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课堂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2017-10-10 16:08:24)分类: 17-18三下教学反 |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会议暨“2017山东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会议”。在学习期间,聆听了马云鹏、吴正宪、曹培英等专家报告,观摩了潘小明、刘延革、吴正宪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参与了“基于核心素养与学科德育的教学内容的梳理”以及“基于核心素养与学科德育的名师名课再设计”。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下面我将学习的内容汇报如下:
曹培英教授提出:怎样基于儿童成熟、适时教学干预发展空间观念。教育一定要因势利导,要有从整体到局部“上挂下联”的研究思路,需要系统梳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到学科教学内容的落实点,需要学科层面顶层设计。一线教师可以采取中间层面各个击破的策略,将教材单元作为落实的抓手,逐年扩展,覆盖学年、学段,以单元整体备课为突破口,“上挂下联”,克服课时主义“碎片化教学”。
吴正宪在教学比的意义中,学生指出了苹果和梨的份数,并能抽出重要的数学信息就是我们数学学科所说的核心素养。有图形、有数据就是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考,怎么落实?必须通过体验、语言的直观。数学的思维方式比教100个题更重要,聪明的学生在于储存的概念是网状的,连续的,不是点状的,头脑中所要提取的概念是有序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是核心素养的渗透点。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地、开花、结果,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根植课堂、聚焦课堂,在课堂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