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植课堂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2017-10-10 16:08:24)
分类: 17-18三下教学反
             根植课堂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会议暨“2017山东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会议”。在学习期间,聆听了马云鹏、吴正宪、曹培英等专家报告,观摩了潘小明、刘延革、吴正宪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参与了“基于核心素养与学科德育的教学内容的梳理”以及“基于核心素养与学科德育的名师名课再设计”。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下面我将学习的内容汇报如下:

马云鹏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学校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学校活动、学校环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起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对学科内容本质的分析,包括该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之间的关系,相关的书写思想和方法等,还可以对该内容的学情分析,即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基础和准备,可能的困惑与问题,特别是你所教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如《小数除法单元整体分析》中,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规则与整数除法一样,不同的是如何处理小数点的问题,所以小数除法教学的关键在于小数点如何处理。而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已经会进行整数除法计算,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中需要从小数的意义入手,沟通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学的重点在于利用整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体会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联系,理解小数除法算理,会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情境创设与关键问题提出(前概念与认知冲突),其次是组织深度探究过程(围绕核心素养的探究活动),体现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围绕认知冲突),经历学习过程与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回到数概念,从特殊到一般),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数感、推理),接着要及时反馈与评价。课堂中的反馈与评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状况的了解;二是对学习过程的监测与调控,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可能随时发生,更多的是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评价应引起学生的元认知,帮助学生始终记得学习的目标,监控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反思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使学习不断深入,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评价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问题吗?”也可以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检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曹培英教授提出:怎样基于儿童成熟、适时教学干预发展空间观念。教育一定要因势利导,要有从整体到局部“上挂下联”的研究思路,需要系统梳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到学科教学内容的落实点,需要学科层面顶层设计。一线教师可以采取中间层面各个击破的策略,将教材单元作为落实的抓手,逐年扩展,覆盖学年、学段,以单元整体备课为突破口,“上挂下联”,克服课时主义“碎片化教学”。

吴正宪在教学比的意义中,学生指出了苹果和梨的份数,并能抽出重要的数学信息就是我们数学学科所说的核心素养。有图形、有数据就是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考,怎么落实?必须通过体验、语言的直观。数学的思维方式比教100个题更重要,聪明的学生在于储存的概念是网状的,连续的,不是点状的,头脑中所要提取的概念是有序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是核心素养的渗透点。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地、开花、结果,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根植课堂、聚焦课堂,在课堂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