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估算解决乘法问题教学反思
(原创:2016.12.18)
估算是小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运算技能,是运算能力的特征之一。估算已经成为衡量个体数学计算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个体懂得什么情况适合估计,什么情况不适合估计而适于准确计算。
成功之处:
1.体会估算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计算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参观买门票的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计算方法有两种:(1)29≈30
30╳8=240(元)
240<250;(2)29╳8=232(元)232<250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了估算和准确计算这两种方法,并且使用准确计算的人数要比使用估算的多。虽然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估算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更简便,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也便于接受。另外通过对比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是估算的策略是相同的,都是将数据往大估或往小估来进行推理判断。
2.掌握估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教学例题后,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估算:76╳9≈
106╳5≈
503╳7≈
490╳4≈
129╳3≈
。通过估算使学生意识到把两、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计算简便,然后通过大小比较来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如:23╳3○60
489╳5○260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使用估算不但可以提高判断的速度,而且能形成良好的数感。
不足之处:
1.
学生对于估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存在不写约等号的现象。
2.
学生存在估算时把三位数只估成整十数的现象。
再教设计:
1.
重视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2.
加强估算的训练,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