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如何 给心理“减压”

(2012-04-11 11:23:46)
标签:

山东菏泽

和合心理咨询

沙盘游戏

心理案例

心理分析

健康

分类: 心理咨询

  http://s5/middle/932e7523hbd5ee66f6954&690给心理“减压”" TITLE="我们如何 给心理“减压”" />

    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发生率都超七成……在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范和生教授看来,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目前国人心理压力大这一现状。上周末,范和生教授做客安徽人文讲坛,深度剖析了现代人心理压力大的原因,并给心理高压者提供了“减压”疗法。

  心理压力大会引起肌体疾病

  如果您在生活中有血压上升,头发脱落,失眠焦躁,忧虑重重,行为失控等表现,那么您就要警觉了,这可能就是心理压力过大带来的后果。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发展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范教授说,以精神疾病为例,我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范和生认为,这和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有很大关系。

  范和生总结了导致心理压力大的社会根源,首先是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不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压,积之成疾,聚之成患。

  其次是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还有就是相关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如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不公平感等,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甚至加深,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导致了迷惘的一代“飘一族”;最后,社会陌生性增加,导致归属感程度降低。

  范和生称,心理压力过大的产生,除了诸多社会外因外,还与个人心态、认知等内因也密不可分,如有的人杞人忧天,过分放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或引发心理危机;自我平衡能力差,过度社会比较,攀比心理严重,缺乏知足常乐的心态;一些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容物,也加剧了心理压力。另外,部分人思想放不开,因无知导致恐惧,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舒缓,将会引发一系列后果。”范教授说,直接后果是易发心因性疾患,如猜疑、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忧愁、烦躁、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呆滞、健忘、冲动、睡眠障碍、饮食紊乱、性欲异常、行为退缩、孤独不合群、不能有效工作学习、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紧张、拒绝看病和治疗等。

  而心因性疾患又易导致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结石类、乳腺增生、青光眼、高血压等,还可能引发社会心理异常。

  社会支持体系亟待建立

  心理压力过大,不仅后果严重,而且长期累积得不到缓解,最终有一天会导致“爆炸”,或毁灭自己,或攻击他人和报复社会。因此,竞争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为高压状态下的心理减压。

  范和生称,以个人来说,可以从多方面努力,包括不把压力的情势看得过分严重,而要灵活些;自我平衡,做到知足常乐,看淡名利,不做无谓的社会比较,不进行无谓的社会竞争;改变对压力知觉的认知因素,与人竞争不走极端,不给自己设置无法达到的目标;要有豁达宽容的胸怀,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调适心理,除了个人和社会要努力外,范教授认为,尽快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强有力的减少心理问题、防止“心理攻击”的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心理调适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如果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个‘安全阀’,具体包括建立精神减压机制;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倾听民意,及时反馈民意,及时处理矛盾纠纷,不让人们不良情绪的能量积聚过大;在基层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对不良心理倾向的人群进行情感抚慰和真心的帮助,使他们逐步摆脱心理危机,对心态失衡较严重的人要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重点跟踪、帮扶等。”

  另外,可以建立社会危机应激处理专家队伍,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可以由心理专家、谈判专家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有效化解矛盾,此外还要强化心理健康宣传。

  “四炼法”教您塑造健康人格

  “健康的社会来自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才是和谐社会的‘定海神针’。”范和生教授说。

  谁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但如何塑造健康人格呢?范教授称,自己总结出了一个塑造健康人格的“四炼法”,包括修炼道德、磨炼意志、锤炼智慧和锻炼身体。范和生说,其中修炼道德,包括深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注重道德行为;磨炼意志,包括培养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和竞争力等。

  此外,锤炼智慧具体包括锤炼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应变力、交际力以及预见力;而锻炼身体,包括培育身材、强健体魄、注重仪表和长期坚持四个方面。

 

                                                                             文章来源:新安传媒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