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12-25 11:54:07)
分类: 新闻速递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担当作为,千方百计为民谋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在他的带领下,锦星镇这个有着“鱼米之乡,文化圣地”美誉的地方,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乡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幸福安康地生活。他,就是黔西县政协委员、锦星镇人民政府镇长王德军。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帮贫困户打扫室内卫生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到贫困户家中访问,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和贫困户交心谈心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访问贫困户家,到田间地头查看冬季作物白菜的生长情况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给贫困户送棉絮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在东庄村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和村民一起覆盖地膜

  他,冲锋在脱贫攻坚战场最前沿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王德军同志始终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住用好国家、省、市、县实施大扶贫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鼓作气,挂图作战,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切实做到因村因户施策,确保户户有脱贫门路,人人有增收技能。

  脱贫攻坚战场上,王德军同志不断拓展创新,按照“一切工作围绕脱贫,一切工作指向脱贫,一切目标为了脱贫”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教育、住房、医疗、农村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整治,分类建立台账,因户施策,补齐短板,提升弱项,建立返贫风险防范机制,坚决防止一边脱贫一边返贫;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实现建档立卡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充分利用护林员、护寨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宽贫困户就业创业渠道。

王世刚是锦星镇东庄村一组的一户贫困户,由于缺少发展资金,发展动力不足,没有发展思路,加之三个孩子上学,负担较重,日子过得很紧迫。扶贫先扶志,王德军针对王世刚的情况经常牺牲下班陪伴家人的时间上门去给其宣传扶贫帮扶政策,为其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引导其发展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又帮助其申请了5万元特惠贷用于购买牛和猪,并为其家庭谋划了“多元化”发展路径,也就是一边让其妻子罗梅在家发展种植和养殖,一边引导王世刚和其长子王理想外出务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收入,从2017年至2020年王世刚户获得的种植和养殖补助就达15580元,2019至2020年务工收入达50450元。

   在东庄村一组,像王世刚一样的贫困户不少,王德军帮扶了十户人家,曾家学家,妻子生病,生活窘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在家务农照顾孩子读书,王德军时常牵挂着,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天寒地冻,王德军带上棉被看望曾家学家,帮助打扫环境卫生,整治人居环境,仔细询问生活状况和收入情况,查看蔬菜生长情况,和农民一起体验种地的辛苦和劳动带来的快乐,由于今年初曾家学家里发生意外事故(其小孩与同村另一名小孩玩耍不小心将对方左眼珠刺伤致瞎),使其刚刚摆脱贫困的家庭再次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让曾家学家的日子尽快好转王德军帮助其妻子刘泽美办理了护寨保洁员工作岗位,并积极引导曾家学外出贵阳务工。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在东庄村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和村民一起覆盖地膜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在东庄村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种马铃薯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种马铃薯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种马铃薯

  在王德军的带领下,全镇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及国家和省的考评标准,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主攻“四场硬仗”(产业扶贫硬仗,就业扶贫硬仗,金融扶贫硬仗,生态扶贫硬仗),实施“四大工程”(交通扶贫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电网升级网络扶贫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全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至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28户4546人,全镇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7.67%下降到0%,高标准超目标完成减贫任务;建成新街社区、木渣黑社区、红旗村、青沟村、文阁村、庆民村办公阵地并投入使用;完成丁扬斌故居“香风园”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着力规划建设国学讲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锦星镇白泥社区、东庄村、洪湖村纳入国家旅游扶贫示范村,其中白泥社区进入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  

截止2020年底,锦星镇申请特惠贷1613.12万元,解决426户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建成小水窖200口,实施8个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建设,解决1275户5600人饮水困难问题,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拆除危旧房118户,实施危房改造225户,困难户建房17户,锁定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48户642人,全部搬迁入住,实现安全住房保障全覆盖;通过供电线路改造和变压器扩容,实现供电网络全覆盖。共解决260名高中以上学段贫困学生教育精准扶贫资金85.483万元,贫困户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2019年中考,锦星镇500分以上人数为103人,600分以上人数为1人,500分及600分以上人数均创全镇新高,500分以上人数再次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小学毕业班和小学普通班考试成绩继续稳居全县前列。新修建卫生室2个,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他,奔跑在产业发展道路最前面

  王德军同志始终认为:“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他认为,目前锦星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利用好地域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元化发展,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王德军在成功选准产业的基础上,他始终不忘贫困户,各个产业基地均让村合作社与贫困户实行利益联结,对长期产业薄弱、缺乏技术的贫困户实现了兜底保障,形成了长效性、可持续性的产业发展目标,不仅夯实了支部带头致富基础,还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

在王德军的带领下,全体镇村干部群众起早贪黑,战晴天斗雨天,在全镇发展“大葱+野葱+香葱”产业2500余亩,在新街社区、白泥社区、木渣黑社区、文阁村、青沟村、红旗村发展猕猴桃种植5000亩,高粱6000亩,优质水稻2000亩,带动贫困户968户3887人发展。

  成功的背后是他挥洒了无尽的汗水和多个夜晚换来的,他明白,要想选好选准产业,必须打破以往小而散的产业格局,重点谋划一批周期短、见效快、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

2019年,王德军为了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不辞辛苦,5+2,“白加黑”,奔跑在产业结构发展道路最前面,在农户家中、在田间地头做农户思想工作,与农户算明白账,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土地流转入股和向农户宣传产业调整的利益链接机制上,他的执着打动了大部分人,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在东庄村,红旗村和白泥社区,将恒大集团援建的蔬菜大棚确权给当地农户(贫困户),期间他坚持每天早晚亲自到项目点上督促大棚的改建进度。使农民土地变资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户参与公司分红,激发劳动者内生动力,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加贫困户和其他农户收入。如今这些大棚已经成了锦星镇发展食用菌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基地。   


王德军: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2月21日,锦星镇扶贫干部王德军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种马铃薯

在王德军的带领下,锦星镇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请来省农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引进经营主体,争取项目资金,打通省内外销售市场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在东庄村蔬菜大棚里,引导农民学会食用菌种植,稳就业保增收。目前,锦星镇食用菌种植种植达653个大棚,其中黑木耳和香菇占110大棚,羊肚菌占543个大棚,带动300多人就业,最大限度增加贫困户(农户)收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迈上小康新征程,翻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一页。 

  他,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端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王德军同志身先士卒,带领镇政府一班人,以敢打敢拼、勇于担当的毅力和勇气冲在战疫一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以听号令听指挥的思想站位、打硬仗攻难关的坚定决心、封得住封得严的周密部署,着力落实宣传、排查、消杀、防控四项工作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从疫情防控开始,王德军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这期间,家人的不理解,被隔离人员的不配合,他都咬紧牙关,默默坚持,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要去各个村口卡点巡查执勤情况,他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全力把好村组隐患排查关和人民群众健康关,用实际行动带动全镇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第一堡垒,生命至上防线,让党旗搞搞飘扬在抗疫防疫第一线。

  截止现在,锦星镇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依然在井然有序开展,疫情发生率一直保持在零状态。

王德军依着朴素,貌不惊人,但在工作岗位上敢想敢干,担当作为。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奋斗目标,在锦镇各项工作中处处有他的身影。在基层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他,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他,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他……扎根在锦星这块大地上,他用心血浇灌着这片热土,他不畏困难艰险,不畏严寒酷暑,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既要以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又要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生活,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胡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