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2013-10-16 14:54:43)
标签:
识字教学
小学生识字能力
|
分类:
开题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3.9
立项号
|
2013XKT-XXYW503
|
课题名称
|
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
负责人
|
郝绒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识字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通常以记、读、背、写为主,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内容枯燥,学生只能机械记忆,一般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重耗时长,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
《课程标准》对于识字教学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组织教材,挖掘汉字本身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识字面扩展到学生能接触到的广阔空间。
如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我认为营造氛围、教给方法、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及其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会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提出了新课标下,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研究。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习得语言文化的能力,是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识字而言的。自主识字能力是学生个体独立认识生字,满足个体早期阅读需求的基础。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实现尽早阅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业成绩。本课题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与情感,探索自主识字的途径与方法,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及经验总结法等科研方法。
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4—2013.5)
1.开展实验教师的有关理论的学习,查阅、收集前期成果的相关信息
2.对学生目前已有的识字能力和兴趣作调查分析,制定实验方案。
3 .确定课题研究实验班级。
(二)实施阶段(2013.5—2013.12)
1.各实验班采用灵活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实践。
2.举行自主识字教学研讨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3.寻求低年级学优生有效的识字方法,整合资料,探索提高学困生有效识字的对策。
4.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识字水平的测试、调查,并作好分析,作出进一步的试验,初步判断其成效。
(三)总结阶段(2014.1—2014.4)
1.认真总结,初步形成我校识字教学的特色。
2.撰写相关论文。整理所有的实验研究成果.
3.撰写实验报告,组织结题。
课题研究的措施:
1.课内外相结合,激励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教给自主识字的方法,使学生独立探索、大胆运用、勇于实践,营造学习竞争气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商。
2.拓展识字空间,拓展识字渠道,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课内识字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识字量,为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幅度提高识字量,为学生乐于写话、读课外书打下基础。在抓识字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背古诗文,并写自己想说的话。
4.通过实验,为新课程的识字教学探索一条新途径。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识字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5.通过实验,实现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增加识字量,实现尽早阅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业成绩。
课题预期成果:
1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调查问卷及分析.
2建立学生自己的识字本,提高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论文,
3课内外识字方法随笔。
4课外识字展示会,评课外识字大王
5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措施。
6撰写相关论文,整理所有的实验研究成果.
7撰写课题报告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