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读水浒,总觉得豹子头林冲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的际遇,也是最让我困惑不过。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怎么感觉也是个司令级别的人物,怎么老婆说被人抢,就被人抢走了呢?
我是有考据癖的人。空闲无聊时,跑到图书馆,去研究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一查,明白了。所谓教头者,简单点说就是新兵教官,也就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朋友军训时会遭遇的那帮人。如果非要比个级别,大概,相当于连长,胆大再高点儿,估计说破天最多是个团级待遇。
就这么个级别,由堂堂太尉,国防部长高俅亲自设计白虎堂来陷害。我要是林冲,大概也觉得光宗耀祖了。
历史上这样让人疑惑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明明是个嫖客,你叫“奉旨填词”,那就是风月才子了;比如明明是个王八蛋昏君,你叫“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那就是明主了。等等等等。
以上的故事说明,不管是人,还是物,有的时候,头衔,或者说标签,真的很重要。
我昨天打开新闻,得知有一张充满水分的汉白玉凳子被卖出了2.2亿的价钱,众说纷纭。对这件事情,我不予置评。我只想说明一下,拥有一个好的标签是多么的有意义。我以为,纵使其中有炒作等等很多因素,如果这张凳子如果不叫“古汉白玉凳”,而是叫板凳、石凳、砖凳等等,恐怕很难拍出这么个价钱。甚至于,它叫“古代的汉白玉凳子”这个稍微没那么高雅的名字,也不能企及它叫“古汉白玉凳”所能达到的高度。
由此可见,一个咋呼人的标签,是多么的必不可少。而在一个穿了上台,脱了上床的时代,好的标签,甚至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你蠢得很,没关系,你有个姓金的爸爸,你三岁开飞机6岁修坦克,也就顺理成章了;你贪得很,没关系,你控制几家电视台几家报纸,你也就是青天了;你没文化,没关系,你弄个荣誉教授头衔,最好再跑到国外搞几张文凭,你也就充满智慧了。
有权的,嘴里讲的都是真理;有钱的,人生经历都是励志片。不知道他本来是怎么样,就认他的标签,多简单,多快捷,省了许多识别的麻烦。
所以,标签重要。没有标签的,就一定要创造标签。
所以,要考公务员,哪怕不如一个卖盒饭地挣得多,但也以为自己大小是个国家干部;所以,要在大城市,哪怕是蝼蚁一样苟活,但也以为自己比老家的土鳖见了更多的市面;所以,要去外企,哪怕是给资本家卖命,但也以为自己多少沾了点外国的洋气;所以要读大学,哪怕学得不如技校的多,但也以为文凭一张纸就使人在本质上高人一等。
所以你骂达芬奇,实在没有必要,你的屁股也没有分辨出牛皮和羊皮沙发的能力,你本来不过就是需要一些给你长面子的家具;你骂假拉菲,实在没有必要,你也没打算喝出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区别,你本来不过就是需要几个瓶子给你的酒柜装点门面;你骂假专家,实在没有必要,你也无意真去学点什么,你本来也不过是需要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充作谈资。
你只认标签,人家当然就贴标签,有需求有供给,无可厚非。人人都贴标签给别人看,也就别怪别人贴标签来蒙你。
所以,做物,一定要争着当古汉白玉凳,不当砖凳;做人,一定要当八十万禁军教头,一定不要当那劳什子新兵教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