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常被心理咨询师借助来呈现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过,近日,本报心灵版与今天心理情商会所专为成人举办了一场沙盘体验沙龙,由心理咨询师刘平超引领一群大人,也体验一次在趣味横生的沙盘游戏中探索自我的乐趣。那天晚上下着雨,8位沙盘爱好者依然冒雨前来,展开一次沙盘心灵之旅……

为什么它是我
沙盘之旅从自我解码开始。刘平超老师请每位参与者从沙具架上那纷繁多样的各色玩偶中挑选一个代表自己,在沙盘游戏中这称为“自我像”。
每个人挑选什么玩偶代表自己绝非偶然。“当你挑选的时候是无意识的,但在众多的玩具当中,你惟独选中它当自我像是有很大意义的,是我们潜意识的真实感受和投射。”刘平超说:“通过玩具直观立体的呈现,每个人可以通过自我像形象地感受到自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并与沙盘中的自己进行一番内心对话,抒发一定的情绪和情感。”
那么,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参与者静静地对沙盘中的自己上下打量:“为什么我是坐着的?”“为什么我头这么大没有脚?”“为什么我背着一个大箩筐?”每个人的姿态都是他或她当下内心状态的呈现。
A背着箩筐端着罐子的妈妈
两位女性参与者的自我像看起来颇有些负重,一位背着非常显眼的大箩筐,一位双手端着一个罐子。一问之下,果然,两位妈妈都背负着对孩子的焦虑,放不下对孩子的担心。
“端着罐子的妈妈”非常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一落下就忧心忡忡以致吃不下睡不好。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她慢慢意识到是自己“放不下”,原因源自自己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认为孩子也应该学业优秀,对孩子学业的过分焦虑不仅让孩子适得其反,也令自己身心疲惫。
“背着箩筐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妈妈,但面对孩子时却很无力。孩子做事拖拉效率低,远远不符合她的期望和要求,孩子越达不到她就越替代孩子,孩子反而没有了成长的机会,她需要做的也是放手。
B坐在地上双手托腮的妈妈
有位参与者的自我像是一个坐在地上、双手托腮的小女孩,似乎在说“我还小”。当刘老师询问这个小女孩有多大时,她说大约七八岁吧。
当一个30多岁的女性选择一个只有七八岁、坐在地上的小女孩代表自己,内心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时,那面对自己的孩子她又如何能承担妈妈的角色呢?妈妈充其量只是孩子的同伴而已。
探究其根源,原来她在原生家庭中排行老小,从小都是妈妈、姐姐替代她做决定,如今她虽然已经当了妈妈,但她的角色并未从原生家庭中的角色转化到现在自己小家庭中的角色,她需要完成角色转化和自我的成长。
C大头的男子
男性参与者更多是从自我像的呈现里,发现还有未开发的潜能。蔡先生选择了一个中年男子来代表自我,这个中年男子外观稳重、乐观,手里拿着麦克风正在唱歌。看起来开朗、善于表达,小有成就,对自己各方面都挺满足的。
但透过自我像,蔡先生发现自己的头部特别大,脚还未开发。而脚的部分恰恰代表了潜能。沙盘透露的信息表明,在意识层面上他或许认为自己各方面已很好很令人满足了,但潜意识里他还心有不甘,不论在生活或工作中,他还有更多能量想要释放,有更好的位置可以去争取。
在哪里我更舒服
调整前自我像位置

调整后自我像位置
通过自我像的呈现,参与者更好地了解了自我,但如何改变和成长成为新的困惑。刘老师让参与者坐到沙盘面前,去感受自我在环境中的感受,并做出令自己舒服的调整,而这一步小小的调整,恰是潜意识提示的方向。
A我不想远离人群
有一对夫妻,先生先把自我像放到沙盘里很靠边的位置,妻子跟着把自己的自我像放在他身边。此时,她说,先生个性较为孤僻,她是为了配合先生、怕他一个人孤单而放弃了自己想要摆放的位置,其实处在这个远离人群的位置自己是不舒服的。当刘老师请她调整自我像位置时,她有点不放心地问先生:“我移过来,你会跟着我过来吗?”先生回答说:“会啊!”
当她移动自我像,走进人群里,先生也跟随她移动自我像接近了人群。妻子分享说,平时为了照顾先生的感受,自己社交活动是能少就少能免就免,但现在知道也可以这么做——既接近人群,也和老公靠近,令双方都舒服。
B身处中心并不舒服
当晚最年轻的参与者是一位23岁的小伙子,正处在创业初期,他选择了一个正在挥杆的高尔夫球运动员代表自己,充满激情,他把自我像摆放在沙盘正中间的位置。
通过刘老师的启发,小伙子与自己的自我像进行了一番对话。他发现其实自己处在中心的位置并不是那么地舒服,表面上看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但大多都面朝前方,并没有关注到他,而且自我像都被挡住了,他看不到自己的自我像。
看不到自己的自我像,恰喻示着他对自己其实并不认可。小伙子承认自己的能力、技术还不到位。他意识到,自己很想有所成就,太急于证明自我,欲速则不达。当他试着把自己调整到沙盘右上角时感觉舒服,右上角代表的是未来的方位。刘老师说,这一步的调整真的很有意义,你在潜意识里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你需要做的改变,是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而不要把理想状态下的自己(未来的自己)摆在当下的位置就不会那么着急了,未来的自己是当下一步步努力获得的。这位年轻人顿时释然。
摘自<厦门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