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

(2014-04-02 15:29:55)
 
 

http://www.61psy.com/login/editor/attached/image/20140211/20140211144619571957.jpg

共同注意力是指二人或多人留意同一事物时,保持投入和专注的能力。阅读、上课、小组游戏等活动,经常需要共同专注的技巧。当有一个儿童感到困惑或者缺乏支持时,以前具有的共同注意力可能会消失。在培养共同注意力的活动中,应该考虑时间因素。自闭症儿童可能跟不上其他儿童的步伐,在主动、响应和信息处理方面产生时间延迟。共同注意力包括使用语言前的交流技能,这些技能可用来“主动发起”或“按次序”活动,并用来在获得物品或事件时请求或得到帮助。使用共同注意力来引导注意力,以便与他人分享对一件物品或事件的经验。

共同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非语言性的社交技能,或语言发展前的技能,通常可以在孩子18个月之前观察到。自闭症的孩子18个月时缺少这一技能。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早期疗育评估中心医师翁菁菁表示,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是指两个人(通常为一位幼儿与一位成人)使用眼神注视或手势,共同分享、注意同一件有趣的事物。

翁菁菁说,共同注意力功能不只是一般手势与注视技巧,它是一种社会沟通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与未来婴幼儿语言发展、社会认知能力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她指出,罹患自闭症的婴幼儿在一岁之前,共同注意力发展就已有缺陷存在,共同注意力已经被视为目前自闭症儿童早期诊断评估项目之一,许多研究也都证实,共同注意力是预测自闭症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婴幼儿共同注意力发展情形,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早期疗育评估中心与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幼儿教育系副教授卢明合作,编制“婴幼儿共同注意力筛检问卷”。

翁菁菁说,如果家中有一岁半至两岁半宝宝,可以填写这份问卷,若有任何疑问,欢迎带宝宝到早疗评估中心预约门诊,电话:02-27680802。该中心将安排门诊与评估,以了解宝宝共同注意力发展是否正常。

婴幼儿共同注意力筛检问卷:以【是/否】作答

1. 从后面叫孩子的名字或小名,他会回头。 

2. 大人对孩子说话时,孩子会注意大人的眼睛或脸部表情。

3. 孩子想要的东西拿不到时,会用手指指着东西要人帮忙。

4. 孩子想要的东西拿不到时,他会看看东西、看看人,要人帮忙。

5. 孩子有东西觉得好玩或有趣时,会拿给别人看。

6. 孩子看到有趣的东西时,会用手指指给别人看。

7. 叫孩子并指着远处他有兴趣的东西叫他看时,他会往手指指的方向看去(不是只看着手)。

8. (沿上题)这时他会看看人、看看东西,看别人在看什么。

与发育正常的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在主动发起共同注意力活动方面困难比较大,在“要求”的表现动作方面则较好。例如在感兴趣的物体或人之间转换目光接触,或者为分享快乐的社交目的而指点或显示一样东西。自闭症儿童在结构化情况下对社交活动的反应要好一些,在转移注意力观察一位交流伙伴的注意力方面似乎有些困难。他们通常操纵伙伴(拉手、转头),可能就是为了弥补在转移注意力方面的不足。有共同注意力困难的孩子在有一个小伙伴的时候表现要好一些,在各种社交方面需要很多练习。

共同注意力首次出现是在一个孩子与一个大人和玩具玩耍的时候大人、孩子和玩具组成一个互动"三角形"。当孩子拿着玩具朝着大人,用手动着玩具并前后看着大人和玩具时,共同注意力就产生了。当大人操纵着孩子改变对玩具的玩法时,孩子也具有共同注意力。换句话说,当大人给孩子示范玩具时孩子朝着大人笑并伸手去拿玩具。这一行为表明这个孩子在与另一个人分享他对一件物品的注意力和快乐。这种互动还发生在日常活动如穿衣、吃饭的时候。

共同注意力常常用来主动要求请求帮助拿一件物品或从事一项活动。自闭症儿童要求帮助的时候比其他孩子多,但评论少。他们还常常直接找人提出要求。

共同注意力(与成人/与同伴)的一些表现

接受东西的时候看人

给东西的时候看人

物体较近时能够追随他人的指向

物体较远时能够追随他人的指向

看到物体后,再回头看指这个物体的人

指示他人一起来分享快乐,而非简单的有所求

来回看伙伴以便分享快乐

帮助建立共同注意力的一些主意:

在寻找孩子在一个物品和一个人之间变换目光的时候,要切记:

*首先站在孩子的高度使他/她容易将目光从物品转到脸上。

*用一个类似孩子拿的玩具或物品模仿孩子的动作。

*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过来,放在面前、评论,并等他来拿。

*在你面前玩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泡泡、纸风车、气球)。

*玩吸引孩子注意大人动作的玩具(出声和需启动的玩具、音乐玩具)。

*玩能够促使互动的玩具(球、积木、火车、木偶、电话)。

*玩能够促使请求帮助的玩具(难开的瓶盖,够不着的喜欢物品,难转的上紧(发条)玩具)。

*拿着你要给孩子的东西直到孩子看着你,拿到眼前。

http://www.61psy.com/login/editor/attached/image/20140211/20140211144743194319.jpg

下面介绍一下加强共同注意力的措施:

 1.目光追踪。

首先要关注与目光接触,要不断的变换环境。很多孤独症孩子在被叫到名字时没有反应。但我们调查时发现,如果叫的人是在距离孤独症孩子五英尺以外的地方,这些孩子就有了对叫名字反应的模式。母亲在叫了五次并且声音越来越大时孩子有了反应,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有亲密的感觉,并且在看得见的地方,还要有辅助方式,这是在自然环境中采用ABA的方法。

2.拿玩具或模仿动作吸引注意力。

采用同种材料同时模仿很容易,对于大多数孤独症孩子来说,物品使用的模仿比较容易,所以同一种玩具至少要准备两个。幼儿园里有一个孤独症孩子,如果大家都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那么孤独症孩子的进步也会很快。教师需要费心安排活动促使孤独症孩子去模仿。所有的十个孩子都有娃娃,而孤独症小男孩却对娃娃不感兴趣,但周围其他的孩子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玩娃娃,所以不管他看哪儿都在做同一活动的同伴,孤独症小孩也可以在最小辅助下开始做同一活动了。我曾在很多幼儿园发现,即使孤独症孩子能很好的模仿一个动作,但如果变化快对他们也很难。如他们从拍手到举手的转变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即便可以模仿,转变速度也没有那么快,所以转变动作时需要有人辅助。其实有时让对面的孩子或整个群体慢一点,就会对他们很有帮助了。

3.利用吸引注意力的玩具。

(录像中的妈妈正在拿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不知道孩子是否喜欢)不同的人可以用来吸引注意力的玩具也是不同的,以此来产生互动的环境,也可以打破顺序玩捉迷藏。我们也会安排帮助他们培养互动能力、交往能力、共同注意力的活动。可以使用有声音的玩具,或借助破坏性的活动让孩子产生需要你帮助的情况。

4.第四是去家庭帮助孩子提高共同注意力。一个奶奶要照顾一对两岁的双胞胎和他们三岁的堂兄弟,奶奶说孩子确实想帮她。她把物品放到高处,以吸引孩子的共同注意力。但奶奶说我可能还没有这样做,他们就已经大喊大叫了。这对双胞胎刚被诊断为孤独症,还未接受过训练,但奶奶希望有治疗方案和好的家庭环境来帮助他们。所以我们派人去观察他们的家庭环境,提出一些建议,使他们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以此来吸引孩子的共同注意力。前两天提到强化的重要性,其实强化在社交方面也非常用帮助,通过内在动机使他们感到互动的快乐。但开始这种内在的动机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训练中使用辅助材料来扩大孩子的兴趣(即使你觉得没有意义,可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很有用),对于孤独症小孩来说,能给他带来感觉刺激的工具很重要,安排游戏让他们去玩耍,与周围人的互动对培养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