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族吃新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0-07-27 09:37:34)
分类: 文化旅游

苗族吃新节的来历和习俗

 

 

在七至八月, 是雷公山脚下的雷山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苗语叫"脑卯")。雷山“吃新节”有不同时间过的,有的过两次,有的过一次,还有的同1天时间,一些村寨过早上(上午11点至下午12点),一些村寨过晚上(下午4点至晚上7点。这是过去老人为了亲戚朋友互相往来共庆佳节。如,西江镇各苗族村寨规定从开秧门“丑日”(即5月22日)第1天算起满50天的“卯日”(即7月11日)是第一次“吃新节”,到100天的“卯日”是第二次“吃新节;丹江、郎德、望丰等地的苗族村寨从开秧门日子计算,满60天举行“卯日”(即7月23日)一次“吃新节”;而莲花、桥港、桃江、掌雷等地则在农历8月上中旬(公历9月上旬)稻谷“金黄时节”的“卯日”才过“吃新节”。“吃新节”这天,各苗寨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男女老少,喜气洋洋,举寨欢庆。几家提前在“寅日”杀猪宰羊或到市场购买。“卯日”这天上午,村民们带着鸡、鸭、鸡蛋、鱼、酒饭到几里路远村寨指定的地方烧香化纸祭桥、祭坐凳、祭“岩爹、岩妈”。回家后将鸡鸭、肉鱼煮熟,在祖先神位神龛前和门口烧纸插香,将酒、鸡、肉、鱼饭和稻秧包(稻穗)以迎接祖先过着一年一度“吃新节”,嘴里叨念着叫祖先来喝足吃饱,希望祖先保佑全家老少平安健康,保佑今年水稻等经济作物获得丰收等话语,同时也追述祖先的辛勤劳作和频繁迁徙的艰辛。酒肉饭洒在地上祭祀祖先后,在中堂屋把酒肉鱼摆满长桌或圆桌,客主欢庆一堂。 

苗族吃新节的来历和习俗
(图为2017年7月雷山县城“游卯”苗族情歌对唱的场面)

据介绍,雷山县苗族吃新节“游卯”活动历史悠久,自苗族民众从中原跋山涉水定居雷公山山麓以后,就有了“脑卯”这一隆重节日和龙天赶热闹场“游卯”活动,形成了雷山苗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和对歌传情的歌咏文化。2013年,雷山“苗族吃新节”已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毎逢吃新节“游卯”活动,在雷山县城、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莲花等地人山人海观看斗牛、斗鸟、赛马,闻听千万对苗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飞扬,歌声震撼人心,从夜深到天亮,唱不完的歌,谈不完的情。赶集和斗牛是吃新节的节庆特色。吃新节是苗族人民庆丰收的节日。节日前,人们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则忙于修整和添置芦笙……

苗族吃新节的来历和习俗
(图为2018年7月西江千户苗寨“吃新节”苗歌大赛)

据有关民族研究专家(资料)介绍, 相传古老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才有谷子,人们只好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猎飞禽、讨树果、摘野菜吃,日子苦得很。为了得谷种,苗族老祖先告劳(老者)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去调换得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木板仓库里,等翻春播种哩!没想到,一天晚上,手杆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边,借着天灯,踩着石礁,不停地舂着蕨粑根,一时不小心。碰倒了天灯,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起了火,越燃烧越大,没法扑灭。谷子在仓里乱蹦乱闯,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火烟一飞上天,跑回告呼家去了。告劳经过三番五次回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哪晓得告呼死活不认帐。硬讲谷种没上天。没法子,告劳又和告呼商讨: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一嗓子说干了九坛水,不通情理的告呼还是死活艰答应。告劳只好动了九天九夜的脑筋,想出了一条秘计,等谷子成熟时节,一只狗到谷田里去打几个翻滚,让谷颗颗粘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正要出发时,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杆有五尺高,稳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狗因忙于取谷种,心情太急,走到南天门坎下,不小心绊倒石头,跌了一跤,打了好几个滚。待狗起来时,却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狗跑到一块穗穗只有五寸长的谷田里便赶忙打几个滚就往回跑(今天的谷穗也只有五寸长与此有关系哩!)。没想到,秘计已被告呼识破。当狗回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把守在桥头,把狗打落天河里。武士们都以为天河宽,深得没底,狗只有死路一条,量它有十二条命浮过河回去,谷子颗颗也早被水冲洗光了。这样一想,都乐哈哈地向告呼报功领赏去了。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高高地翘在水面上,然后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浮过了天河,回到了人间,尾巴上恰恰还粘有九颗谷种。

有了谷种,告劳欢喜得不得了,便把原先准备拿去换回答种的所有珍禽异兽给狗吃,以作酬谢(狗吃了九年才完,传说从那以后,狗使学会吃肉食了)。告劳赶紧犁田撤种,他用山坳做牛轭,山岭做犁腿,岩山做犁柱,石头做犁脚,山头做犁把;捉来旋风做犁索,架着犀牛,犁东又把西,犁了九天九夜,犁遍了天下树林角角。播种后,告劳日夜细心管理,那只狗也一直守卫在田坎边,不准天上飞的麻雀鸟类,地上跑的耗子等挨边。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谷穗变成金闪闪、黄澄澄、胀鼓鼓的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乐融融地摘了九升谷子,剥了壳壳,煮了一大锅白米饭,一尝,很实香。这时,告劳想到谷种是狗冒着性命取来的,便先舀了三大碗给狗赶前吃,自己才赶后尝新。剩下的谷子,告劳把它留做种,年年撒种栽插,年年繁植,使天下树树角角都有了谷种,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农历七月十三日前后谷子已成熟了。为了记住这个日子,告劳便把这天定为吃新节,一直相传下来。在这天,人们总记住先给狗吃赶前:谷子是狗尾粘回来的,谷穗长得很象狗尾巴,所以狗一旦落水,总是记住保住谷子种籽,尾巴一直翘在水面上哩。

张希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