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开展随堂课听、评课活动
(2018-01-05 15:31:27)
标签:
形式多样 |
分类: A3(B5-B9)项目实施 |
根据学校对语文组全体教师教学所做的安排,朱金峰、郑建斌、寿玉红三位老师在2017年12月6日---12月22日期间,对全组21位老师进行随堂听课调研,现在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点:
3、高一全体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全程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师生互动好。
4、均有集体备课和个别备课,在备课的基础上,能形成自己的教案。
5、均有课堂生成,比较注重学生的想法。
二、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高二高三部分老师在上课时,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但老师均没提醒或进行干预。
师生互动有待改善。
高二高三部分老师在课堂上还是唱独脚戏,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集体备课有待加强。
高一高二学段的老师进度基本统一,高一集体备课做得较好,基本做到资料共享,每两个星期有一次大家互相学习的机会。高三的集体备课比较欠缺,资料共享有待加强,教材研究不够。
上课内容的厚度有待加强。
高三进度应该加快。
数学组教学调研情况总结
根据学校对数学组全体教师教学所做的安排,金乐敏、王贤昆、刘锋三位老师在2017年12月6日---12月22日期间,对全组22位老师进行随堂听课调研,现在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点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充分重视课本、重视运算、重视训练;
(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动口,演板、课堂讨论较多;
(三)在教学效益上,能结合校情、生情选取适切性强的内容与教法,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与得分点强力突破,积极追求有效的教学效益;
(四)在教师素质与能力上,基本上都呈现出心态积极端正,肯于面对现实有耐心和信心,尊重学生认真执教。
二、建议
(一)希望对学生定位能再高一点,相信学生,相信自己。
不少课堂容量小、思维层次浅,个别课堂讲不清要点。建议适当增加高考压力,敢于面对高考、针对高考给学生提出目标和要求,敢于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习惯较差、动机不足,对教师的意志与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教师首先得有充足而持久的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也能学会知识,也能学会思考。
(二)加强育人功能,关注学生心灵成长,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与培养。
教师不断地强化自我砥砺,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多唤醒,激发学生的自尊与成就感,挖掘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三)重视对数学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在于思维。面对如此学情,更需要智慧才能将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突出要点本质。虽然学生基础浅接受能力差,但老师们还是要坚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思维的来龙去脉,以问题为主线,多问几个为什么,“这道题怎么想?”,“为什么要这么想?”,“这样想行吗?还能怎么想?哪样更好?”试着一题多解开拓思维,注意提示数学思想方法,千万不能只停留在教知识、教答案、教运算上。坚持引导学生去观察、联想、比较、分析、总结、质疑等等,学生会越来越会学数学,越来越喜欢学数学并学好数学的。
(四)加强目标管理,对学生学习习惯要严要求、勤培养。
高二、高三部分班级都有近一半学生上课不看书、不动笔,个别课堂甚至出现乱象,教师对其呈现放任迹象,只管自己把这节课上完就完事,根本不管学生,这必须及时制止。高一、高二就要开始对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行有所动、动有所查、查有所管,管有所效,只有这样,才会看到一个有希望的学校。很能体会实验高中的老师们的不易与无奈,还有不甘和无助,但现实如此,不把任何问题都归咎于“学生差”这个看似很拿得出手说得出口的理由,坚持下去,能在实验高中出成绩的老师必是特别有能耐的老师,加油!
物理组随堂听课的反馈
一、由于高考选考人数大量减少,高二高三分别只有1个选考班,高一学生还是处于适应阶段。高三已经进入第二次选考复习,吴辉明老师利用专题进行针对性复习,学生比较积极主动,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高二老师潘建标老师还在进行选修课的新课教学,潘老师思路清晰,板书设计巧妙,注重学生的基础。高一的老师主要在进行新课教学,比如叶桂霜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到黑板板演,暴露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邵九姑老师、叶高速、郑秀娟、徐爱娟四位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题目也比较基础;王建民老师上课比较生动,通过例举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林柏祥老师站的比较高的高度,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原理,并且上升到哲学的境界。
二、通过本次的听课,发现我们物理组的老师并没有在这样形式处于消极状态,各位老师还是认真备课,并且十分注重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突破重难点。不足之处,我们几个听课老师总结是:
1.部分老师自己讲得太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少,有些时候做的题目难度过大,甚至超纲。希望各位老师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
2.注重课堂中学生的生成,部分老师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或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板书设计不够合理或者板书书写不够简洁,希望老师认真设计。
4.针对高一新生,注重兴趣的培养,尽量引导喜欢物理的学生选择物理。
化学组随堂听课反馈
一、重视实验探究,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课教师应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引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鼓励学生创新。这样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为创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化学天地中自由翱翔,真正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民主。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的课应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强调教的权威,而是完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每堂课都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所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要启发讨论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3、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
生物组随堂听课反馈总结
潘忠孝:该教师上课没有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全程粉笔板书教学以及进行问答式教学,知识点讲解清晰,课堂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度好,课后有作业布置。
麻小芳:该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个别学生睡觉。
陈丽丽:该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柯淑丽: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周淑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高三几位老师,后来因为时间紧迫和课时重叠,没有及时听课。
教师 |
时间 |
课题 |
潘忠孝 |
2017.12.05 |
细胞呼吸 |
麻小芳 |
2017.12.05 |
细胞呼吸 |
陈丽丽 |
2017.11.30 |
胚胎工程 |
柯淑丽 |
2017.11.30 |
胚胎工程 |
周淑蓉 |
2017.11.30 |
胚胎工程 |
政治组随堂听课总结
一、坚持始终情理交融
二、采用好的情境和材料
三、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
四、合理设置问题
五、自主构建知识
六、情感态度落实
七、细节决定成败
1. 亲和。教师应与学生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把课堂主动让给学生,而不是当学生成为我们教学工具,可以多微笑,多鼓励学生,多说些礼貌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以消除与学生间的隔阂。
2. 接地气。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学情及心理状态,把握时代潮流,在用词方面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流行语,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如徐晓珍老师的课显得就较为轻松、活泼,氛围好。
3. 个性化。教师具有一定的个性,也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如金林朝老师的逻辑、李雪老师的温和、徐晓珍老师的专业、胡长满老师的严谨等,都具有很大的磁场,吸引学生。
4. 智慧。教学讲究教育机智,智慧的教师受学生青睐,能时刻捕捉有效信息,适时借题发挥,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种生成也是课堂中的亮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课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位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拥有一桶水”,在课外需要教师自己不断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进行有效、高效地教学。
历史组随堂课听课活动总结
时间 |
午别 |
节次 |
班级 |
老师 |
12月4日(周一) |
下午 |
第一节 |
高三(6)班 |
范江 |
第二节 |
高三(11)班 |
沈永南 |
||
12月6日(周三) |
下午 |
第八节 |
高二(7)班 |
李本梁 |
12月7日(周四) |
上午 |
第三节 |
高二(2)班 |
陈秀雾 |
第四节 |
高二(11)班 |
林丽茶 |
||
下午 |
第六节 |
高三(7)班 |
胡蒙蒙 |
|
第七节 |
高三(8)班 |
叶丽丹 |
||
12月14日(周四) |
下午 |
第六节 |
高一(5)班 |
陈文忠 |
第七节 |
高一(12)班 |
潘琼英 |
||
第八节 |
高一(10)班 |
金哲曼 |
首先,各位老师都认真备课上课,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的同时致力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比如,高三的四位老师从学生已参加过一次选考的现状出发,结合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范江老师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沈永南老师旨在引导学生继续落实基础知识,胡蒙蒙老师通过课前练习批改、课堂讲解巩固的方式训练学生能力,叶丽丹老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第三,课堂教学各具年级特色。三个年级段的学情和学习要求各不相同,各位老师都从各自任教的学情出发,有针对性的落实学科知识要求和训练学科能力。
地理组随堂调研反馈
一、优点
1.每个段都采用集体备课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各段成员协作性好。
2.导学案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3.导学案里的问题设计有较强的思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老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强
5.各位老师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培养,体现了地理的专业性。
6.练习分析注重思维的拓展。
7.能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二、缺点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对导学案进行取舍。
2.课堂中个别班级学生有睡觉现象
3.导学案中没有留白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4.布置作业没有取舍
技术组随堂调研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