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用正确方式得到老师关注

文|全日中心·李芳老师
干预前
行为表现
在课堂上坐不住,班里老师上课、讲话都跟他没关系,其他小朋友都坐在座位上,他就随意下位走动,不服管教并且非常任性。当老师制止其行为时,便故意发声“啊”,并躺在教室里,此行为持续了半个月。
确定问题行为
因为在教室里躺地,故意发声等直接影响了班里其他小朋友,而且时间持续一周,仍在继续,所以此行为是要解决的问题行为。
确定问题行为的功能
孩子的这种问题行为出现在升入芽芽班的第三个月,因为教师对于航航的关注较少,在他有需求的时候,会故意发声,躺在地上。所以确定问题行为的功能是:他想得到老师的关注。
要达到的理想行为
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坐在座位上,不随意下位、乱跑。
干预中
寻找强化物
航航进入芽芽班已经几个月了,老师与孩子之间比较熟悉,很快找到了他的强化物。航航特别喜欢给老师当“小助手”愿意帮老师分担一些事情去做,比如:当小班长给全班小朋友发玩具、帮老师收拾教具等等,抓住这一特点,我就利用这个来当航航的强化物。
http://s4/bmiddle/004dFeMqzy7h7a0xbndc3&690
我帮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操
建立行为规范
航航是一个有语言理解能力的孩子,和他讲话他都能听懂,而且和家长沟通,在家不要一直给航航强调上课不能怎么样,不能说话,不能唱歌等行为,就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同时,告诉航航,如果想当老师的小助手就一定要遵守课堂常规,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在座位上,不乱跑、不出怪声。只要航航专注的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话、讲课3-5分钟,我便及时给出奖励:让航航帮老师做事情。以此慢慢延长时间。
http://s15/bmiddle/004dFeMqzy7h7a1WJyu4e&690
为了当上老师的小助手,我要乖乖遵守课堂秩序
转移注意力
既然是孩子想用他的一些方法引起我的关注,我如果上前制止,反而起了反作用;我不去干预他,让他主动来找我说出他的一些需求,这样他也就不会围着教室跑了。
http://s7/bmiddle/004dFeMqzy7h7a4mbpY06&690
不乱跑,按秩序接水
干预后
经过两周的干预,孩子达到了请求老师关注的目的,用给当“小助手”替代了喊叫,躺地的问题行为。从这种问题行为的矫正策略,我们也可以得出不要从问题行为的结果去解决问题,另外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尽量用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