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岁末腾讯和阿里的红包大战激起了大V们关于红包革了谁的命的大讨论。其中万能的大熊认为,红包让企业自己通过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来发放,挤压了团购平台的空间,这其实是给团购企业敲响了丧钟。
其实波哥个人也同意大熊直指渠道中心论的团购困局。虽然目前企业红包模式仅仅是热闹,未成为主流,但量变引起质变,5年前谁能想到移动互联网今日之横扫疆野之势?
2月15日,大熊微博发表《宗宁:红包大战最后会敲响团购丧钟》的文章,阅读量一天内破20多万,2月16日波哥以鱼旨寿司店卡券红包营销践行,来论证大熊佳作的观点!
据翼码旺客2月16日针对鱼旨寿司店卡券红包营销最新战况了解,本次 鱼旨寿司店是通过他的微信公共号面向6万7千个粉丝发送此消息,并准备了50元面值的400个、 20元面值的3500个、100元面值的100个(一共10万元卡券红包,计划4000个抢到红包的消费者)。2月16日10点和16点,鱼旨寿司店在这2个时间段发放三类红包(20元/50元/100元),一共有4.5万多消费者参与抢了红包,抢到鱼旨寿司店卡券红包的消费者同时存入自己的微信卡包,该红包就可以利用微信卡包的社交相互赠送,鱼旨寿司店代金券可以随朋友间卡券的赠送进行传播了。
2月16日鱼旨寿司店卡券红包营销践行案例,验证了大熊提到的:
红包之中掺杂的营销私货其实透露了一个很明显东西,就是卡券,换句话说,就是之前的优惠券,其实电子优惠券一直都存在,但是今年通过和场景的结合,才真正爆发出来了价值。之前的电子优惠券从维络城开始,就一直还是个用户驱动的困难的事业,现在终于进入企业驱动了,而企业驱动的基础是什么?是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换句话说,企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传播舞台,剩下的事情就是发电子优惠券了。
这其实是给团购企业敲响了丧钟,因为这里挤压的是团购平台的空间,团购提供了两个核心服务一个是产品的标准化,一个就是渠道流量带来的销售。现在前者被卡券代替,后者被社交工具碎片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小了很多。而一旦企业自己掌握了产品标准化的方法和传播渠道,团购这个模式也就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假设一下,鱼旨寿司店上传统的团购网站,以1元\2元\3元在团购网站中卖4000份“20元/50元/100元”,仅仅得到4000个粉丝数据,而通过抢卡券红包得到了近4.5个粉丝数据,同时利用微信卡包的粉丝间转发,这个粉丝数据还在进一步扩展中!
波哥在第三本O2O书《O2O落地:触点场景派的27堂必修课》第2篇中的团购中也曾提到:
随着O2O的内涵和实战越来越深刻和清晰,更多的企业要进行O2O践行,是该到了把“团购网站”扔出O2O阵营时候了,如果什么时候线下的实体店店长根据自己当日营运特点对周边3公里的消费者快速进行“自团购”或“微团购”,这样的模式兴起,消费者与门店店长&员工个人微信号、门店二维码标签(手机桌面廋APP)进行交互沟通,“自团购”消费习惯时,再让“团购”回归O2O的业务形态吧。
可惜那时候,线下商户的微团购与团购网站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世界最痛苦的就是以为自己剩下来了,就可以“剩者为王”了,可惜趋势太花心了。
看来,这次企业卡券红包事件,就是鱼旨寿司店利用自己微信公共号营运特点和节日特点,开始基于渠道碎片论方式下的“微团购”试验了,因此,波哥认为,基于渠道中心论的团购网站末路来临在2015年看来是越来越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