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与形教学反思(原创:2016.12.2)

(2016-12-06 14:21:31)
分类: 16-17六上教案

数与形教学反思(原创:2016.12.2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在前面学过的知识中,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如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乘法分配律及完全平方公式。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如正反比例的图像。

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例1的教学中,教材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中的小正方形数的规律,并把正方形图与下面的算式对照,学生发现等式左边的加数正好等于正方形图中包含的小正方形数,也就是每边小正方形数的平方,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让学生计算1=  )² 1+3=( )²  1+3+5=( )²,从而得出1² 、2²、3²,进而发现1+3+5+7=4² 1+3+5+7+9+11+13=7²,最后得出从1连续的奇数的和等于这串数字个数的平方,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即是几的平方。实际上,此题是等差数列问题,而等差数列的公式是S=n(a1+an)/2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例2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1/2+1/4+1/8+1/16+1/32+1/64+……=(  ),通过利用一个圆,在图中表示出每个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就会把整个圆占满,从而形象得出结果是1。在此题的教学过程中,完美地呈现了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能利用此图形还很好地诠释了“极限”的数学思想,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什么叫“无穷接近”。

不足之处:

对于练习题中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学生需要通过层层推理,认真观察,才能找到本质规律。但是学生往往总是习惯于得出教材中的结果,而不能深入思考,所以对于本质规律的探索还需进一步的练习。

改进措施:

可以适当渗透有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排列组合等方面问题的讲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