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寨头二月二“禳桥节” 有个美丽传说
杨荣昭



2013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二),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寨头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二月二”禳桥节。这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之一,也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重大民俗活动之一。
贵州三穗寨头,这个邛水河畔县城的南部苗寨,系苗族聚居地,为全国第二个最大苗寨,曾以“千里苗疆门户、千户苗寨”而著称。《咸同军事史》中记叙“寨头者,苗疆之门户也”)。寨头,这里不但山清水秀,自然风光迷人,且是苗族歌舞之乡,节日众多,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地民族风情浓郁,又独具特色。仅是节日就有“吃新节”、“月半节”、“牯藏节”、“姊妹节”等等,在同一民族的民族风情中,至今仍保存着一种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原始习俗——“二月二禳桥节”。
“二月二”禳桥节当天,寨头的苗族同胞以他们的传统方式举行了隆重、盛大、神秘的祭祀及民族文化活动。“二月二”禳桥节以其悠久古老、热烈壮观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十里八乡、周边县市以及国外的朋友前来观看。届时,从县内县外前来助兴游玩的人达万人以上,就连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前来观光游览考察。当地苗族同胞与来自省内外的宾客友人欢聚一堂,欢歌燕舞,共度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民族佳节。在贵州高原,在春天美好的季节里,寨头苗族二月二“禳桥节”绚丽多姿、充满声神韵的场面壮观火爆,气氛热烈祥和,男女老少个个穿着节日的盛装,随着悠扬的芦笙偏偏起舞,苗歌盘古、情歌对唱此起彼伏……整个苗寨仿佛成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流传千百年的寨头苗族二月二“禳桥节”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贵州三穗寨头的苗族同胞原居住在也雾山。一天,寨子的几位小伙子出山打猎,为追一野兽来到寨头。发现寨头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人间居住的好地方。于是打猎的小伙子们就将此情况告诉了长老们。经寨上长老们商定,才搬到寨头居住的。到寨头居住后,发子发孙,发财发富,成了千户苗寨。大家认为也雾山是寨头的发源地,应当把也雾山的龙脉迁到寨头来。只因石坪河档住了去路,怎么办呢?经长老们协商,确定在也雾山山脚的石坪河上架一座桥,把也雾山和寨头连接起来,将也雾山的吉祥幸福的龙接到寨头。大家都要吉祥幸福,都要接龙,这又怎么办呢?又经全寨12房族长老协商,决定每个房族各修一孔,修成一座12孔的桥,俗称接龙桥。桥是在当年二月初二修架而成的,于是就在这天,全寨12房族各抬一头猪,提着鸭或鸡拿到桥上去杀,把鲜血淋在桥上,烧香化纸,以示接龙。从那时候起,每年一到二月初二,全寨12房族都要祭桥接龙,沿袭至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