的生产和许可有信心。中国管理疫苗的国家监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于2010年和2014年通过世卫组织的评估,符合所有国际监管标准,包括能确保使用现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均是在此高质量监管体系下生产的。此次疫苗事件与生产无关,主要与疫苗的储存和分发有关。一类疫苗由政府的疾控中心系统从生产商分发到接种点,其可控温度的冷链系统已通过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并确认为高质量的冷链系统。但是二类疫苗不通过该系统配送。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正是出现在二类疫苗的配送和供应上。
7、世界卫生组织称“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无毒性反应"是否意味着无害?
“无毒性反应”指儿童接种过期或储存不当的疫苗后致病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疫苗瓶或预充疫苗的注射器没有损坏,不当储存的疫苗是几乎不可能被污染的。但是,如果疫苗由于过期或不当处理失去效力,儿童将缺乏疫苗针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可能在未来感染疾病,对其造成伤害。这种情况跟未接种疫苗的后果类似。
8、如果我的孩子接种了无效疫苗,他/她需要补种吗?
一般情况下,接种过期或不当处理的疫苗后,人体对疫苗针对的疾病可能不产生免疫能力,因此应该重新接种疫苗。重新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可以立即接种灭活疫苗,也可以在28天后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由于不同疫苗可预防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产生的风险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疫苗都有必要重新接种。诸如麻疹、风疹、甲肝、乙肝和水痘等疾病,可通过血液检测了解儿童的免疫情况和确认是否需要重新接种疫苗。若考虑重新接种疫苗,应咨询预防接种点的专业人员。
9、世界卫生组织提到“此类情况安全风险非常低”,那么“安全风险非常低”到底有多低?
如问题七所述,据我们所知,未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储存的疫苗或者过期疫苗不被污染或产生毒性。因此,人们几乎不可能因为接种了这样的疫苗而患病。真正的问题在于不确定疫苗是否仍有效力。所有疫苗的接种均有一定的产生副作用的风险,例如对某疫苗成分出现过敏反应。但是,接种过期或不当储存的疫苗应当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的风险。
10、如果孩子接种了无效疫苗,会有什么后果?
11、应该给孩子注射疫苗吗?
是的。中国的儿童与全球其他儿童一样,需要疫苗的保护,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国免疫规划可保护儿童免于患12种传染性疾病:乙肝、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甲肝、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结核病。除极少数儿童因医学原因无法接种疫苗之外,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根据常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避免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最安全和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