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绍振与小说文本细读

(2014-05-07 13:49:46)
分类: 悦读阅美

第九期“悦读阅美”读书活动:“探寻文本的秘妙”之

“第三只眼”看文本

——孙绍振与小说文本细读

 

阅读书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重点阅读篇目:名作细读》第七章进入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批判与探寻》:《多元解读与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武松的人性和神性》《古典小说的英雄无性和猪八戒的喜剧性》《<范进中举>的双重喜剧性》《<祝福>: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孔已己>:没有悲哀的悲剧,没有喜悦的喜剧》《<十八岁出门远行>:踏上人生的旅途,寻找精神的“旅店”》《安娜·卡列尼娜回家看儿子——感情冲击听觉、记忆、动机发生变异的奇观》《<项链>:一个人物的两个自我》《<最后一课>:渺小的人物和崇高的主题》。

 

主持人:LHB 

读书方式:

10人精读名作细读》、《批判与探寻》。其中9人作为主发言人,在撰写读书报告的基础上,做主题发言(每人10分钟);1人担任评论人,收集前9人读书报告,归纳各人主要观点,并点评,撰写讨论综述。

其他同学阅读名作细读并随机发言。

教师导入并点评、总结。

 

延伸阅读书目:

1. 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 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

5. 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6.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 孙绍振:《榕荫问月:审美之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 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 孙绍振:《审美形象的创造》,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0

10.孙绍振:《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读后请思考:

1.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有何特点?对我们解读小说文本、进行小说教学有何启示?

2. 如何理解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

3. 除了孙绍振所提到的解读方法,小说文本的解读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