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4-06-03 02:53:32)
标签:
教育小学生识字能力阅读学生识字能力 |
分类: 结题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YW503 |
课题名称 |
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
|||
负责人 |
郝绒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自主识字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定课题 2013年5月,我与宁淑云和蔡瑞娟老师根据低段学生识字没兴趣,不主动的现状,共同确定了这次研究的课题及研究的对象,申请了课题立项,并制定好了该课题的研究方案。 2、研究过程 研究初期,我们课题组的几位老师研读了大量有关识字及自主能力培养方面的书籍,并及时做有学习笔记。提高了个人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2013年9月利用学校里,各班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等的牌匾,校园内的各种告示牌、展板、黑板报、橱窗里的宣传标语等良好的识字素材。一年级教师在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熟悉的校园环境与认识其对应的汉字联系起来。学生一下课就围在自己感兴趣的“景点”欣赏、交流,享受着求知的快乐。校园成了孩子们识字的乐园! 2013年10月对学生从5月份到10月份以来,学生识字现状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识字量的差异比较大,方法不够灵活,阅读习惯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养成。根据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 2013年11月对一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少儿绘本的阅读指导和二年级七班、五班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并让学生学习摘抄好词佳句,成语,名言等。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低段学生的识字量。 2014年2月对已有的有效识字方法进行了归类,根据汉字的规律,可以“编顺口溜”、“变字魔术”、“加一加”、“减一减”、“同偏旁部首归类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字谜法”、“儿歌法”等。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并运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2014年3月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认知和年龄特点,结合一年级课本中的“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一章节中识字的要求,利用周末让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街道等场所,走进生活中识字,变枯燥的识字为有趣的识字。二年级剪贴包装袋及报纸上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认读,扩大认知面。 2014年4月蔡瑞娟老师在学校举行的师徒汇报课展示活动中,她所执教的一节识字活动课《丁丁冬冬学识字之春风》也为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有效识字,打开了新的思路。 2014年5月为了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激发学生识字,写作的兴趣,鼓励每位学生写一篇优秀习作,并成功制作了《二七班习作集》《二五习作集》。 2014年5月在二年级进行了“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的大型活动,不仅调动家长读书的积极性,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为孩子在家中营造了阅读的最佳环境。各班并根据活动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外“家长共读“的宣传版面。在整个校园内也营造出了读书的浓厚氛围。 2014年5月蔡瑞娟老师对研究过程中所有的识字实践活动,进行了准确而有效的总结。 3.总结阶段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识字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2、学生课外识字能力得到增强,做到了自主识字,并养成了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创新的火花时时迸现。
4、阅读中识字,轻松识字,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5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初具成效,但也有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改进措施: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识字及阅读方面的指导,多与这些家长沟通,给予辅导孩子的方法。 2、因学生的个人喜好不同,所阅读的课外书种类不同,读书量不同,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差异比较大。如何使班上孩子在识字能力和数量上差异变小,值得我们继续深思与研讨。 改进措施:利用群体力量,让班上识字能力强,阅读习惯好的孩子带领并帮助这些学生共同进步提升。 |
|||||
参考文献 |
1 张继芳. 《让文化滋润识字教学》 2 张永强.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3林冬梅. 《识字教学,应回归生活本源——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5魏长青. 《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