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教育第一步:为孩子定“规则”
(2012-06-02 18:15:07)
标签:
烦心娃胡波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孩子胡波老师教育 |
分类: 心理学家 |
●出生到一岁以下幼儿之特征: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世界,幼儿通常只信任熟悉的人,不信任陌生人不适应新环境,此阶段,父母需要保护养育并满足幼儿舒服及被爱的需要。除了定时喂养,规则比较少。
●一到三岁幼儿,此阶段的幼儿,通常有以下之特点:社交方面:胆怯、依赖人、惧怕陌生人,以自己为中心,不喜欢分享;情绪方面:最喜欢说 ”不” 需要安全感。
「规则」-可以了解「听话」会带来好结果,「不听话」会带来坏结果。
●三到五岁儿童,此阶段的儿童通常有以下之特点:
社交方面: 自我中心 、喜欢模仿别人、与别人一起玩的能力增强;情绪方面:容易惧怕、易被激怒;灵性方面:喜欢崇拜、主动学习、开始能分辨是非、对错。
此阶段可以立的「规则」-「不听话」会带来坏结果,如:没收玩具、不准看电视,不准参与感兴趣的集体活动。
●六到十一岁儿童,此阶段的儿童通常有以下之特点:
社交方面:喜欢讲话、需要友谊、想做大人、喜欢异性(6-8)不喜欢异性(9-11)、喜欢取悦老师;
情绪方面:容易兴奋、难为情、不能忍耐、喜竞争、活泼好动,喜欢幽默;
建议采用的「规则」范围- 待在家里与找朋友玩的时间平衡、家庭作业、课外活动的安排,建议采用的「规则」 -约束找朋友的时间、自由活动的时间、在家所享有的权益。
●十二到十八岁,此阶段的青少年通常有以下之特点:
逆反期、情绪化、易受朋友影响、对自己的认同,身体(性状)正发育,喜欢服务、组织、帮助别人;对异性很感兴趣、需要安全感、喜欢新奇的事情,容易受外界的诱惑和影响。此阶段应注意的「规则」的范围- 帮助他们建立人际关系、价值观、爱情观、人生目标。
「规则」是为孩子架构生活方式,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准则就是,使他经验好行为有好结果,坏行为有坏后果,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培养孩子成熟的内在品格。「规则」的六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看到三个事实:
一. 承认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不要太保护他们
二.看清楚外显的「症状」与内在的「病症」之不同
三.时间不是「万灵丹」,有的四十岁的成年人人还是心理不成熟的人。时间(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第二个步骤你需要鼓励与支持!
除了自己的配偶之外,最好有同龄孩子的父母小组,定期餐聚交流。
孩子不可能没问题,承认自己的问题是并不可耻,父母之间可以交换妙招、秘诀、交换痛苦的经验。
第三个步骤以身作则:你的孩子知道你是否是个伪君子,!停止你对孩子的控制!
第四个步骤了解你孩子的「规则」问题。
你孩子的成熟度如何? 建议你问以下问题: 你孩子对别人的信任感?你孩子有能力去结交朋友并维持友谊?你孩子能忍受困难与接受失败挫折?你孩子能以健康的态度面对权威?你孩子诚实吗?你孩子在情感上与父母连结吗?你孩子能作到什麼? 他在作家务、做功课、上学校、交朋友有问题吗?请注意再设立规则时,你可以超越他的「舒适程度」,但不可超越他的「能力范围」请不要只在「小事」(发型、音乐、房间整洁.....)上打转,请多花点精力在「大事」上!(道德、负责任.....)(抓大放小)
第五个步骤在平静的时刻提出“规则”告诉他你是因为爱他,所以必须处理一些问题,详细告诉孩子问题及对自己与别人的伤害。
如: 你大吼大叫地违抗爸妈的建议和跑开是不对的。明确地提出期望。如: 请你以平常声调讲出你的意见,并且请耐心等爸妈的回答。提出后果,并写在布告栏或笔记本上。如: 以后再发生此事,你会被罚三天不可以看电视。
第六个步骤要落实!要坚持!
面对孩子的反抗、怀疑、愤怒、试验,不要和孩子死命的产生情绪上对抗,要训练你的孩子。要有耐心容许孩子的挫败,要鼓励赞美孩子的调整。
教导孩子守「规则」是件极具艰辛的挑战,因为你的孩子在测试你的能耐,请坚持到底。在你孩子眼中,你是个什麼样的人?请先处里自己的破口,你可能就是你孩子内在问题的延伸与关键!请先建立你的架构与次序。
[教会孩子不逾矩]
我们做父母的经常是一边在培育孩子成熟、教导他们负责任,而另一边却又替他们收拾房间,帮他们赶作业等等,不自觉的与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
[画出三个疆界]
在这里不妨建议先为你的孩子画出以下三种不同的法则:
一、 种瓜得瓜法则
1)、去了解他们越轨的动机:
许多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家庭的危机与压力,小自搬家迁移,大至父母离异等等。可以借对话来找出导火线,例如:“我希望知道为什么你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什么伤害?心中有什么愤怒?下次如果再有这些事烦扰你,让我们一起研究看看有什么对策。”
2)、小错幸免,大罪难逃:
虽然人人都需要弹性及谅解,但是如果对所有的过错都可以套上一个堂皇的借口,久而久之,这些借口就不再是脱罪的说词,而是越矩的合法化的挡箭牌了,所以如果在教之以理,训之以言,诫之以令后,仍然不见效果,就必须处之以罚了。
3)、惩罚与过错需相称:
举几个例子,如果每次吃饭总是拖拖拉拉,对付之道就是那次拖过了头,就没得吃的;如果从不作份内的家事,好玩的事就扣掉几项;如果外出,讲好去那儿,却随兴溜去别的地方,下回就那儿也别想去!
4)、说罚就罚:
孩子愈小,愈必须说罚就罚,不可拖拉,对他们而言,最有效的就是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绝不妥协;可以罚他们不可以去玩,罚坐,甚至小屁股上轻拍两下,等等。
二、 权利与义务画分法则
三、 能力分辨法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