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大喊“坏妈妈”,绝大多数家长都回应错了

(2015-09-24 09:19:42)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注意力训练

分类: 家庭育儿

如果你曾因为孩子吼你“坏妈妈”而痛心,因为孩子的指责、反叛而焦虑,甚至花了很多精力却找不到和孩子融洽相处的方法,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有育儿问题,留言就好。

  那天,在餐馆吃饭的时候,见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吃饭。母亲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男孩玩筷子。可是她讲了一堆道理,孩子就是不肯放手。最后,母亲用力把孩子手里的筷子夺了下来。小男孩大怒,尖声喊道:不要妈妈,坏妈妈!

  暂且不讨论这位母亲对一个2岁小孩“讲道理”的办法如何不妥。我关心的不是这个。当时,可以清晰看到那年轻的母亲听到孩子口中“坏妈妈”的说法后,脸上有些挂不住。一部分源于身处公共场合的尴尬,一部分源自对孩子的失望。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办?会不会表现得更好一些?据我观察,面对孩子的指责,最常见的有两类回应方式:

  第一类,就是孩子气式的,跟孩子对吼。

  应该说,这类妈妈内心里还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内在小孩需要被肯定,害怕被指责。一旦孩子喊“你是坏妈妈”,做妈妈的,就很容易本能地捍卫自己脆弱的自信自尊。对这样的妈妈,只能说她的心理还欠成熟,或者由于成长过程中某些经历的影响,让自我封闭在小时候的状态。这类妈妈最需要的是自我成长,比如通过阅读一些相关女性、自我成长、心理等方面的书籍,或者参加成长团体或课程,让心里的“小孩”快快长大。

  第二类,就是自我催眠,内心告诉自己,“我就是个好妈妈,你再怎么说我反正都不怕。”

  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会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略带虚假的克制,甚至某种程度的情感隔离。之所以说是虚假/隔离,因为他们并未真正能够去想一想,孩子为何会那么说,没有听到孩子的言外之意,而是沉醉在自己的“好妈妈”的形象里。

 

  譬如一位妈妈说:

  我孩子每次冲我发脾气,都爱大吼大叫道:你是个坏妈妈!搁以前,我肯定会忍不住发怒。现在通过自己的调节,我搞明白了,我很好,不需要为了孩子的气话而失控。所以,我一般都能静静地看着他发火。

  这是位完美妈妈,为孩子竭心尽力,事无巨细。可是,尽管这位妈妈自认为自己很努力的控制自己了,却仍感困惑,为何孩子脾气还是很坏?答案是,她的孩子非常聪明。那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最在乎什么(妈妈执着于自己是好妈妈),所以就拿妈妈最在乎的东西说事(孩子就故意说妈妈坏),以此去刺激妈妈、叫醒妈妈——希望妈妈能够少执着些自己的完美,少些控制,再柔软一些,真实一些,听听孩子的需要。

  所以,当时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就是,去跟孩子承认,妈妈肯定会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妈妈不是完人,很多时候猜不到你的心,你可以告诉我,你希望妈妈怎么做吗?

  若太执着于“好妈妈”、“坏妈妈”的话,也许你还需要自查以下几点:

  ◆ 我是否在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去讨好身边的人;在牺牲自我的同时,期待着对方能有同样的牺牲回报自己。

  ◆ 我是否得不到期待中的回报,便会感到害怕、痛苦、愤怒?

  ◆ 我是否有了孩子,就把上面的关系模式放到孩子身上。我需要不断付出,同时希望孩子予以相应的回报?

  如果妈妈持续用这样的状态对待孩子,孩子就等同于在妈妈的控制下成长。这个孩子一方面会有被控制的愤怒,愤怒的同时,内心还会充斥着奇怪的内疚感。就好像他的确欠了母亲很多,必须都要一一还回去。长大后,这个孩子内心会如同困兽,充满挣扎,无法自由前行,真正做自己。

http://s13/mw690/002GWjYTty6VFY943KY1c&690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除了反思自己对完美的执着,妈妈们还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孩子的内心需求到底是什么。一般而言,孩子们在喊出“坏妈妈”的时候,有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种,孩子说的是真的。不论你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孩子才最具有发言权。我常在小区里见到这样的亲子互动镜头:妈妈带孩子出来玩,孩子玩孩子的,妈妈玩自己的(手机)。孩子有需要喊妈妈,妈妈不回应。于是,孩子喊妈妈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急,直至跑到妈妈身边又抓又挠到失控。

  也许你并不是这么不专心,自认为一直陪着孩子呢。但若孩子总是缠着你、冲你发脾气、对你大吼大叫,很有可能是你在陪孩子的时候,耳朵是关闭的,你的人有一部分也是睡着了。孩子很聪明,为了叫醒你,他们不得不更大声些,甚至不惜用“坏妈妈”这样的词去刺激你。

  第二种,跟妈妈的好坏并无关系,那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孩子为了长大,不得不用推开妈妈的方式,以避免跟妈妈太过亲密。

  就像有心理学家在谈及青春期男孩的时候曾经这么说过:

  青春期,妈妈对儿子来说是毒药。儿子远离妈妈,不跟妈妈说话,或者说嫌弃、指责妈妈等,其实他反抗的是内心里的女性特质,他希望自己看起来更像个男人。妈妈的正确做法是,随他去吧。

  最后,分享一本名叫《我讨厌妈妈》的漫画。如果你曾因为孩子的“坏妈妈”而痛心,因为孩子的指责而焦虑,甚至花了很多精力却找不到和孩子融洽相处的方法,那么这本绘本就是送给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