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文明的开端 |
华夏探源(三):为千年奇书《穆天子传》正名
西晋太康年间,也就是距今大约一千八百年前,出了一件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在如今河南汲县,因一起古盗被墓事件而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竹简。竹简上的文字被当时的学者们整理出来,称为“汲冢书”。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记载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战国时期魏国历史的《竹书纪年》。这本书逃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躲过了早期儒家对上古文献的加工,修正了《史记》在内等正史的不少错误,其独有的史学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然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一本古书也同样出于这批“汲冢书”中,这就是《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讲的是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周朝有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叫周穆王(即穆天子),他带着军队到万里之外的昆仑山寻访传说中的西王母。此书尚存六卷、八千多字专门写一个帝王,对于古文来说这篇幅已是巨制了。但这本书的历史地位比较尴尬:帝王正史肯定是排不上的;算小说的话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了吧,但小说史上却基本上不提它;如果算游记,那也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了吧,可古今游记里也基本上不认它。此书和《竹书纪年》一样出自汲冢、照理也应该是珍贵无比、可它为什么那么不受人欢迎呢?
书中提到的西王母最早是《山海经》里出现的角色。据说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总之是人是神是兽是妖都说不清楚,所以和西王母沾边,基本上就只能是神话了。古来号称和西王母有过接触的大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周穆王,另一个是晚他差不多一千年的汉武帝。《汉武帝内传》里下凡会见汉武帝的西王母是个绝色的仙界女主,整个故事一看就是道家为宣传其法力而杜撰的。如果周穆王见西王母也是类似场景,那就直接可以把这本书当作神话鬼怪小说处理。可实际上《穆天子传》的叙述却完全是史书一般的写实风格、按古代天干日期记载某日到哪里看到什么又做什么,一切清清楚楚。而且书中既没有怪兽也没有神仙出场。西王母自称是皇帝的女儿,也只是个凡人。周穆王和她在瑶池相会,两人情谊绵绵、互赠诗篇。但作品没有什么悬念、谈不上什么故事性,如果因为有西王母就说这书是小说,那这小说也太无聊了!
如果把《穆天子传》当作游记看又怎么样呢?书中除了按日记录行程外,周穆王在西征回到周朝后有整个行程的总结。他说从周朝的宗周出发-宗周应该是西周都城镐京即今日的西安,走了7400里(约3100公里)先到河首(黄河的源头吧),然后再走700里(约300公里)到昆仑山参拜了黄帝留下的宫殿,接下来走了三千里(约1300公里)和西王母相会,最远到达的是西王母领地以西1900里的大旷野,总共有一万四千里(六千多公里)。很多人研究过想搞清楚周穆王究竟到了哪里。如果按里程算,算下来他都走到中亚一带去了。但河首的里程却与其地理位置极不相符。另外大家也找不到书中所描述的昆仑山和黑水。所以不少学者只好认为周穆王的行程是作者参考《山海经》等古书杜撰出来的。这样《穆天子传》连游记也不能算。
所以《穆天子传》不受欢迎的原因不是这本书写得不好,而是古往今来大家都看不懂它,它把大家弄糊涂了。
但正如我们在《华夏探源(一)》一文中发现的那样,《穆天子传》里所描述的昆仑山虽然在国内找不到,却和我们根据《山海经》找到的非洲版的昆仑山、即今天非洲东非高原鲁文佐里峰、尼拉贡戈火山一带完全一致,甚至一些连《山海经》中未曾描述到的细节、如鸟山、珠泽、悬圃也和那里实地景观惊人的吻合!
那么周穆王有可能是到的非洲?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西安到非洲所谓“昆仑山”一带可远不止三四千公里、应该远超过一万公里。也就是说如果周穆王一行是从中国的西安跑到过去的,那这点里程根本到不了。
确实这里面有大问题!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首先鲁文佐里峰、尼拉贡戈火山应该就是昆仑山不会有问题,周穆王他们非去过那里不可能写出如此一致的文字。那会不会是出发的起点我们理解的不对呢?他会不会是从非洲某地出发的呢?
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大胆地把出发的起点“宗周”从一般认为的西安移到非洲埃及的卢克索,即古埃及以宗庙闻名的都城底比斯。我们将从底比斯开始,追随周穆王的脚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诠释他三千年前的那次西征。
第一站依旧是“河宗之邦”,距宗周3400里(约1400公里)。
“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
虽然没有谁可以告诉我们这河宗之邦在哪里,但我们可以作一些推测。首先这条河不可能是黄河了,而应该是尼罗河(详见《华夏探源(二)》)。其次在尼罗河上如果有一个能称为河之宗的地方,那会是哪里呢?尼罗河有两大支流、一条叫青尼罗河、一条叫白尼罗河,它们相汇形成最终尼罗河的地点就是如今苏丹的首都喀土穆。这看起来象是一个可以称为河宗的地方。我们假定周穆王一行大约是沿着尼罗河走的,然后测量一下卢克索到喀土穆的路程是1426公里,竟然是基本吻合啊。
再往下周穆王去的是“西夏氏”,然后去的是“河首”。
“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
西夏氏在哪里,《穆天子传》没有交待。我们把这去西夏氏这段路程和后面去河首的那段合并成一段,也就是说从河宗到河首4000里,即约1700公里。
那么这古人眼中的河首又会是哪里呢?在尼罗河的两条支流中从“昆仑山”发源的白尼罗河是正源。白尼罗河上游有著名的默奇森瀑布Murchison Fall,是尼罗河上最大的瀑布,在这里尼罗河水化为一个巨大的瀑布跌落,三级总落差120米,再上就要进入维多利亚湖了,这我认为这里视为河首应该比较合适。
从喀土穆到默奇森瀑布的图上距离大约是1764公里,又是吻合!
再接下来周穆王就是去昆仑之丘了,这条线路程是700里,大约290公里。
“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
我们测一下默奇森瀑布到鲁文佐尼山主峰一带距离283公里,真巧!

接下去周穆王在昆仑山一带的行程与实地完全吻合,这在《华夏探源(一)》中有详细介绍,不复赘叙。
再下面周穆王就去见西王母。在这之前他先去拜访了同宗的赤乌氏,300里,然后回到舂山以北的群玉之山。
“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
书中没有从赤乌氏到群玉之山的里程,估计应该在300里以上但也不会太远,因此假定为700里以补足总行程一万四千里(周穆王说总行程14000里,但书中只给出了13300里)。
再加上从群玉之山过去到达西王母之邦的3000里,总行程4000里,约1600公里。
“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玉毋之邦,三千里”。
西王母之邦最重要的地点是瑶池。据我的研究,瑶池是海拨3000米的苏丹最高峰米迈拉山上的火山湖(将另文详述)。这个湖应该十分美丽,因为有人在网上将它列为全球最美的十个火山湖之一。按书中描述周穆王经过黑水(即刚果河两大支流之一的乌班吉河,详见《华夏探源(二)》),这一线路图上显示1611公里,又吻合。
最后到达的是神秘的西北大旷原,据说是候鸟换羽毛的地方,此地距西王母之邦1900里,约800公里。
“自西王毋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
在这个水草丰美之地,周穆王一行人休整数月,猎获兽鸟无数。那么这飞鸟之所解其羽的地方是哪里呢?据我分析应该就是古乍得湖附近(将另文详述)这个沙哈拉沙漠以南的大湖是动物的乐园,也是候鸟的中转站。远古时的乍得湖曾经是堪比里海的巨大内海湖,但由于气候原因一直在消退中,而湖水消退留下的平地就是这所谓的西北大旷野。在地图上看一下从西王母过去800公里确实是靠近古时的乍得湖。

从宗周、河宗、河首、昆仑之丘、瑶池、一直到西北大旷野,我们惊喜地发现:当我们把周穆王的西行放在非洲后,所有五段行程居然和非洲那些著名景观完全吻合。
所以现在可以为穆天子和他的传正名了:这千百年来大家都视为匪夷所思的奇书《穆天子传》,其实就是周穆王三千年前那一趟包括昆仑山在内的非洲巡游之旅的忠实记录。这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
(待续)
海色清澄(微信号femtoyang )
2018年五月五日于海上九城
【本文为完全原创作品,引用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