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漳浦八景——东罗岩旭日

(2015-01-25 10:51:49)
标签:

文化

                        漳浦八景——东罗岩旭日                      

漳浦县政协文史员  林建东

   漳浦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作生息。东晋义煦九年(公元413年)属绥安县辖制。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郡附设漳浦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众多,无不蕴含着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神韵。

    东罗旭日,漳浦绥城八景之一。据《漳浦县志》载:“东罗山 在县北七里,为罗山之支峰。层峦列嶂,每晓日初升,光华焕发。”又载:东罗山“山半有二石室,颠有巨石,雷霹为二。”旭日直照石室,古人称石室为“旭日厅”。东罗山海拔二百九十多米,主景区零点六平方公里。 在东罗山的半山腰现有一寺院称“白云寺”,庙堂建筑格局为二进一天井,供奉“三宝佛”。1985年12月25日,东罗岩被漳浦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间传说:南宋年间,每当夜幕降临时,在东罗山半山腰总有一束火光在闪亮,而且愈晚愈亮,东罗村的村民们觉得很蹊跷,于是就组织一帮人上山探寻,就在石涧上(现白云寺址)找到一只石香炉。村民为试探是否石香炉发亮,将石香炉抬至“石鼓”上,结果那束火就移至“石鼓”位置,又将石香炉搬回原处,那束火就移回原来位置。有位风水先生说:石香炉放置的地方叫“半壁灯火”,是一个好地穴。石香炉是祭佛的用具,可能是佛祖要在此安居。因此,村民们就在石涧上建一间普通房屋,供奉“观世音菩萨”,并派一个五十多岁的多病鳏夫守候,因在东罗山上,又是在岩石上,取名为“东罗岩”。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上山拜佛,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守候观世音菩萨的多病鳏夫从此日益康复,活到九十多岁。宋徽宗时代,僧悟宝鑫始建庙于现址并种植金钟荔枝一棵(悟宝鑫在悟禅洞圆寂),第七代住持元朝僧如海扩建;到了明嘉靖庚申(1560年)由县城人王成重新扩建;后人在悟禅洞朔立一尊石佛(石佛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柯安邦迁去兴教寺,抗战时期被十九路军所毁)、立一个樟木板铭文,曰:“悟宝鑫生于山东曲阜,在徽宗殿下为臣,立为相国。八十告老,后来至绥安宗拜赵家祠。闻听东罗岩有口乌目蛇井,长饮此水可延年益寿。后在此出家念佛,静养至一百十三载也。”(铭文传留至1952年被一区副区长蔡得胜所毁,蔡得胜1954年患疯癫回平和老家。)

    这里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山上较出名的景观有:九曲寨、一线天、一扇风  、天然弥勒佛  、悟禅洞(李文章先生误写成卧相洞)、乌目蛇井、击鼓传声、仙人果、白玉兰、宋荔金钟。山下有八景:锦绣花径、天街灯火  、鹤岭秋声、遥瞰旗鼓、桔灯满园、大峰对峙、金谷平畴、旭日东升。漳浦前往漳州古道从这里比邻而过,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经常驻足东罗岩,观山玩水,吟哦勒铭;朝圣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绕轩;……留下无数历史文物与故事。这些景观中都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置身其中,你内心深处会由然而生一股激情,感叹造化的奇妙,人文的娟美。

    在东罗山半山腰处有一形状如鼓的石头,称作“石鼓”。传说这面石鼓敲不得,是东罗山修炼未成的仙鼓。每逢岁末过年时辰,人们就可以上山敲鼓以祈平安,由寺院主持举办拜天仪式,然后手执木锤,诵经敲鼓。敲一响,鬼怪发抖;敲二响,五谷丰登;敲三响,六畜兴旺;敲四响,合家平安;敲五响,谢居安。五响则礼毕,人寿年丰,盛世太平。有一年一个游僧不懂寺规,到了山上听说有石鼓可敲出声音,连敲十响,于是,惊动了天界,玉帝降旨封存禁用。仙鼓认为玉帝处罚不公,便从石鼓架上滚了下来,投奔观世音菩萨,隐匿于寺旁的山涧林中。从此,它不再修仙炼道了。

    位于旭日厅西南,讫今只留下许多古寨的残垣断壁,古石门刻有“衝雲堡”(门匾系减笔书法,意喻堡高衝雲也)。传说隋炀帝(公元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其中有一位督凿运河的将军叫洪珠庆,不与朝廷贪官同流合污,结果反被贪官诬告陷害。洪将军带着妻子、女儿洪春绸及家丁,逃至绥安县罗山铺后一带,选择东罗山九曲寨,安营扎寨,落草为寇,招兵买马,在民间劫富济贫,履遭官兵围剿。每当围剿官兵登至半山腰,洪将军令锣鼓齐鸣,准备应战,突然大石厅石缝朦雾腾空而出,朦雾将整座山寨紧紧裹住,天地妙应,白云助阵,官兵不敢冒进。 “九曲寨”成为攻不破的堡垒。由于白云山朦雾的传奇,“九曲寨”又称“白云山”。一个神仙将一把宝剑送给洪春绸护身,告诉她剑可以切石如切泥。有一天,洪春绸想试剑,跑到山顶,朝巨石一剑砍去,轰隆一声,巨石分为两块,中间留下一条缝,巨石底下还有一小块没有砍透,突出尖尖的角儿。就是现在的一线天。你若站在一线天边沿,向崖下右望,就可以看到一尊天然石弥勒佛仰坐岩石间,形象逼真。

    传说洪珠庆当年在大石厅供奉一尊纯黄金的“弥勒佛”像,重量九斤九两九钱,附近百姓都去朝拜,香火兴旺,石厅烟雾缭绕,就像白云。古人在大石厅立一石碑,铭文“:旭日洞有天然弥勒佛一尊,有十八石洞,上有双狮把山峰,峰顶有巨石可观六鳌…”(1952年被一区副区长蔡得胜所毁。)九曲寨几经荒废,到了明朝改为“衝雲堡”,是防御倭寇的山寨。位于白云寺虎门外,有一口“乌目蛇井”。该井原由天然石相拱而成,现彻圈成井,源是泉水。井深不足两米,阴森清凉;水浅不足一米,清澈见底;传说井内有两条形象鳗鱼,一大一小,身黑肚白,粗细如人的小指头、长约六寸、身上无鳞,头部有两条白须,圆眼晴乌凸,百姓视为神物,称“乌目蛇”。每年端午节乌目蛇就会现身。井水可以治百病,城里经常有病人来求治。

    春天,花蝶飞鸟在翠丛里穿梭,微风送来怡人的花香,远近的山水在云雾中争姿斗艳;炎夏避暑,站在庙前宋朝荔枝树下,看满山荔海嫣红,桂圆满枝,蕉叶遮荫,听晨钟暮鼓与夏蝉和呜。秋高气爽,拾“锦绣谷”石阶而上,深红色的山蒜花、纯白色枝子花、粉红色的桃金娘满目皆是;冬日融融,山色依旧郁郁葱葱,山路延绵的柑桔园,桔灯高挂,意境悠长。赋就一幅丰收吉祥的丹青水墨。雨天游山,在潮汽和氤氲里,感受禅净地的清幽,更有另一番惬意。      

    东罗山历经桑沧,文物也屡遭洗劫。天然石佛、石狮被毁,使东罗岩景观残缺不堪,一些景观失去原本风貌。往事不堪回首,惟有无奈的感叹。

    2003年以来,绥安镇政府专门成立“东罗岩旅游景点筹备领导小组”,着手对该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在政府的组织导向下,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慷慨解囊捐资,东罗岩白云寺住持光焕师父和林东时老先生等信众的努力下,重修寺庙,力争恢复旧貌,并增添不少的景观,现有的石刻有十五处:“佛”(在庙门前)、“唱和题咏碑”(在庙墙上)、“东罗岩简介碑”、“信解行证”(在玉兰树下),“重修白云岩碑”、“曙光门”、“臥相洞(卧禅洞)”、“静”、 “般若波罗密心经”(在登山路旁),“大方广佛华严经”、“衝雲堡”、“白云”、“东罗旭日”,在从东罗村上山的路旁,有“阿弥陀佛碑”、“家”。还开拓铺筑一条石阶登山路,并在第2003阶的旁边石头上凿一个石靠背椅以记示,你也可以在那稍息观景,大大方便游客信士上山休闲朝圣。

现在,东罗岩已经是旅游观光、休闲锻炼的好地方。晨阳夕照,钟声禅咏,城里人天天成群而至,山下满是大车小车,山上人流频动,充满活力。

 可谓:晨钟迎旭日,暮鼓诵禅音,季季东罗景,朝朝霭白云。

 

 

http://s13/mw690/002H3BGyty6Ps3THac44c&690

http://s11/mw690/002H3BGyty6Ps3ULSIyca&690
“静”、 “般若波罗密心经”(在登山路旁)

 


http://s2/mw690/002H3BGyty6Ps3VgddTc1&690

http://s10/mw690/002H3BGyty6Ps3VH4Nj59&690

http://s16/mw690/002H3BGyty6Ps3WiaVF4f&690

http://s12/mw690/002H3BGyty6Ps3WJEHp7b&690

http://s14/mw690/002H3BGyty6Ps3X2F5Pcd&690
巨蟒出洞


http://s8/mw690/002H3BGyty6Ps3XrlEH27&690

http://s16/mw690/002H3BGyty6Ps3XBzvFdf&690

http://s12/mw690/002H3BGyty6Ps3Y5AJZ6b&690
和尚塔与和尚墓洞

 


http://s14/mw690/002H3BGyty6Ps3Z4N2Z4d&690

http://s11/mw690/002H3BGyty6Ps3Zthlo7a&690



http://s1/mw690/002H3BGyty6Ps407G9yc0&690
千年荔枝与林东时老先生

 


http://s9/mw690/002H3BGyty6Ps40P87K68&690

http://s1/mw690/002H3BGyty6Ps4116V2f0&690
天然石佛


http://s6/mw690/002H3BGyty6Ps41K2ZTa5&690
臥相洞(卧禅洞)

 


http://s1/mw690/002H3BGyty6Ps43eajua0&690

http://s10/mw690/002H3BGyty6Ps46hiDTc9&690

http://s11/mw690/002H3BGyty6Ps4ieUd4ba&690
重修白云岩碑

 


http://s1/mw690/002H3BGyty6Ps4j1ZSg40&690

http://s3/mw690/002H3BGyty6Ps4jI2GK32&690

http://s9/mw690/002H3BGyty6Ps4m8Wj6a8&690

http://s8/mw690/002H3BGyty6Ps4mw4Np67&690

http://s16/mw690/002H3BGyty6Ps4ndJ4bbf&690

http://s5/mw690/002H3BGyty6Ps4oaTxa14&690

http://s13/mw690/002H3BGyty6Ps4oHXGY7c&690
唱和题咏碑”(在庙墙上)

 


http://s9/mw690/002H3BGyty6Ps4p1XjW48&690
唱和题咏碑”(在庙墙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