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追过的糖之一:话梅糖

(2016-02-03 15:23:57)
标签:

历史

美食

时尚

文化

       话梅糖?!

       那叫人一说起、一想起就嘴涌口水的话梅也做了糖?!

       第一次吃到话梅糖,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正客居杭州。从故乡上海常有人到杭州,凡有人来,少不了会带糖果。当话梅糖呈现眼前,确实是眼睛一亮。

       它的包装是朴素的,就是深咖啡和本白。图案也同样的朴素,几笔勾出一只带着两片叶子的话梅。它的全名是“奶油话梅糖”。那时的糖纸,还不像现在这样被我们叫作的玻璃纸;现在不仅换了包装的材质,还把汉语拼音“NAIYOU HUA MEI TANG ”换成了英格利西“PLUM  CANDY”。出品者也从原来的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厂变身为冠生园。

       话梅糖是硬糖。放眼全国,上海生产糖果是历史悠久,接触糖果的历史还可往前推至上海开埠之后。有案可查的华商糖果的开山鼻祖是1920年的开利糖果食品厂,最早生产的是硬糖,主要是五色丝光糖和被叫做“什锦硬糖”的各种果汁味、颜色不同的水果糖。丝光糖是赤膊无包装,水果糖是用蜡纸包的。就是在沦陷后的上海,硬糖也出了些新品,如棒头糖和卷头糖。

       建国后,起步早、基础好的上海糖果业进行了行业整合。在合并一些中小厂的同时,美商的海宁洋行和沙利文糖果饼干有限公司分别改为益民食品一厂和四厂,这两家早在30年代就开始生产糖果。

      在上海这领风气之先之地,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如ABC引进英国贝克公司浇注型硬糖生产线生产司考奇硬糖系列,采用真空喷铝复合薄膜单粒包装。天山回民引进国外口香糖设备生产球形、角形棒糖和球形夹心泡泡糖。上儿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糖果包装机,后引进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联邦德国、丹麦等国的巧克力和淀粉软糖生产设备。冠生园引进联邦德国的太妃糖生产线、英国贝克公司的浇注型夹心硬糖生产线和花色树脂糖生产线及英、德、意国的糖果包装机。与此同时是上海糖果的大批出口。

       把话梅和糖果这两样孩子们欢喜的零食强强联手;这一制作,就如它那时糖纸上的四个字:“首创特色”。乘1972年天山回民食品厂话梅糖一炮打响之东风,上海益民食品六厂推出陈皮梅糖和拷扁橄榄糖;由此形成了一个糖果新族——蜜饯型糖。但其中最具影响的还是话梅糖,巴尔扎克早已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

      此外,话梅糖酸甜合一也讨了大家的欢喜。之前有一款“奶油咸味糖”的硬糖,是天明糖果厂的产品。它早已体现了这样把咸甜融于一炉的矛盾统一的哲学思想。这不禁使我想起小时侯弄堂里传唱的童谣:“从前有个聪明的戆大,买了一把飞快的钝刀,杀了一个年轻的老头。”童谣里的事决不会发生的,但糖却能做到。

       含着话梅糖,生发的另一番感受是:这样的创造,只有上海人才做得出来。外省的同志,可千万不要生气。上海人因长期生活在资源缺乏环境中,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善于把资源用到极致,积极开动脑筋。文学大师萧伯纳说“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上海人对这门人生艺术的利用炉火纯青。

       直到今天,跨越岁月的话梅糖依然受到欢迎。孩子到美国读研究生,还不忘带上话梅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